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2023-08-26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对灾区人们有同情心,产生帮助他们的愿望。

  2、了解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感受学习灾后人们的互助互爱精神。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一张灾区孩子照片、地震、灾后救助相关录像、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照片,引出主题内容。

  (二)聊聊汶川地震,了解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师:你所知道的汶川地震是怎样的?(幼儿个别回答)

  (三)看看汶川地震后的图片及人们生活,引发共鸣。

  师:地震使人们失去了什么?(地震毁坏了人们的房屋,造成人们财产的损失;引起山体滑坡,造成桥梁断裂;使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人们生活上的不便利,使小朋友无家可归,同时失去读书学习的机会。)

  (四)了解灾区朋友当时的生活及感受,萌发同情心。

  老师讲故事:刚才大家说了自己对地震的看法,我们来看看灾区小朋友在地震后生活是怎样的?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五)观看经过他人帮助后的灾区小朋友的幸福生活图片,明白帮助别人的重要性。

  师:他们现在心情怎样?怎么做灾区的小朋友才会开心起来呢?(幼儿个别回答)地震后大家都在默默地关注着灾区的人们。我们来看一下,都有谁在帮助他们,最后宋馨懿他们生活开心起来了吗?(帮助可以使人战胜困难,获得开心快乐,你打算怎样帮助别人呢?)

  (六)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将怎么帮助别人。

  (七)教师总结,活动延伸。

  师:我们要学会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爱与幸福。现在,我们回去把自己刚才所说的记录下来,贴在爱心墙上,让大家都知道生活需要爱与帮助。

  教学反思

  在社会活动中主要要联系孩子的已有社会经验进行教学,让孩子在教学过后获得经验的升华。在我的活动设计中,教学环节是层层递进,突破重点。在教学中,我使用了幻灯片播放以及教师讲故事等手段进行,由于教具的生动性及生活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情感体验。经过改动,孩子能再次看到地震当时的情景,受到感染。在最后的环节,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相信这次活动也给他们带来了一次新的体验。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就藏在身边。

  2、尝试简单描述父母爱自己的事例。

  3、在看看、说说、学学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家庭生活照片、歌曲《让爱住我家》、情景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与父母亲热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歌曲动作

  二、分段看图片,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处不在。

  1.观看第一组图片(清晨,妈妈用亲吻唤醒睡梦中的宝宝,宝宝笑着向爸爸妈妈说早上好。),了解起床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醒来都看见谁了?爸爸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起床是和父母的亲情互动,并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看第二组图片(宝宝肚子饿了,妈妈给宝宝做饭),了解为宝宝做饭是父母爱子女的表现。请幼儿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宝宝做好吃的饭菜?以聊一聊“宝宝最爱吃的菜”为切入点,回忆并描述爸爸、妈妈为自己做饭、看自己吃饭等生活场景,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3.观看第三组图片(宝宝病了,爸爸妈妈给宝宝量体温、喂药、榨果汁、讲故事等。),理解生病时父母对子女的爱。

  提问: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为他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父母对自己的照料,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小结:爸爸妈妈很爱很爱自己的宝宝,会笑着叫你起床,会给你做好吃的饭菜,会和你一起玩,还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最爱你的人就是爸爸妈妈。

  三、看照片,讲讲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引导幼儿简单介绍照片中的人物,说出照片的内容和自己的心情,感受和父母相处的温馨甜蜜。

  小结: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很爱自己,爸爸妈妈都很细心的照顾我们,我们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的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通过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开展庆祝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培养能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

  中班幼儿很依赖妈妈,单很少体会妈妈的辛苦,也很少想到为妈妈做事,所以,活动设计,尽可能激发幼儿体会情感;中班幼儿单独表现、表演的能力都较弱,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幼儿共同来完成一件事。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表演节目和动手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三八节,并向妈妈表示祝贺。

  活动准备

  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妈妈在家里辛苦做事以及在单位辛苦工作的录象。

  在家观察妈妈做的事,或和妈妈谈谈单位里做的事(教师可适当地交代任务:“看看你妈妈在家里做了什么事,”或者“妈妈在单位里做什么事”)。

  老师创设环境:“妈妈喜欢”的物品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准备好搭建舞台的材料。如积木、桌布、花盆、彩色纸等等。

