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2023-08-24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1

  一、音乐活动《好妈妈》引出主题

  师:你喜欢你的妈妈吗?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好妈妈》。

  教师:你喜欢你的爸爸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爸爸》。

  二、幼儿自主谈论“我喜欢爸爸、妈妈。。。。。。”

  师:小朋友,你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地方?

  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对爸爸、妈妈的认识。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三、教师示范谈论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师:我最喜欢我爸爸的双手,爸爸的手臂又长又大,在我小的时候,他常常把我举得高高的,放下来,再举得高高的,再放下来,可好玩了!我可喜欢我的爸爸了!

  四、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

  我喜欢爸爸妈妈。

  五、围绕“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进一步拓展谈话内容。

  师:你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让幼儿出示记录表与同伴交流自己爸爸妈妈喜爱吃的食物。

  师: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东西?

  幼儿展示自己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并与同伴交流。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说的话是什么?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事吗?

  六、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论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师: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你什么地方?

  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师:你最喜欢和爸爸妈妈说什么?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之所以选择绘本《妈妈抱抱我》进行教育,是因为抱抱是爱的表现,是最直接最自然的情感交流,故事情节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题材看似简单,却十分贴近幼儿生活,角色分明,能够运用感官感受到图像所传递到的讯息,满足孩子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整个故事表达了浓浓的爱意。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暖。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妈妈抱抱我》课件,背景音乐,鸟妈妈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⒈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爱我们)

  ⒉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妈妈为宝宝做过什么事?(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⒊师你们的妈妈真爱你们,因为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二、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⒈今天陈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有关动物妈妈爱自己宝宝的故事,名字叫《妈妈抱抱我》,你们想听吗?(想)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⑴感受鸡妈妈的爱

  ①(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鸡的爸爸叫什么呢?)

  ②你们猜鸡妈妈是怎么抱小鸡的?用什么抱小鸡呢?

  ③(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们也来抱一抱。每当鸡宝宝遇到危险的时候,鸡妈妈就会用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护住。

  ⑵感受狗妈妈的爱

  ①听!谁来了?(播放狗的叫声)

  ②(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它的孩子。狗妈妈是怎么爱她的孩子的?你们家养小狗吗?你家小狗看见你会怎么样?(摇尾巴,用舌头舔你)

  ③(出示第五张图片)看,故事里的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孩子。

  ⒉体验和妈妈的爱,感受拥抱的温馨

  ⑴(出示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她在看什么书啊?(幼儿观察,大象的书)那么大象妈妈会怎么爱自己的宝宝呢?

  ⑵(出示第九张图片)瞧!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着小象呢!想想看在你们睡觉的时候,妈妈轻轻地抚摸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⑶(讲述第十,第十一张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

  师想想看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宝宝……)老师妈妈也很喜欢你们,宝宝们呢?老师妈妈也想抱抱你们,宝宝愿意吗?

  三、完整欣赏故事

  ⒈师让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下这个故事吧!

  ⒉师好温暖的故事,故事里有许多许多的爱。

  四、鼓励幼儿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小伙伴,感受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浓浓亲情。

  师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爱你们?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爱,记得有爱要说出来,做出来哦!宝宝们,去抱一抱你爱的人吧!并且告诉他我爱你。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及观察,语言表达和动作模仿,引出活动主题,在活动中爱和抱抱为主线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组织活动,首先激发孩子们对于抱抱的兴趣,抱抱的感觉是开心的、舒服的、温暖的 ,接下来观察比较,通过课件呈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观察得出结论,其中我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情景,和老师妈妈亲亲,当我以小鸟妈妈的身份亲吻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的情感都自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与在场的老师、朋友抱抱,告诉他们我喜欢你,我爱你,通过这个活动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喜欢你,知道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对大家的爱,整个活动气氛温馨、轻松自然,我注意语速及情感表达,师幼互动情感交流自然,不足之处就是在让孩子在拓展生活中寻找爱的这部分出现了等待时间,如果把这个活动作为课后的延伸活动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活动中有少数幼儿胆子较小,应在平时的活动中,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妈妈抱抱我》PPT课件

  2、背景音乐

  3、场地布置(请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两坐在一起)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难点:感受妈妈的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冀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表达爱的的'方式。

  1 出示第一张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

  师:“小朋友们看看图上都有谁呢?”(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进行观察,有鸟妈妈,小鸟,房子,大树,鸡妈妈,小鸡,小宝宝,还有小狗。)

  师:“有小鸟在欢快的唱着歌,有漂亮的房子,有绿色大树,有可爱的小宝宝。”“我们来看一看小宝宝看到了什么呢?”

