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主题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朗诵快板儿歌《拜年》,探索不同的念快板地方法。
2、运用模仿、商讨和合作的方式,感受说快板的乐趣。
3、在与同伴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投影仪、幼儿用书每人一本,快板。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教师表演快板儿歌《拜年》,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老师有节奏地念快板儿歌。
老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你想来试试吗?
请几个幼儿上来学习打快板,注意握的姿势,全班幼儿一起随快板节奏年儿歌。
二、引导幼儿看图学习儿歌。
老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刚才咱们听了快板拜年,现在咱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拜年的。请幼儿说出图上人们在干吗?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说些什么?老师用儿歌总结。如张灯结彩放鞭炮,左邻右舍贴春联。解释一下张灯结彩和左邻右舍(根据孩子的理解程度说明儿歌的意思。)全班看图念儿歌。
提问:这是一首快板儿歌,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三、学习打竹板念儿歌。
1、老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右节奏地拍手。
2、老师打竹板带领孩子念儿歌,老师放慢念儿歌的速度,让大多数幼儿跟上。
3、分组跟老师的竹板念儿歌。
教学反思:
《拜年》这首儿歌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让孩子掌握儿歌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是一些书面词语“张灯结彩”“左邻右舍”等词语,还是比较难的。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通过图画 和简单的文字提示,将儿歌展示出来,如“张灯结彩放鞭炮”我就画一个灯在再画一串鞭炮表示;“左邻右舍贴春联”我写下文字“左”“右”再画一副春联来提示孩子,而这些提示都是孩子们好我共同讨论 ,当时在黑板是画出来的,这比老师事先准备好要更能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过春节主题活动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和学唱歌曲,感受春节热闹、欢腾的气氛,体会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2、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过新年》,通过小组合作用歌声、舞姿、乐器创编节目“过新年”。
教学重、难点:
1、在音乐中感受春节的热闹与欢腾。
2、用音乐去表现春节的热闹与欢腾。
教具准备:
教材配套光盘多媒体课件各种春节饰品鼓锣其他的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1、媒体播放《好日子》MTV,带着课前准备要的“春节饰品”自由进教室。
2、听《晚会》的音乐。师:我们来听段音乐,这段乐曲给你感觉是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好像是什么时候?
3、学生回答后,并请说说你们在过春节的时候都干些什么?
4、观看录像“北方人过春节”,再次聆听乐曲,感受热闹气氛,了解春节的传统活动项目。
5、春节是热闹的、欢腾的,听!同样是这段音乐,它给你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听钢琴曲《晚会》。
6、学生比较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简要说明演奏乐器的不同,给人的音乐感受也是大不相同的。
7、今天,我们在此提前过一回简单的新年吧!播放乐曲(管弦乐演奏。)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东西,随乐曲布置“新年教室”。教师在黑板上写对联,上联: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唱歌跳舞多欢畅。横联:过新年。
8、布置好后,齐念对联。(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难点句。)
二
1、听歌曲《过新年》,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从哪里听出来的?(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聆听歌曲。同时,了解歌词内容。)
2、教师提问:“咚咚咚咚锵”是什么声音?为什么在春节中会用上这两样乐器?
3、教师出示这两种乐器,并示范演奏方法。
4、画面出示歌曲。为歌曲加上这两种乐器伴奏:在“咚”上加鼓声,在“锵”上加锣声。学生聆听,教师示范。
5、指名请几组(两位一组)上台演奏,其他小朋友徒手做。
6、学唱歌曲:
①用“La”随琴模唱歌曲,提示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
②教师范唱歌曲,从真实是声音中让学生感受歌曲。
③老师给小朋友一分钟的时间,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在过新年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再想好,该用怎样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
④带上欢快、活泼的歌声齐唱歌曲。
三
1、请小朋友找找,还有哪些歌曲也是唱春节的?
2、分小组合作,加动作表演唱这些新年的歌曲。
播放《难忘今宵》的录象,第一段在原位上拍手观看,可以跟唱,第二段边拍手边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
紧紧抓住一条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和欣赏乐曲《窗花舞》,让学生在音乐中对现代小朋友的幸福生活和旧社会孩子的贫穷日子的对比,这样的情感触动下,去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想法。
2、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小拜年》,通过小组合作随歌曲伴奏敲响锣、鼓、镲,模仿舞龙灯、舞狮子来表演春节的.热闹场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光盘、锣、鼓、镲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歌曲《小白菜》的音乐进教室。(营造教学气氛,牵引学生情感。)
二、欣赏芭蕾舞剧音乐《窗花舞》
1、播放背景音乐《小白菜》,教师讲述《白毛女》的故事。(发挥音乐和语言的魅力,引发对“喜儿”的同情之情。)
2、初听乐曲《窗花舞》,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特点。提问:你感觉喜儿在干什么?