  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讨论表演的节目――搭建大舞台――庆祝活动――送礼物

  (一)讨论表演的节目

  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确定节目单。

  1、说说三月八日是什么节。

  2、讨论表演节目的内容。

  说明:告诉幼儿“我们为妈妈开一个庆祝会,说说庆祝会上,愿意为妈妈表演什么节目”。

  3、制定节目单。

  说明:老师可引导幼儿合作为妈妈表演。节目内容可以是说明:座位安排,可让妈妈坐在舞台前,幼儿坐在周围。

  (二)活动进行。

  (1)主持人引导幼儿说说庆祝会的意义。

  (2)按节目单表演节目。

  说明:幼儿在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主持人的语言应根据节目内容有所设计。

  (3)播放妈妈在家做事和在单位做事很辛苦的录像。

  说明:录像将平时幼儿熟视无睹的内容显的直观真切。因而能 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录像可以是教师设计录制的,也可以是班上某一家长的。

  (4)妈妈说心声。

  说明: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5)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

  说明: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这时应该是感情的。也是庆祝会的,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尤为重要。教师可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

  (三)送礼物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当然,制作礼物也可以放在庆祝活动前进行,那么,礼物便可在庆祝活动结束前赠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亮点是:

  1、幼儿在通过表现自己时,感受到快乐的情绪,同时也使妈妈为自己孩子的表现在高兴。

  2、通过妈妈代表说心声,体会妈妈爱“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幼儿爱妈妈。

  3、集体表演《我的好妈妈》,幼儿在体会爱妈妈的情感中,表达爱妈妈的情绪。

  这时是感情的。也是庆祝会的,教师作为主持人充满激情地组织表演。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家长以及教师的互动,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不足之处就是,内容过于简单,幼儿的知识点得不到很好的拓展。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 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 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 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一、"付出爱才会得到爱",现代幼儿如温室的花朵,在成人的细心照料与精心呵护中成长,他(她)们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关爱他人、照顾同伴的意识。

  二、"十指连心",手指关节的锻炼与发展关系到脑神经的发达程度,而手指关节的锻炼及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容易被忽视。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增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幼儿练习持鸡蛋传接及跨越障碍物的技能,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手指的精细动作。

  活动准备:

  一、布置跨越障碍物所需的道具及场地。

  二、图片、录音机、母鸡窝、鸡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活跃孩子身心,活动手指关节。

  2、律动(握拳放开)。

  二、基本部分

  1、活动导入,老师讲的一件事情,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路线图,向幼儿交代送鸡蛋的路线。

  3、掌握正确的传接方法,练习传接鸡蛋。

  (1)请老师及个别幼儿练习,示范如何传接,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传接的方法。

  (2)全体幼儿进行传接活动。

  (3)活动评价。

  4、练习手持鸡蛋跨越障碍,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团结一心,一起完成任务。

  (1)幼儿排好队轮流运送。

  (2)过障碍物时自己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蛋宝宝,不要掉队。

  (3)注意摆放好鸡蛋。

  (4)活动评价。

  三、结束部分

  1、进行情感教育:感受付出爱我们才能得到爱,只要我们大家都付出爱,这个世界将会充满爱。

  2、放松动作:律动《健康快乐都是爱》。

小班社会《暖暖的爱》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以后,对陌生的环境可能会产生恐惧,会出现不愿来园。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生活,特设计此活动,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

  2、能开心来园,乐于与同伴游戏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不要》;音乐《拉个圆圈走走》;布偶小兔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唤起积极情感

  师:今天,樱桃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拉个圆圈走走》

  二、分享绘本故事《我不要》

  1、出示小兔子玩偶,引出绘本故事

  2、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师:小朋友们,故事中小兔妈妈说小兔子要去幼儿园了,小兔子愿不愿意呀?

  师: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继续往下看吧!

  3、以此方式逐个播放图片,进行讨论

  小结:小兔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一起上课,还一起睡觉,他在幼儿园很开心,那小朋友们是不是也和小白兔一样在幼儿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是)那我们也要跟小白兔一样喜欢上幼儿园,以后能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并能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哦!

  三、游戏《找朋友》

  小兔子在操场等我们和它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们快去找它吧!

  【活动延伸】

  让父母和孩子在家阅读绘本《妈妈心,妈妈书》,来园与同伴分享。

  活动反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 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