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带着问题安静地观察图片,感知图片的内容,大胆地提出自己对图片的疑问。
2、能安静积极地倾听同伴的发言,愿意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
3、知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看书时能爱护图书,并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初步理解图书的内容。
师请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并鼓励幼儿讲自己对书中不理解的,有问题的记在心里,并在看完书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组织幼儿一起来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请集体来回答各自的问题。
二:幼儿分组讲述故事内容
1、师请幼儿再次翻阅图书,并尝试将故事的内容讲出来。先讲好的幼儿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伴听。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和同伴一起来讲述故事。
2、每组请一代表上来讲述故事。师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尝试将图片的前后颠倒,重新组织故事
1、师鼓励幼儿把图片的前后顺序重新颠倒一下,尝试讲述新的故事。
2、提醒幼儿不管后面的图片怎么颠倒,但书的封面永远是在第一页。
3、每组派代表上来讲述自己新编的故事。
四:延伸活动:
把小图书放在阅读角,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编编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
2、使幼儿初步学习分析作品,归纳主题,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操作卡片“会长鱼的树”(幻灯、连环画)。
知识准备:有关鱼的饲养知识。
活动过程与方法
1、出示咪眯的木偶,介绍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1)由一名幼儿戴小猫头饰出场:我是小猫咪咪,我最爱吃鱼了,可是自己钓鱼太辛苦了,怎么办呢?(小猫伸个懒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师:咦!小猫不钓鱼却在睡觉,那它要吃鱼怎么办呢?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1)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述一遍故事,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样的小猫?它希望什么样?咪咪被谁捉弄了?它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实现它的愿望了吗?它是怎样实现的?
(2)教师边放幻灯片或翻连环画册,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请幼儿讨论:以前的眯咪是怎样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来咪咪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3)帮助幼儿归纳主题,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实现愿望。
咪咪爱吃鱼,因为懒所以希望树上长出鱼来,后来咪咪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发挥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拓展其思维范围。
(1)帮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让树上长出鱼来。
(2)启发幼儿想象创造,鼓励幼儿相互之间有不同的想法。
师: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人们不想自己走路就发明了火车、汽车;不想自己挑水就发明了自来水,你能发明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呢?
4、请幼儿创编童话故事。
各领域渗透
音乐: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鼓励幼儿创编歌词。
美术:让幼儿画出自己的设计、想象,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
生活中渗透:让幼儿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环境中渗透:张贴出幼儿的设计图案,鼓励幼儿的创造,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
家庭中渗透: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请家长倾听孩子创编的童话故事。
活动反思
选材贴合幼儿的实际:本班幼儿对于故事只关注故事的情节很忽视故事内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儿较忽视何为困难,通过这个活动使孩子对于故事内在的一些东西有了思考,从活动中孩子表现出对于困难的理解以及讲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难的故事等,让我感受到幼儿的转变。因此,在这个时间段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开展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儿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儿歌
3、理解儿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物质准备:
1、下雨录音、律动《小青蛙》
2、提供荷花头饰、挂图、荷叶伞等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律动《小青蛙》,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进场。
2、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
3、录音停
二、学习儿歌
1、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刚才天气是怎样的?(下雨了)
雨点落下的声音是怎样的?(哗哗)
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荷叶)
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荷花姐姐)
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很高兴很开心)
2、欣赏儿歌,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师:根据刚才的情景,老师画了幅很美的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引导幼儿从上到下看图、意图)
老师还给这幅画取了个名字叫“借伞”,你们知道是谁的伞借给你谁吗?(荷花姐姐的绿伞借给了小青蛙)
还编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1)教师朗诵诗歌。
(2)教师教幼儿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3)提问:
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对荷花姐姐说什么? (谢谢荷花姐姐)
小雨点的“滴答滴答”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荷花姐姐)
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因为荷花姐姐把伞借给了小青蛙,她帮助了小青蛙)
(4)老师跟孩子进行上下句对歌的形式来练习朗诵儿歌。
(5)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师: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优美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儿歌?
(6)集体表演
三、仿编儿歌
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给谁?(小鸭子,小蜜蜂等)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3、分享仿编内容。
结束语:小朋友们都说得特别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教室,我们一起把想到的小动物画上去吧!