3、教师小结后,说出乐曲表现的喜儿为迎接新年在装点房子。
4、请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为迎接新年装点房屋的?(让学生与喜儿的生活条件相比较,感觉到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
5、再听乐曲,跟乐曲轻声哼唱旋律,感受轻松、欢快的情绪。
6、请几位简单的哼唱旋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
7、欣赏芭蕾舞《窗花舞》,说说舞蹈的特点:芭蕾舞的特点、轻盈跳跃的舞步等。(从舞蹈中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8、结合音乐和舞蹈说说喜儿在你心目当中是怎样一个人?(渗透心理教育:面对什么事情都要报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学唱歌曲《小拜年》
1、说说你认为新年是怎样的?
2、什么打击乐器能够表现新年的热闹?(让学生自己的分析的表现特点,选择典型乐器:鼓、锣、镲。)
3、教师演奏鼓和锣,请学生按节奏模仿声音。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4、听歌曲,在锣鼓声中加上动作并随歌声模仿声音。
5、你知道过新年有那些传统活动吗?(为聆听歌曲内容做准备。)
6、听歌曲《小拜年》,他们在新年里干什么?(认真聆听歌曲,熟悉歌词内容。)
7、听教师范唱歌曲,会唱的地方轻声跟唱。
8、学唱歌曲,注意几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9、分成两大组,热闹的跟他们过新年。(相互协力合作唱着歌敲锣、打鼓、击镲,模仿舞龙灯、舞狮子等,还可以外加其他新年的活动,来表演新年的的热闹场面。)
四、课堂小结
1、集体简单评价各组的表现。
2、布置工作:下节课举行一台春节联欢会,文娱委员为总策划,去落实主持人、节目编排,其他同学自由组合起精心准备节目,要求每位同学都得参加,节目名称及时上报文艺委员,便与安排。同时这次演出的质量直接与期末成绩有关联。当然我们年纪小小的文娱委员可以大力求助老师。
3、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课时
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大力协助,上演一台“春节联欢会”。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己组织能力、文艺才能的舞台。教师认真欣赏,记录下他们在文艺成长驿站中的点滴。
过春节主题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让幼儿回忆过春节的热闹情景,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小朋友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同幼儿谈话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1)教师:现在,饿哦们都来说一说自己是在哪里过的春节好吗?
让幼儿互说,激发讲述情趣。
(2)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
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
(3)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生活讲述
1.老师知道春节大家都拍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自由结伴互相观赏)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主题墙上,(星星.教案网)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呢?
我们都来看看小朋友的照片,了解春节有趣的事吧。
四、活动延伸
幼儿边看边讲述自己过春节的有趣事。
活动反思:
在节日气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为过节。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拉花,一张张可爱的贺卡,让我看到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细致、精美;大家合作起来齐心协力,有剪纸条的、有撕双面胶的、有粘贴的、有做装饰的,各尽其能,配合的相当默契;课堂十分安静,连下位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起来也不会有大动静;认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纸全数将干净……看到孩子们放学时,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拉花和灯笼,高兴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样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学生们有成就感的样子和开心的笑。
小百科: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过春节主题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开学来的这些天,班上总有小朋友爱跟我说自己春节里的事,而且都是兴高采烈地,我就组织了这次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及会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春节这一传统活动的认识。
2、会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春节里的趣事。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春节这热闹的传统节日。
难点: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来讲述春节趣事。
活动准备
1、若干串手工鞭炮;美丽的烟花图一张;红包数个。各色薄纸。
2、若干红纸;细麻绳若干条;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用学过的歌曲新年好来引入活动。
2、提问:"春节过去了,小朋友们在春节里过得开不开心呀?能不能把你们在春节里,觉得开心快乐的事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呢?"
(1)先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来讲述,再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说,要是说到烟花,就引导孩子用"谁和谁?在哪放烟花?放了烟花后烟花变成什么样了?当时开不开心?"然后拿出美丽的烟花图,让小朋友们加深感受。要是说到红包,可以提问:"红包是谁给的呀?别人给了自己红包,你会说祝福的话吗?"
(2)用引导,鼓励,认同,愉悦的态度,让每个小朋友都展现自己春节里快乐的事。
3、再唱>结束本次活动。
延伸:帮助幼儿用红纸做红包,用绘画或撕纸粘贴法给红包进行装饰;用红纸和细麻绳制作成一串串的鞭炮,在教室一角,装扮成春节喜庆的区角。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来引导他们用连贯,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春节里快乐的事,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也能快乐地分享着,达到了最初预定的目标。就是在当时的延伸活动里,我感到自己准备的材料不足,在小朋友制作鞭炮和红包的过程中,有些小朋友还说要做春节里的粽子,做春节里好多好多的饼干糖果之类的东西,我都没得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我觉得要完成好一个活动,每个方面要做最充分的准备,应对活动时突然出现的和主题相关的资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