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2023-08-24

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篇1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篇2

  【教学目的】

  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认识虚荣的危害;学习__留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注意辩析虚荣和过度的虚荣,探求隐藏于悲剧后面的根源;鉴赏文学作品中“空白”的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项链教案。(课前完成)

  二、完成对__结构的梳理。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说明: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

  2、(学生速读三分钟)运用演绎法,从__的结局往前推,导出__的.结构。

  提问:__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请柬借项链丢项链子还项链发现真相

  【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较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提问:从__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出人意料,可说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

  有。三处:a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b送还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c珠宝店里只卖出盒子,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项链教案》。

  【__贵曲忌直,波澜起伏的情节肯定比平铺直叙更能吸引人,但情节的设置也应合乎事理,不能脱离实际,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不然,生编硬造,出人意料,却不合乎情理,就成了荒唐,不会有什么审美价值,也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对于文学作品,无论是长是短,都须遵循四字真言:合情合理。】

  三、分析情节发展的根本原因。

  提问:

  1、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马蒂尔德的悲?

  虚荣。

  2、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环境: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梦想:古式、精巧、珍奇、华美、奇异、名贵

  心境:伤心、悔恨、失望、困苦

  3、一个如果所处的环境不好,有自己的梦想,有不好的心情,这不允许吗?这有错吗?

  没错。

  4、那是否认同马蒂尔德的做法?为什么?

  不认同。我们承认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面对恶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向发展。马蒂尔德正是因为虚荣心过于强烈,所以才会有不幸的结局。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虚荣心的推动下,一步步趋向高潮。

  5、__以悲剧收尾,除了马蒂尔德的个人因素之外,不会不会有其它原因呢?

  还有社会因素。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个人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特定的阶级总会有特殊的反映,马蒂尔德得到请柬之后的对话,多多少少透出一点当时上流社会的风气。尽管这在文中表现得非常含蓄。

  6、在深味虚荣的危害时,你同情马蒂尔德的遭遇吗?若有,想想是什么使你有如此感受。

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篇3

  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多角度探讨主题

  1、梳理情节,构成项链式板书。

  2、从末节入手,溯源而上,落实对结尾及女主角的形象把握

  1)、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探讨

  2)、作用

  3)、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在玛蒂尔德身上发生?

  抓第一、二……段细腻的心理描写加以揣摩,如“也”字,如“痛苦”、“梦想”

  4)、经历过这样的事后,她怎么样了?

  结合真相大白前的几段文字加以讨论,基本归结到从错位到复位,从物质的贫瘠到精神的富有的转变上。

  5)讨论一难点和争议点:是否虚荣依然?

  她坐窗前怀念的那段描写很有味道,值得咀嚼。就我看,从后文的议论来说,这是人之常情,符合艺术和生活的真实。

  3、归纳主题一:人生是多么奇怪啊,成全与败坏尽在一念间

  4、发现路瓦栽

  1)、再次跳读课文,找其语言、动作诸细节感受这是怎样的男人。

  如喝汤时夸张的话语、面对落泪的妻子“惊慌失措”“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可和“怎么啦,你?”比较、如舞会带衣叫车、如镇定面对突发事件、无怨无悔还债……

  2)、十年后,她会如何评价他?想象发挥。可和十年前比较

  3)、 用一两句话写“爱就是……”

  (……付出,为了让你爱的人幸福;容忍,包容你爱的人的种种缺陷;责任,撑起一个叫家的地方……)

  5、归纳主题二:一曲爱的赞歌

  6、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假如你为当事人会如何?(逃、离、跳……)

  但他们选择了还债,而且决然毅然,在他们眼里,什么东西最重要?那是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诚信、尊严、信用)

  7、|归纳主题三:……无价

  8、作业

  1)、两篇作文,一是续写,二是假如舞会后,项链没丢,情节如何?合理想象。

  2)、对下联:一夜风光项链成锁链

  板书:

  丢 赔

  借 爱

  项链 人生

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篇4

  目标:

  1.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2.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 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4. 培养学生德辩证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重点: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难点

  玛蒂尔德形象及其意义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 简介作者、作品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他中学毕业后刚到巴黎攻读法律,普法战争就爆发了,他被征入伍。战后退伍,先后在炮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以《羊脂球》登上法国文坛,一举成名。

  他创作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和其他一些作品。

  二、 通读全文,理清结构。

  1、 口述故事梗概。

  玛蒂尔德,一心向往上流社会,在接到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用十年的青春赔了一挂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

  2.列出情节结构。

  七个“梦想 四个“陶醉” 十年青春 一个“回想” 爱慕虚荣

  借项链 丢项链 赔项链 假项链 苦不堪言

  三、 讨论

  a、 这个故事中有两处重要的曲折波澜,谁能说一说?