  2 出示第二张图片,了解鸡妈妈对小鸡的爱的表达方式。

  师:“宝宝看到了什么呢?鸡妈妈在做什么呢?”(鸡妈妈在给小鸡喂米呢。)“鸡妈妈非常爱她的孩子,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鸡妈妈是怎么样抱小鸡的吗?跟你的好朋友学一学鸡妈妈抱小鸡?请幼儿学一学,“你们认为鸡妈妈是这样抱小鸡的啊。”出示第三张图片,师:“哦,原来鸡妈妈是用翅膀抱抱她的孩子。”教师走到一个小朋友前面伸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他。“鸡妈妈就是这样爱她的孩子的,好温暖啊。”

  3 出示第四张图片,了解狗妈妈对小狗爱的表达方式。

  师:“宝宝又看到了谁呢?他们在做什么呢?玩得开心吗?那你们说狗妈妈是怎样抱小狗的呢?你们来学一学吧。”请幼儿学一学,然后出示第五张图片,“你们看,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她的孩子。狗妈妈是这样抱她的孩子的,多温暖啊。狗宝宝好幸福啊。”

  4 出示第六张图片,了解鸟妈妈对小鸟爱的表达方式。

  师:“图上有谁呢?他们在做什么呢?那我们想一想鸟妈妈是怎么样抱小鸟的呢?请你们来学一学吧。”出示第七张图片,“哦,鸟妈妈是用嘴巴轻轻地给孩子挠痒痒呢。鸟妈妈用它尖尖的嘴巴给小鸟的羽毛挠痒痒呢。鸟妈妈的爱真温暖啊。”鸟妈妈是这样抱小鸟的。

  5 出示第八张图片,了解大象妈妈对小象爱的表达方式。

  师:“图上有谁呢?大象妈妈怎么样抱小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第九张图片,“哦,原来象妈妈是用鼻子温柔地抚摸着小象,象妈妈的爱好温暖啊。请你们也学象妈妈来抱抱你的宝宝吧。”

  6 出示第十张图片

  师:“宝宝想到妈妈,妈妈是多么的爱宝宝呀!老师也非常爱你们,来宝贝们让老师妈妈好好的抱抱你们吧!此时出示第十一张图片,播放音乐,师:“好温暖的抱抱啊,抱抱里有许许多多的爱,妈妈抱着的感觉真好啊。”

  三、把抱抱送给客人老师,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好温暖的抱抱啊,现在把我们温暖的抱抱送给客人老师们吧,让客人老师也感受到宝贝们爱的抱抱吧。”

  活动反思:

  绘本阅读是深受广大幼儿和教师青睐的读物,从绘画的色彩到故事内容不但精彩得让人爱不释手,而且从故事题目到每一页的故事内容都新颖独特。在此次赛讲中,我也首次把绘本教学带到了我的教学活动中。

  我选择了《妈妈抱抱我》这个绘本,故事以简单的语句为主,从始至终贯穿的“妈妈的爱”这个话题,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进而从动物的拥抱中,感受妈妈的爱意。

  “妈妈的爱”是小班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有恋母情结,喜欢妈妈的抱抱,亲亲,孩子的感情非常细腻,只有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才能学会去爱别人。

  整节活动过程中,我使用PPT课件教学,孩子们首次接触PPT课件的教学形式,都兴奋的叫着:“看电影喽,看电影喽。”我以谈话导入的形式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继续播放课件,出示第一张图片,从一个小女孩儿看到的情景进入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由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图片,养成良好的观察、阅读习惯,继续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先和自己的好朋友大胆探索鸡妈妈是怎么样抱动物宝宝的,通过体验激幼儿的兴趣,再出示第二张图片,让孩子们了解鸡妈妈是用翅膀抱抱她的孩子。这样依次了解狗妈妈、鸟妈妈、大象妈妈对宝宝抱的方式,进而理解故事内容。