附:儿歌《借伞》
下雨啦,下雨啦!哗——哗
荷花姐姐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青蛙乐得张开嘴巴唱歌,呱——呱-
小雨点敲着绿伞伴奏:滴答,滴答-----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用恰当的句式描述故事内容。
2.感受小小熊和爷爷之间浓浓的亲情,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等
一、阅读封面,启发情感。
1.(出示封面)师:孩子们,看!谁来了?(小熊、爷爷)对了(听录音)哦,原来这是小小熊的好爷爷,什么样的爷爷才是好爷爷呢?(一起玩、买好吃的)好爷爷会为宝宝们做什么呢?
2.总结:原来好爷爷就是无私地付出、关心、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爷爷。小小熊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好爷爷呢?答案就藏在这本书里《长大做个好爷爷》,等一下请小朋友一页一页的翻,一幅一幅仔细的看,看看好爷爷和小小熊一起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理解故事,感受亲情。
(一)幼儿阅读第一部分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指导。
2.幼儿理解讲述。
师:看好了吗?好爷爷和小小熊一起做了什么事呢?
(请幼儿回答,说到哪里点到哪张图)
“迎接”
(1)师:爷爷是怎样迎接小小熊的?他为什么拄着拐杖呢?那么老的爷爷为什么还要来门口迎接小小熊?
(2)师:爷爷已经很老了,走路都要拄着拐杖。可是每次,爷爷都会走到门口迎接小小熊,爷爷好爱好爱他的孙子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幸福的对话吧!
(3)听幸福的对话
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感觉?那我们学一学熊爷爷和小小熊辛福的对话吧,请你们扮演小小熊,老师扮演熊爷爷。
师:我最可爱的小小熊,你好吗?幼:我很好,那我可爱的爷爷你好吗?师:我很好,就像好爷爷那么好,我已经老了,这样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
(4)小结:爷爷的爱真是甜甜的!
“点心”
(1)师:看看爷爷都为小小熊准备了什么?(幼儿说)这些啊都是小小熊最爱吃的,如果你是小小熊,看到这么多喜欢吃的,你会怎么样?(很开心)好爷爷为什么要给小小熊做这么好吃的呢?是啊,看着小小熊开心的样子,爷爷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2)小结:爷爷的爱真是满满的。
“讲故事”
(1)师:好爷爷和小小熊在干什么呢?你们有没有躺在爷爷的怀抱里过呢?来!谁想躺在我的怀里感受一下?(请1~2个幼儿来躺在老师的怀里,并说一说是什么感觉)
请幼儿找旁边的小朋友,男孩子当熊爷爷,女孩子当小小熊,感受一下躺在爷爷的怀抱里有什么感觉,教师播放背景音乐。
(2)小结:爷爷的爱真是暖暖的。
“树屋1”
(1)师:(爬树)小小熊是怎样爬上树的?你们爬过爷爷的背吗?来,我请个小朋友试试!(请一个小朋友背身上走一圈)哎哟,真的好累的,爷爷真不容易,走路都拄着拐杖,为什么要背着小小熊上去呢?
(2)小结:爷爷的爱真是无私的爱!
“树屋2”
(1)师:爬上树屋后爷爷是怎样做的?为什么爷爷的手要紧紧地搂住小小熊的身体?
(2)小结:爷爷的爱真是细心的爱!
