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甲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以稳定心理将预防控制治疗三位一体的甲型H1N1流感科学防护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广泛搜集网络、报刊、影视等图文资料。
2、精细整理改造可利用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1~7天。
二、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
1、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身体痛、头痛、发冷、疲劳困倦无力;
2、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
3、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三、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甲型H1N1流感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完成传播。
四、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眼下暂无疫苗预防,但几个月后疫苗很快就会进入防疫领域发挥作用;
2、目前快速检测技术、手段已广泛用于医院、港口、机场、车站和出入境关卡监测、筛查、确诊。
3、清热解毒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与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心理、必要的科学防护措施均可起到一定的'有效作用。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科学防护措施。
1、三避免:
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
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
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①做到睡眠充足;
②做到摄入足够、齐全、丰富的营养(肉、蛋、奶、米面与新鲜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如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吃小商小贩的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等。
③做到坚持合理锻炼身体;
④做到勤用肥皂洗手,尤其饭前、便后、咳嗽、喷嚏后;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好习惯。
⑤做到远离或避开不加防护的咳嗽、喷嚏者,自己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等遮掩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等及时丢入垃圾箱桶,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
⑥做好厕所、走道等校内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房间通风透气,卫生良好。
3、二及时
发现流感症状,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4、一稳定
情绪乐观,心理稳定,切忌惊慌。
六、师生讨论、交流。
七、教师小结。
幼儿园预防甲流教案 篇2
一、班会主题:
最近我市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我班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学期一开始,我班就开展了“怎样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的主题班会。作为这个班的一名成员,我们必须学会约束自己,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是否能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健康、学习。所以,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主题班会,我们都期待着它能取得很好的'收效。
二、班会目的:
意在培养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晒衣服、吃熟菜、喝开水、常运动”的自觉性。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二)班主任王老师致开场序言。
(三)先观看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片,再以座谈形式展开主题班会,大家分组进行热烈讨论。
话题一: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传染。
话题二: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情况,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话题三:组织一个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小组,小组成员有哪几个学生组成。
话题四:小组成员应担负哪些责任,同学们应如何配合,激发全体学生的责任感;
(四)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让全班同学进行学习。
(五)对主题班会进行小结,并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通过这次班会,近日学生们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很积极。
1、每天早上都要进行晨检,测体温。
2、对未到校的学生及时进行电话联系。
3、填写好晨检午检统计表后交与班主任。到目前我班无一人出现疑似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