  ——故事中问,路瓦栽夫人参加晚会大出风头后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另一处是故事结尾,洛瓦栽夫人经历十年磨难,赔偿了巨额债款后,乃知所丢的项链是假的。

  b、 设想一下,假使路瓦栽夫人大出风头后,项链没有丢失,以后的情节如何发展,(以课文内容作合乎情理的假设推想,力求符合原小说的主题思想)

  ——路瓦栽夫人第二次又去商店借了更昂贵的首饰,可是因为招摇过市,遭到抢劫,从此落入苦难……(同后)

  ——路瓦栽夫人从此在虚荣的道路上陷得更深,每天与丈夫纠缠,要他购买贵重首饰,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最后不得不上法院离婚。

  ——她终于成了一位显贵的情妇,被玩弄后,又遭抛弃,她郁郁寡欢、最终自尽。

  c、 再设想一下:路瓦栽夫人在偿还巨额债款后,忽然得知所丢的项链原来是假的',接着她又会怎样?

  ——她震惊过度,发了疯

  ——她回家后自杀了

  ——她老毛病发作,兴致勃勃地用还给她的钱买了高贵的首饰去参加夜会,却又因老又丑而遭冷淡、讥笑

  ——她接受了教训,从此勤俭过日子,生活很美满

  ——这个问题不重要,原作的结尾给人深深回味的余地,妙不可言,硬要说出某一具体的结局,是没有必要的。不具体说出来,使人想得更多。

  因为一方面说明原作精湛的艺术,我们的设想往往有续貂之嫌;另一方面,我们的设想,也有原作异曲同工之处,不必妄自菲薄。

  四、 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小说的三要素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人物,情节与环境完全服从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因此,要读懂小说,就要读懂人物;要学习写作,就必须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

  提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及意义

  二、分析玛蒂尔德形象

  提问:

  A。“失项链”形成了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和十年后的玛蒂尔德,你喜欢什么时期的?

  有关玛蒂尔德的评价,文坛一直颇有争议,要求学生对照“练习二”进行讨论。

  提示

  1.形象是发展的,也是丰富的,十年前与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有天壤之别,但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能割裂。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和语文描写。《项链》在塑造玛蒂尔德形象上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

  B。师生结合课文共同讨论,问题设计:

  1.“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也”有什么含义?

  这个“也”字告诉我们,她未能凭借自己的美貌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是“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那种“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只能在梦中享受。

  2.她为什么“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

  明确:

  因为她“美丽动人”,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她具有优越的“出身”和“资本”。

  3.当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她到底感慨什么?

  明确:

  ①“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是佣金最廉价的;

  ②小女仆只能做“琐碎家事”,她感慨自己家境的平民化。

  4.小说中写了她七个“梦想”,怎么辩证看待?“虚荣心”的“虚”是怎么体现的?(要求学生朗读“夜会的日子到了……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明确:

  ①追求幸福生活本身无可非议,但她不切实际,仅仅只能是“梦想”;

  ②用服饰和项链来掩饰自己;

  ③她“陶醉”的是一种虚假的,稍纵即逝的假相;

  ④一个“逃”字更形象地说明说明她的虚荣心。

  5.“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可以选择哪些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选择“赔”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①她可以选择骗、偷、逃等方式;

  ②之所以选择“赔”说明了她人格的自尊、诚实。

  6.“赔项链”使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个飞跃,那么在“借项链”中小说是否有些铺垫?

  明确:

  ①她的“梦想”与追求实际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

  ②她并没有利用姿色去沉沦,只是“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

  ③她的“迟疑”说明她对丈夫的了解,表现她的善良;

  ④舞会上她陶醉在所有的人都注视她,说明她希望自己的人格受人尊重。

  7.为什么玛蒂尔德会“带着天真的得益的神情笑了”?

  明确:

  因为她已经抛弃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她为之自豪。

  ★归纳

  玛蒂尔德漂亮 ——美丽的外表小职员、小书记、寒伧

  ——低微的出身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妄于现状 ——扭曲的性格诚实、善良、勇于面对困难

  ——可敬的人格

  ★分析:“丢项链”对玛蒂尔德的影响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的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项链》

  提问并讨论:

  这件事对玛蒂尔德到底是“败坏”还是“成全”?十年后她常常“回想”有何感慨?