师:树屋是好爷爷和小小熊最幸福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树屋3”
(1)师:当阳光灿烂的时候,好爷爷和小小熊就躺在树屋上晒着太阳;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好爷爷怕小小熊着凉,用自己的身子紧紧的护住它。谁也能用“当……的时候”说说好爷爷和小小熊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小雨滴滴的时候……当白雪飘飘的时候……)
师:哇,我们的小朋友都说的太好啦,接下来每人都来用“当……的时候”来说一说好爷爷和小小熊还会发生什么事。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3)师:好爷爷和小小熊在树屋上做了这么多有趣的事啊!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但是,接下来一个星期五……
(二)教师讲述第二部分
1.出示图,爷爷说不能出去玩。
师:小小熊没有到爷爷的家里,他和妈妈来到了医院,爷爷怎么了?小小熊来到爷爷的床边,抓着爷爷的手,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请孩子们说说)你们说的都很好,小小熊说:爷爷给我讲个故事吧。爷爷说:我太累了,要不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小小熊会给爷爷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小小熊讲了一个关于好爷爷和小小熊的故事,讲爷爷每个星期五都会拄着拐杖迎接小小熊,会给小小熊做好多好吃的,会陪小小熊到树屋上玩……故事讲完了,小小熊问爷爷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可是爷爷没有回答,妈妈告诉她爷爷睡的很沉很沉,小小熊问:那爷爷什么时候醒过来呢?妈妈告诉她,爷爷再也不会醒了。
2.师:爷爷怎么了?爷爷离开了,小小熊的心里是怎么样的呢?它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他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爷爷离开了小小熊,(小小熊再也不能和爷爷一起做什么了?)当好爷爷离开小小熊的时候,小小熊是那么难过、伤心。可是小朋友们看看,爷爷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好爷爷的旁边都是什么?(爱心)是谁的爱呢?(小小熊)
师:因为他带着和小小熊的美好的回忆,心里装着对小小熊无限的爱安详的离开了,好爷爷和小小熊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再现情节)
3.教师小结:爷爷把他无私的爱给了小小熊,把自己的爱给了爷爷。爷爷带着小小熊的爱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他很幸福。这就是爷爷和小小熊的故事,让我们再次倾听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三、完整倾听,升华情感。
1.师:孩子们,最后,你听到小小熊说什么了?为什么小小熊长大要做一个好爷爷?
2.师:是呀,爷爷的爱感动了小小熊,也感动了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我们也有自己的好爷爷和好奶奶,也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做了哪些爱我们的事情呢?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真是一为好爷爷好奶奶好爸爸好妈妈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来回报他们的爱呢?
3.教师总结:你们真是有爱的宝宝啊,就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把我们的爱献给大家吧!(放感恩的心)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故事中情节的发生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2、意识到其实做自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快乐的。
3、大胆积极地参与讨论活动,体验做别人的感觉。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
1、插图
2、投影仪一台。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如果你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你想变成什么?老师带来一个好玩、有趣的故事叫《想当太阳的小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
(二)、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1)故事里的小狗想当什么?(太阳)太阳答应了吗?(答应了)
(2)小狗当了太阳后,为什么他又变成了乌云?
(3)后来小狗还变成了什么?为什么?
(4)最后小狗怎么又变回了自己了?为什么?
(三)进一步感知小狗(格林尼)的形象。再次提问:故事中的格林尼为什么想当太阳?格林尼一共经历了那些变化?最后他决定变成什么?格林尼认为当什么最好?
教师小结:故事中的格林尼是一只爱幻想的小狗,他想做太阳,做了太阳又想做乌云、风、小土堆、水牛、绳子,什么事物最强大他都想做,可最后还是变回了小狗。
(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狗格林尼,你想变成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经验,通过交流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
(五)延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讲述《想当太阳的小狗》的故事。
四、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对语音的敏感性,感受中国语言词汇的丰富性。
2、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张纸,有各种图案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词语开花
教师说出一个词语,请幼儿说出许多个与教师的词语有相同字的词语,并感受这些词语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这个字我们叫它“幸运字”。
二、寻找幸运字
1、 幼儿从黑板上的许多画有图案的卡片中寻找出含有教师制定的幸运字的卡片。
2、 幼儿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商讨,从老师提供的四张卡片中寻找出幸运字,并请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自己组的幸运字。
三、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寻找持有与自己拥有相同幸运字的卡片小朋友做朋友,朋友可以是二人、三人或更多人。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尝试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一、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期幼儿已有初步了解梦和我们的关系。
2.物质准备:与诗歌有关的课件、音乐、 图谱、 仿编的图片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幼儿听音乐跟随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2.谈话:我刚才做了个梦,我梦见了……,那你们做个过梦吗?梦见了什么?( 幼儿讨论 )
(二)欣赏动画,理解诗歌内容。
导入语:你们刚才都说了自己的梦,你梦见了……,他梦见了……,那小露珠会不会做梦呢?它的梦会是怎样的呢?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提问:①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②它们在哪里睡觉?
③它们的梦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对,动画片里说了露珠、 星星 、小鸟和宝宝,它们的梦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露珠的梦。
2.启发式提问
梦境一:露珠
提问:①露珠在哪里睡觉?它的梦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露珠的梦是圆圆的?
③露珠除了在荷叶上睡觉还可以在那里睡觉呢?
④露珠的梦除了是圆圆的,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梦境二:星星
提问:①谁在天空中睡觉?它的梦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星星的梦是亮亮的?