  本节活动我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通过对绘本的解读,了解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爱,让幼儿明白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浓浓爱意,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观察与体验活动,我自己也完全融入了故事中去,感受到孩子与妈妈之间浓浓的爱,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与老师妈妈抱抱时,我播放了《妈妈宝贝》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青青的草地蓝蓝天,多美丽的世界,大手拉小手带我走,我是妈妈的宝贝……”此时我与孩子们紧紧抱在一起,我从心里感受到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我自己也感动的流泪了,我非常感谢我的孩子们带给我无限的爱,我也会像妈妈一样爱孩子们的。本绘本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觉得绘本阅读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我在图书区中也投放了许多绘本,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健康的学习,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本节活动让我感触颇深,让我更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活动中,个别幼儿的注意力有些不集中,我觉得是由于我的活动中游戏部分比较少,我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更加注重游戏活动的运用,使得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4

  目 的 要 求

  1、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赣州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准 备

  1、挂图第

  2号,故事磁带。

  内 容 与 指 导

  1、完整欣赏故事

  (1)有位小朋友名叫菲菲,一天,妈妈带她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谁菲菲找妈妈?菲菲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2、看第一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

  (2)菲菲把妈妈弄丢了,她是怎么做的?

  3、看第二幅挂图,欣赏故事

  (1)警察叔叔来帮菲菲找妈妈,假山前的那个人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呢?

  4、看第三幅挂图,欣赏故事

  (1)短头发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为什么?

  (2)菲菲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3)对菲菲笑眯眯的阿姨是菲菲的妈妈吗?

  (4)菲菲最喜欢妈妈的什么?

  5、看第四幅挂图,欣赏故事

  (1)菲菲的妈妈对菲菲说过什么?

  (2)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5、谈话:我和我的好妈妈

  (1)菲菲的妈妈总是背着一个包,包里总装着好吃的东西;头发长长的、香香的、软软的,还有一点卷;笑起来甜甜的,会唱好听的歌,会轻轻地和菲菲说话。你们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呢?

  (2)你有没有把妈妈弄丢?你最后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6、教师,活动。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将妈妈和自己的照片贴在爱心里。

  2.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对妈妈的思念,舒缓内心的不适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1册第2~5页

  2.《美工》第1页

  3.挂图《我和妈妈在一起》

  4.音乐CD(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妈妈,宝宝好想你

  1.观察并表述幼儿用书第2~5页的画面。

  ——第一幅图上有谁?妈妈在为宝宝做什么?(讲故事)你喜欢听妈妈给你讲故事吗?

  ——看看旁边的图,妈妈和宝宝在一起做什么?(玩玩具)宝宝和妈妈看起来怎么样?(很开心)

  ——我们把书翻过来看看,现在妈妈在给宝宝干什么?(洗澡)看看旁边的图,起床了,妈妈在给宝宝干什么?(穿衣服)

  二、妈妈,我们在一起

  1.观察并描述挂图《我和妈妈在一起》

  ——图上有一颗大大的、红红的什么?——爱心里有谁?宝宝和宝宝相互怎样?你喜欢和妈妈这样抱抱吗?

  2.说说自己的妈妈。

  ——看着自己和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打开《美工》第1页,按图示折出立体相框。再吧自己和妈妈的照片贴在相框上,就像妈妈和我们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你愿意吗?觉得开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拍拍手!

  3.观察教师粘贴照片。

  ——我们都想和妈妈在一起,但是妈妈要去上班,所以暂时把小朋友送到哪里?下班了妈妈会怎样?——我们把自己和妈妈的照片贴在立体相框上,就像我们和妈妈抱得紧紧的一样。

  3.自主尝试粘贴照片

  ——想和妈妈在一起的小朋友,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6

  目标:

  1、能有意识地注意妈妈的特征。

  2、能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描述妈妈的典型特征。

  准备:

  挂图2号,故事磁带。

  过程:

  (一)完整欣赏故事。

  1、宝和妈妈到公园里去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谁来帮助宝宝找妈妈?宝宝找到了妈妈吗?

  (二)分段理解故事。

  1、图片

  (一):宝宝怎么会把妈妈弄丢的?她是怎么做的?

  2、图片

  (二):警察叔叔来帮宝宝找妈妈,假山前的哪个人是宝宝的妈妈吗?为什么不是?

  3、图片

  (三):宝宝的妈妈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宝宝最喜欢妈妈什么?

  4、图片

  (四):宝宝在哪里找到了妈妈?

  5、找到了妈妈,宝宝应该对妈妈说些什么?