  明确:是“败坏”也是“成全”,她丢失了美丽和平静的生活,成全了人格的尊严。联系到小说结尾抖出那串项链是假的,可以认为:玛蒂尔德最初向往而不得的那些东西,就如同那挂项链,原来每一颗都是假的;而她用了十年艰辛换来的这一挂,就象真真切切领悟到的人生一样,每一颗都是真实的,只不过她付出的代价多了一些而已。

  三、分析玛蒂尔德悲剧的成因

  学生讨论明确:《项链》包含着许多哲学命题: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等。(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二自然段以及路瓦栽及佛莱思节夫人的虚荣心。)小说中的情节确实看似偶然,但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

  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②她性格的弱点。

  归纳: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四、评析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

  (一)提示:

  1.“文学就是人学”,是艺术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因此人物形象、小说主题也正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2.莫泊桑虽然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受自由主义“纯客观”主张的影响,有时对所描写的事务缺乏明朗的态度,限制了思想的深度,消弱了批判的光芒。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要角度去评判。

  (二)提问:除了对玛蒂尔德虚荣心的讽刺,十年艰辛的同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外,你还怎么看待玛蒂尔德这个形象?请用一句话概括。(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的提示,不拘泥于传统的定论)

  (三)师生讨论:可预见的要点

  对玛蒂尔德的评价

  1、错位到复位的女性

  2、金钱与人格的较量

  3、一曲诚挚相爱的颂歌

  4、对诚实守信的赞扬

  5、对英雄气慨的赞扬

  五、课后练习:补充心理描写

  小说最后当佛莱思节夫人告诉她那串项链是假的的时候。

项链教案范文集合 篇5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重点鉴赏了文章结局的空白艺术,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文章主题。

  二、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1、从上节课对情节的分析中大家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使玛蒂尔德付出惨重代价的是她的过分虚荣。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在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对她持怎样的态度?(要求学生尝试概括性的总结)

  明确:她对豪华奢侈生活的梦想;她对现实处境痛苦无奈的感受;她借项链时的动作心理;她在舞会上的陶醉;她在舞会后的逃走······

  作者态度:讽刺

  提问:2、玛蒂尔德的性格仅仅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吗?作者对她仅仅是讽刺吗?在当时的法国,女性只有凭借美貌和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和价值,只有在男子目光的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她们毫无独立价值、社会地位可言。把女性视为玩物的恶劣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风气弥漫于整个法国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能从玛蒂尔德身上看到哪些闪光点?

  (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让学生联系现实来谈。)

  提示:现代社会中,亲情在金钱面前被击得粉碎的事屡见不鲜,为了金钱利益的分割而仇恨相向的事也不少见,大家想一下,在那样的社会风气下,玛蒂尔德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例如:

  (1)赔项链的过程中她不说明,不拖、不逃、不赖、不买一挂假的去骗,这样做都可以逃避责任,但这样也是极其自私的,她没有这样做,表明她勇于负责、诚信的一面。

  (2)她不通过出卖色相这条捷径来既保全美貌,又偿还掉债务。她曾向往着被人艳羡,被人追求,而且在舞会上乍露头角就引起了男人们的注目与兴趣。此时,她完全可以陪部长或傍大款,从而轻而易举地还债,而且可以享受她所向往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法国,在今天的中国都是屡见不鲜的。可她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因为她不愿以牺牲尊严为代价去换取那种生活。可见,她对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是很爱护的。

  (3)她一定得去告诉佛莱思节夫人的心态。十年贫穷生活的磨练,不仅改变了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此时的她没有了十年前见佛莱思节夫人时的自悲自怨、自惭形秽和低声下气,有的是自在从容,多么的达观,多么的平和。

  由此我们这样来总结:(可让学生自己概括总结)

  玛蒂尔德的性格具有不同的侧面,且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如果说前半部分表现其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那么,后半部分这侧重于表现其勇于负责、诚信、维护人格尊严这一侧面,作者对她的态度也由讽刺进而变得同情、赞美。

  三、讨论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尚无权威定论,传统的看法是:小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里,我设计了几个题目,同学们可就其中的一个题目,也可自拟题目(不妨借助歌词、诗句、影视剧名称等),展开论述,就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天堂与地狱》得与失、祸与福

  《一夜缥缈梦,十年艰辛苦》玛蒂尔德的忏悔

  《我虚荣,我之过?》虚荣心的背后

  《人生无常,我心有主》无悔的选择

  《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项链诉心曲

  (课上给学生时间,写100字左右的文字简明扼要地表述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教师总结:

  多元化的主题需要我们多样性地解读。同学们从中读到了不可过度虚荣;读到了做人要讲诚信,要有尊严;读到了面对艰难要勇敢接受等等。我想,在读了这篇文章后如果你觉得对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怎么走有所启迪,那我们学习此文就有收获。同时,对主题多样性地解读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凡事都不要一概而论。

  四、作业布置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或自己拟题,写一篇练笔。

  A、说说路瓦栽

  B、如何看待玛蒂尔德对豪华生活的追求?

  C、说说我们身边的玛蒂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