③星星除了在天空中睡觉还可以在那里睡觉呢?
④星星的梦除了是亮亮的,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梦境三:小鸟
提问:①小鸟在那里睡觉?它的梦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小鸟的梦是甜甜的?
③小鸟除了在树上睡觉还可以在那里睡觉呢?
④小鸟的梦除了是甜甜的,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梦境四:宝宝
提问:①宝宝在那里睡觉?它的梦是怎样的?
②为什么宝宝的梦是香香的?
③宝宝除了在小床上睡觉还可以在那里睡觉呢?
④宝宝的梦除了是甜甜的,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结:
(三)观看图谱,朗诵诗歌。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吧我们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1.出示图谱,师幼共同朗诵。
2.个别朗诵
3.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幼儿找出诗歌的相似之处。
(四)拓展想象,仿编诗歌。
导入语:师:除了露珠、星星、小鸟和宝宝以外,还有谁会做梦。它们的梦又是怎样的?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在睡觉,梦是句式进行仿编。
2.幼儿自己发挥想象仿编。
(五)活动延伸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得真好,现在,请我们把刚才所说的画下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与幼儿交流。
附: 《夏夜的梦》
露珠在荷叶上睡觉,露珠的梦是圆圆的。
小鸟在树上睡觉, 小鸟的梦是香香的。
星星在天空中睡觉,星星的梦是亮亮的。
宝宝在小床上睡觉,宝宝的梦是甜甜的。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助工具能使麦子变成面粉,并知道许多食品都是由面粉制作而成的。
2、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石磨一台,面粉一袋。
2、布置一个食品品尝会,有饼干、馒头、面包等面粉制成的食物,供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小蚂蚁想让麦子变成什么?
――为什么妈妈说要让它们先变成白白的、细细的?白白的细细的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麦子变成面粉呢?
――小蚂蚁们想了什么办法让石磨飞快地转起来了?
――借助风车和石磨,麦子可以变成面粉,面粉可以变出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
二、理解麦子变成食品的过程。
――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麦子变食品的过程。
――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吗?
三、面粉食品品尝会。
――引导幼儿品尝一些面粉食品,并自由说说这些食品的颜色、形状、味道。
――说说这些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石磨磨麦子的过程,如没有麦子可用糯米替代。让幼儿亲眼看到从颗粒状到细末状的变化过程。
2、在区角活动中可投放石磨、糯米、小米等材料,让幼儿学习操作。
附故事:花瓣儿风车
一群小蚂蚁,扛着许多黄澄澄的麦子,嗨呦嗨呦往家走。蚂蚁爸爸、蚂蚁妈妈抬着一只装满麦子的大箩筐,他们开心地说:“麦子,麦子,神奇的麦子就要变成……”
麦子会变成什么?小蚂蚁们又蹦又跳地嚷着:“要变成软软的!”“不,要变成脆脆的! ”“我说会变成香香的!”“我想让它变成甜甜的!”蚂蚁妈妈微笑着说:“等一等,你们说得都对,可是,先要让麦子变成白白的、细细的……”
蚂蚁爸爸搬来了一台小小的磨盘。“咕隆隆,咕隆隆!”磨盘转起来啦!“咕隆隆,咕隆隆!”蚂蚁爸爸推不动啦,蚂蚁妈妈接着推,小蚂蚁们都争着来帮忙,他们的力气太小啦,哼哧哼哧拼命推,磨就是不动!小蚂蚁们急得直冒汗!
蚂蚁爷爷说:“麻雀家有架老古董,它会吱吱嘎嘎地转,麦子就会变成好多好多的面粉,可有趣啦!”一只小蚂蚁说:“我知道,那是风车!”其他小蚂蚁都叫起来:“快,我们快去找风车!”小蚂蚁们全出门儿找风车去了。
可是,到哪儿去找风车呢?小蚂蚁们看见了一朵美丽的花,花瓣儿好像风车上的风叶。小蚂蚁们把花儿扛回了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把“风车”安在磨盘上。风儿呼呼地吹来了,花瓣儿风车转起来了,磨盘也转起来了!风小的时候,蚂蚁们就鼓足了腮帮,一起用力吹气,花瓣儿风车越转越快,磨盘也越转越快。“咕隆隆,咕隆隆!”好多好多雪白的面粉磨出来了!