  6、议议:如果我走丢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办法。

  (三)谈话:说说我的妈妈样子。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中国。

  2、能背诵儿歌《爱妈妈》。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图回答问题: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鼓励孩子用形容词加以描述,如蓝蓝的大海、闪闪发亮的星星等。

  2、老师指着图念诗请小朋友欣赏。

  3、提问:诗里说了哪些事儿?谁是大海的娃娃?谁爱大海妈妈?谁是森林的娃娃?谁爱森林妈妈?谁是蓝天的娃娃?谁爱蓝天妈妈?谁是祖国的娃娃?谁最爱祖国妈妈?

  4、告诉幼儿祖国的节日是十月x日,我们要学好儿歌。大家一起念儿歌。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确,所以在进行讨论或提问时,尽量提供幼儿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动安排上,先让幼儿了解妈妈的模样,再深入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再表达出来。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体验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成长。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完整感受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2.在操作图片的过程中,逐步理清故事中动物出场的顺序。

  活动准备

  1.草地底图17张;图片:小老鼠、小兔、大狮子、牛、小狗、17张

  2.布娃娃、小姑娘各1张;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了解故事中动物出场的顺序。

  1、(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有许多小动物到草地上来玩了,到底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用小耳朵仔细地听老师讲的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妈妈想你啦)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个别幼儿尝试根据小动物的出场顺序摆出相应的动物

  (1)教师:谁第一个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谁走过来说“妈妈想你了,快点回家吧”

  (2)小兔在草地上玩,也怎么样了?(打了个大喷嚏)谁走过来了?说了什么?(教师逐一提问)

  二、幼儿尝试摆放操作材料,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1.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故事。

  (1)教师:后面桌上也有许多小动物,每个小朋友可以去拿个筐,

  小朋友可以按小动物的出场顺序也来讲一讲这个好听的故事。(边说边摆小动物)

  (2)教师:先讲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后面的老师听。

  教师:把你的动物宝宝放回箩筐里吧!

  三、幼儿根据图片建构故事结尾

  提问:

  (1)出示小娃娃图。小朋友快看谁也到草地上玩,结果打了个大喷嚏,谁看见了?出示小姑娘图。小姑娘看见它说什么?

  (2)布娃娃没有妈妈,它伤心地哭了起来,小朋友你们知道她为什么哭呀?布娃娃这么伤心,我们可以怎么安慰她对她说什么话?(我当你的妈妈,我来抱抱你好吗……)

  (3)小结:小朋友真会关心布娃娃,布娃娃听了真高兴!

  四、随老师或小朋友一起完整地讲故事。

  教师:我们再来给布娃娃讲小动物的故事吧!讲的时候小朋友也可以学学小动物的样子。

  童话:妈妈想你啦

  小老鼠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喷嚏。小兔子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小兔子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小狮子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小狮子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小猪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小猪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小河马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小河马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小狗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小狗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布娃娃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布娃娃在草地上玩,"阿嚏——"打了个大喷嚏。小女孩跑过来说:"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布娃娃哭起来:"我没有妈妈……"小女孩说:"让我来做你的妈妈吧,我们一起回家去!"

小班语言我的妈妈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知道妈妈照顾孩子的辛苦。

  3.运用彩泥等多种美术材料制作手工贺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活动准备:

  1.3月4日布置任务:通过周末的时间在家观察妈妈一天都在做什么,了解其辛苦。

  2.彩泥、烤箱等美工材料。

  3.《母与子》图片、有关三八妇女节的图片及视频。

  4.《感恩的心》《妈妈的歌》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出示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知道妇女节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二)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2.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三)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一份精美的礼物送给妈妈表示对妈妈的爱以及关心、理解。为幼儿提供制作礼物的材料:彩泥。起码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妈妈亲手捏一个陶艺礼物。

  (四)请妈妈进入教室和宝宝一起庆祝节日。

  在离园前半小时请妈妈来到活动室,事先说好让妈妈们悄悄的进入教室找到宝宝的小椅子坐下,宝宝们化好漂亮的妆藏起来。当《感恩的心》音乐响起,所有的宝宝一起出来,找到自己的妈妈,拥抱亲吻,把手心里藏着的礼物送给妈妈,并且说:“妈妈我爱你,祝您节日快乐”。

  妈妈和宝宝一起手拉手跳《妈妈的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在妈妈们深深的感动中,在一滴滴饱含着激动、快乐的眼泪中,所有人感受爱的温暖,感受把爱送给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