白白的面粉变成了白白的大馍馍,脆脆的饼干,还有又香又甜的面包……小蚂蚁们吃得真香啊,点心里还有一股花儿的甜味儿呢!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并以语言、体态、表情等积极肯定每个幼儿独特的表现和创造。活动还整合了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和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如提供给幼儿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等。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绘本故事,体验故事的趣味性,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3.在生活中知道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
活动准备:
1.绘本幻灯片。
2.图片、字卡。
活动过程:
一、以“魔法”引出话题。
1.师:孩子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巴拉巴拉小魔仙》?他们手里都有一个?(魔法棒)他们都有魔法,对不对?那什么叫魔法呀?什么样的人才是属于有魔法的人?
2.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名字叫?对,很明显它就是那只魔法小猪,骑在它身上的是个女孩子,她叫萝萝,这只魔法小猪会什么魔法呢?它和女孩萝萝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封面。
二、分段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
1.师:如果你是萝萝,一觉醒来看到一只小猪在窗前,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用幻灯呈现第2-3页。
2.师:我们来看看萝萝会有什么反应。
教师用幻灯呈现第4-7页
师:小姑娘有没有像你们那么惊讶?她怎么说怎么做的?
他们会去哪,碰到些谁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3.教师幻灯呈现第8-11页,并讲述。
4.教师幻灯呈现第12-13页。(观察画面)
师:又碰到了谁?猜猜看小狗看到了小猪会说什么?它的梦想又会是什么?(鼓励幼儿结合前面小兔、小猫的说话方式来进行想象和表达)
5.教师幻灯呈现第14页。(观察画面)
这时,小猪怎么了?
教师小结:是呀,小猪太累了,已经累到趴下来完全走不动了,这时......
6.教师幻灯呈现第15-19页,教师讲述。
7.师:到这儿,魔法小猪和萝萝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她们的梦想分别是什么?
幼儿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贴图片和字卡。
小兔(图片)漂亮(字)
小猫(图片)富有(字)
小狗(图片)演奏家(字)
驴(图片)名人(字)
8.师:那直到现在,魔法小猪帮他们实现愿望了吗?你能看出来它是一只魔法小猪吗?
9.教师幻灯呈现第20-21页。
师:人们看到他们为什么都哈哈大笑?他们在笑什么?猜猜看人们又会说些什么?
10.教师幻灯呈现第22-29页,并讲述。
师:人们跟随小猪们进入到大剧院后发生了什么事?
11.教师幻灯呈现第30页。
师:这时我们发现小动物们和萝萝的梦想都实现了吗?
师:谁帮他们实现的?怎么实现的?
12.你觉得这只小猪真的有魔法吗?
三、说梦想。
1.师:孩子们,和魔法猪说说你的梦想吧,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师小结: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不管魔法猪是否真的有魔法,是否真的能帮我们实现梦想,但只要你有一颗坚定的心,就像萝萝他们,朝着你的梦想一直走下去,老师相信,你的梦想终会实现的!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2.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述、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3.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事先让幼儿了解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小兔画面)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小兔子)它的名字叫小小。它呀有一个很大的本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开始部分。
1.幼儿观看多媒体。
2.提问:它有什么本领?
3.理解预知未来:现在就知道以后要发生什么事情。
4.教师小节:你想想看,小兔会预知到未来什么事情呢?
5.幼儿想象并讲述。
6.教师小结:你们想的都很好,故事里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欣赏多媒体(小兔掘井)。
1.幼儿欣赏故事。
2.提问:小小预知了什么事情呢?(河水发黑发臭)它预知小河水要发黑发臭,它做了什么呢?
(1) 小猫看见小兔在挖井它是怎么说的?(奇怪的声音)
(2) 小猪呢?
(3) 小兔怎么说的?
3.小动物都不相信小小,过了一个月河水果然发黑发臭了。
(1) 河水怎么会变黑变臭的呢?
(2) 怎样使河水不变脏呢?
4.你们的办法真多,小小能预知到河水发黑发臭,还预知到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仔细听。
三、幼儿欣赏多媒体(小兔搬家)
1.欣赏多媒体。
2.提问:
(1)小小还预知了什么事情呢?
(2)小小是怎么做的呢?
(3)小猫看见小兔在搬家它是怎么说的?小猪呢?小兔怎么说的?
(4)小小是怎么知道洪水会爆发的?
(5)那么树木被砍伐还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气候变热、土地沙漠化)7 你们真聪明,能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小小知识学的多,能够预知未来,小动物们都愿意和小小在一起了,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
三 、赏故事结尾。
1.幼儿欣赏第三段故事的前半段。
2.提问:
(1)大家都叫小小什么?虎大王它怎么了?
(2)小小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呢?它想了什么办法呢?幼儿互相讨论。(有或没有,幼儿讲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是小小,你有没有办法不让虎大王杀掉呢?)
3.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
4.幼儿欣赏故事后半段,学习虎大王与小小的对话。
小小到底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呢?我们再来听听故事。
5.提问:
(1)小小有没有被虎大王杀掉?
(2) 虎大王是怎样问小小的?
(3) 小小是怎样回答的?
(4) 当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这时候虎大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5) 开始虎大王很生气,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生气、很响)后来虎大王知道自己的死期了心里怎样?(害怕)说话的声音又变成什么样了呢?谁来学学虎大王生气时说的话?谁来学学虎大王害怕时说的话?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1
设计意图:
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美丽的滨江城市,正因为它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美不胜收的旅游景点景色,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美和产生爱家乡的情感,本次活动,孩子在对家乡了解的基础上,用优美句子描述家乡的景色,也让孩子在夸家乡的活动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景和名胜,尝试用几句话夸家乡的美景和名胜。
2.尝试创编儿歌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3.感受家乡的美,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PPT(家乡美景的图片等)、圆舞板一块。
2.幼儿事先熟悉和游玩过若干的景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
2.出示PPT(及白马标志),
3.你喜欢吗?为什么?
4.小结:对了,我们的家乡,是一个滨江城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我们作为一个xx人感到特别骄傲。今天我们就向我们的老师和朋友一起来夸一夸我们的家乡。
二、了解家乡的景点,用一句话来形容其特点
你知道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四眼井、岳王庙、步行街、牧城公园、孤山等等)
岳王庙:是为了纪念岳飞而建造的,岳飞忠心报国,为了赶走金兵而努力抗战。
孤山:是唯一的一座山,每年三月三,我们xx人都会去爬孤山,烧香祈福。俗话说“三月三,上孤山”
四眼井:四口井在一起。
牧城公园:新建的一座公园,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座公园,它临江而建,不但可以欣赏到公园的美景,还可以到长江边看轮船、捉蟛蜞。
步行街:是个商业街,可以逛街、购物、吃饭,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三、学习儿歌
我们的家乡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四眼井、岳王庙、步行街、牧城公园、孤山等等,老师把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夸家乡》。
1.教师配合响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夸家乡》。提问:老师在朗诵儿歌的时候与往常有什么不同?感觉怎么样?
2.学习儿歌的韵律。(夸、夸、夸家乡,我的家乡在…)
3.有节奏的学念儿歌。说说你喜欢儿歌中的哪一句?
4.幼儿结合响板朗诵儿歌。
四、创编儿歌
美景实在太多,五天呀实在是逛不够,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带客人去哪里玩,把它编入儿歌。(魁星阁、钟楼广场、马洲公园、上海城、江阴大桥、江心洲、西来植物园等)
延伸活动:
绘画《我的家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我们的家乡为主线,首先由幼儿介绍美景,教师再由此引出儿歌。由于幼儿在活动前就游玩过一些景点,对景点比较了解,还搜集了有关一些图片、照片,布置了爱家乡的主题墙,为活动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学习儿歌时,教师使用了快板配合朗诵,朗朗上口的儿歌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说说、拍拍的过程中,学会儿歌,了解,使活动推向了。
附:儿歌《夸家乡》
夸,夸,夸家乡,
我们的家乡在,
美景名胜数不清,
让我带您去逛一逛!
星期一,我们去逛步行街,
星期二,我们去逛岳王庙,
星期三,我们去逛孤山,
星期四,我们去逛四眼井,
星期五,我们去逛牧城公园。
美景数不清,
数不清!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贴磁式儿歌图谱,唐老鸭演员。
2、健身操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他是谁?”(教师故作神秘状)
唐:“嘎嘎嘎,小朋友们好啊!”
师“呦,是唐老鸭啊。唐老鸭,很久没见,你怎么长的这么胖啊?瞧瞧你这个大肚子。
唐:“嘿嘿,自从我住进迪斯尼,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运动,结果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显示出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师:“唐老鸭,这样可不好,肥胖有很多坏处呢?你不相信就问问小朋友们,谁快来告诉唐老鸭肥胖有哪些坏处?”(幼儿讲述变胖了以后的各种不利之处,也可询问几个肥胖型幼儿,让他们谈谈切身体会。)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不错,唐老鸭,肥胖还会导致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而且还影响外型美观呢!
唐:“我原来身材多好啊,呜~~~,可现在……我可怎么办啊?
师:“别着急,别着急,小朋友可以帮你想办法!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帮助唐老鸭减肥吧。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肥呢?”(幼儿讲述各种减肥的方法,教师注意要引导幼儿认识到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减肥)。
二、做健身操,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并能用动作表演,用语言表述。
师:“刚才小朋友的提议不错,老师觉得跳健身操是又方便又简单的方法,现在我们就和唐老鸭一起来跳健身操,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跳完以后,你要告诉大家你刚才用了身体的哪个部位,做了什么动作。”
跳完健身操提问:我们刚才做的健身操运用了身体上很多的部位,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吗?它可以做什么动作?要求幼儿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并用动作表演一下,教师可帮助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说一遍。(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每当幼儿说出的部位的名称,教师则在黑板上贴上该部位的图片。没有说到的,教师一一进行补充,并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儿歌。
师:儿歌图谱制作好了,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和唐老鸭一起来看着图谱听老师朗诵这首健身儿歌。
四、 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二次。
1、我们老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诵儿歌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看着图谱念儿歌并表演。
2、唐老鸭:“这首图谱儿歌太棒了,我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再来跳一次,你们愿意吗?”
师:“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听着音乐来表演这首儿歌,好吗?”(根据幼儿掌握情况可再增加一遍)
五、了解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提问:我们刚才跳了健身操,你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对,出了很多的汗,这些汗水能把我们身体里的毒素清除干净呢。所以,不光是胖的人需要运动,瘦的人也要多运动,这样才能让体格更健壮,当然,运动也不能过量,运动过后要及时的喝水,多吃蔬菜,合理饮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师:“小朋友你们猜,唐老鸭今天和我们一起跳了健身操,还学会了健身儿歌,你们说如果它坚持运动,减肥会成功吗?那我们一起鼓励鼓励它,说:你会成功的。”
唐:“谢谢小朋友们,我要赶紧回到迪斯尼告诉它的其它肥胖朋友们,只有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不过我还想和你们跳最后一次健身操。”
师;“好,那我们就邀请客人老师跟小朋友还有唐老鸭一起跳健身操。”
[附] 儿歌:大家来运动
颈部转一转,肩膀耸一耸;
手肘抬一抬,手臂来伸展;
手腕摇一摇,腰部扭一扭;
臀部撅一撅,膝盖弯一弯;
小腿踢一踢,脚踝转一转;
脚趾动一动,来个大跳跃。
大家来运动,身体更健康!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3
班语言活动 小蘑菇有朋友啦
教师:陈思
活动目的:1、学习故事《小蘑菇有朋友啦》,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小朋友。
2、丰富词汇:孤零零、高兴、伤心、朋友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头饰(蝴蝶、蜜蜂、蚂蚁、花、蘑菇)、词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拍手歌》组织幼儿坐好。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1、教师以KITTY猫身份出示,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HELLO,小朋友们好,我是谁呀?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礼物——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三、新授
1、教师操作课件,幼儿听故事一遍。“那今天我们来听听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但是在听故事之前我有要求,要求小朋友们听的时候认真的听,并且告诉我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都有谁?”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
2、出示挂图及卡片,边出示边讲故事。
“天气棒极了,森林里可热闹了……可是有一只蘑菇却(孤零零)的站在那里,这时爬来了一只小蚂蚁……”
提问:A.蘑菇看到小蚂蚁,小蜜蜂,小蝴蝶都对他们说了些什么?那他们同意了吗?小蚂蚁怎么说的?小蜜蜂和蝴蝶又怎么说?
B.过一会下雨了,蜜蜂和蝴蝶找花避雨,花同意了吗?花为什么不同意?
C.小蘑菇是怎么对蜜蜂和蝴蝶说的?那蚂蚁呢?
3、引出词汇
“嘘!蘑菇宝宝有小秘密要告诉小朋友,想不想听?可是这些秘密都藏在这几个问题里,小朋友有没有信心揭开这些秘密?”当幼儿回答对问题里的词汇后就出示词卡教幼儿理解,读。
提问:A.小朋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家人会觉得怎样?那小蘑菇呢?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觉得孤零零?(引出孤零零)
B.小朋友你家里有没有养小动物?那如果家里的小动物生病了你会怎样?(伤心)
C.当你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你会觉得心里怎样?(高兴)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给我们一起分享?
D.你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朋友)
4、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学习小蘑菇。
5、课中操
6、情景表演
“今天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也来变个魔术送给小朋友们一些礼物,看我魔术变变变!哇,这么漂亮的礼物小朋友们快戴上。”
幼儿戴头饰根据故事内容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找朋友结束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的由来;
2.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3.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的经验,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美味的食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幻灯片飞入一张粽子图片】教师:对!这美味的食品就是粽子。
二、活动过程
1.介绍粽子的不同口味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是粽子,那肯定都吃过粽子的,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吗?请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有的人喜欢吃甜甜的粽子,糯米里裹着蜜枣、豆沙、葡萄干,还有的人和老师一样喜欢吃香香的肉粽子,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粽子里有没有你们想要吃的呢?【幻灯片旋转插入,聚光灯功能逐一呈现图上四张小图】(为幼儿展示剥开的各种口味的粽子,加强幼儿对粽子内部的细节感受)请幼儿回答。
2.介绍粽子的不同形状
教师:粽子的口味是各种各样,粽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我们再来一起来找一找,你吃过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呢?【百叶窗插入一张图片,聚光逐一呈现四张小图片】为幼儿介绍粽子包裹的不同形状。
3.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的由来
粽子的口味和形状都不一样,那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都在一年中的什么节日来吃粽子呢?来一起看个短片了解一下吧!【PPT链接插入DVD视频《屈原的故事》】观看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看完了短片,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粽子一开始是装在什么里面的?幼儿回答。教师:在短片里,我们听到端午节里还要干什么呢?幼儿回答。在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当有幼儿回答出在门上挂艾草菖蒲,【幻灯片点击出一张大门的图片,老师就请这位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点击鼠标在大门上挂上艾草菖蒲】,当有幼儿回答出在脖子上挂香囊时【幻灯片飞入一张女幼儿图片,请这位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点击鼠标,为图片上幼儿挂上香囊】,当有幼儿回答出在额头上画“王”字时,【幻灯片插入一张男孩图片,请这位幼儿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点击鼠标为小男孩画上“王”字】
4.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看得非常仔细,小眼睛亮亮的,听得非常的认真,耳朵灵灵的,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习俗吧!【PPT链接插入DVD视频《端午习俗》,丰富幼儿知识面,强化幼儿记忆】
5.学习儿歌《端午习俗》
端午节里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端午节里还可以划龙舟、挂香囊,端午节里还有好听的儿歌呢。来吧,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学一学,跟着念一念。【PPT链接插入DVD视频儿歌《端午习俗》】幼儿跟学。
三、结束活动
关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说诗歌。
2、学习词汇:香甜、清凉、欣慰。
3、结合“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理解“妈妈的心可真大”,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母爱。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小朋友,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她有这么一颗心,这颗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装下一个孩子,装下这个孩子所有的快乐、伤心。等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这颗心,还是能把孩子装下。猜猜看,谁会有这样一颗心?(妈妈)妈妈的心为什么可以装下这么多呢?
二、教师示范朗诵诗歌第一遍。
提问:
1、你还记得诗歌的名字吗?
2、妈妈的心大吗?诗歌里怎么说的?妈妈的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谁呢?
三、结合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当我饿的时候,妈妈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图片
2、当我热的时候,妈妈做了些什么?
3、当我冷的时候呢?
4、生病的时候呢?
5、当我长大了懂事的时候呢?
6、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诗歌里说“妈妈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装下”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总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边,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孩子,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说妈妈的心可真大。
学习朗诵诗歌:
让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讨论:
1.这首诗歌要怎样朗诵才好听呢?
2、看课件跟诵一遍。
3、幼儿跟课件尝试自己朗诵一遍。
五、话题扩展:我的好妈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心中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但她们却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吧!
2、妈妈这样关心爱护孩子,那孩子应该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3、师生共同小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做最让妈妈骄傲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