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2023-08-19

小学生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2.通过结合 “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2)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3)20__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

  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

  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6)、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小学生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 2、学会在山体滑坡时的自护逃生本领。

  过程与方法:1、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了解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疏散避难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造成山体滑坡的原因及遭遇山体滑坡时的自护逃生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疏散避难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本地或本市其他地区山体滑坡事件的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山体滑坡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观看教师出示的山体滑坡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2、阅读课本P11页“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引起山体滑坡的原因方面的资料。

  4、完成课本P13页“火眼金睛”中识别山体滑坡因素的部分。

  二、了解山体滑坡的有关知识

  1、学习课本P12 页“智慧加油站”中相关的内容。

  2、小组讨论识别、应对和预防山体滑坡的各种方法。

  三、考察当地山坡环境并分析预防山体滑坡的措施

  1、补充完整课本P13页“火眼金睛”中的考察内容。

  2、针对可能引起山体滑坡的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践操作

  1、查阅资料,了解避难场所、疏散路线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2、收集当地的医疗电话及山体滑坡时需要的防灾用品等信息。

  3、制作疏散避难图。

  五、拓展空间

  1、水土流失实验。

  2、了解山区崩塌的有关知识。

  六、总结与交流

  1、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认识与了解。

  (1)地震灾害:

  (2)泥石流灾害:

  (3)山体滑坡:

  2、结合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同学们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准备。

小学生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总结:

  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 :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同学们了解了台风、雷击、洪涝危害性以后,继续了解这些灾害形成的原因,同学们分组讨论10分钟,每组一个代表发表意见,老师进行归纳: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气,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定常条件,使台风有充分的、时间积蓄能量,酝酿出台风。所以一般说来,沿海地方较多发生台风。

  2、雷电是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开腔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风的影响。由于进来夏季风的势力比较弱、 大陆气团的势力强 ,所以最近夏季风始终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南涝北旱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预防措施

  思考:

  (1)当台风到来时,你如何躲避?

  (2)当你走在大路上时,天空下起暴雨,并雷鸣闪电,你如何躲避雷击?

  (3)当发生洪水时,如何自救?

  (学生发表意见、老师归纳)

  1、如何防范台风和洪涝:

  (1)在台风来临前,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千万不要在危旧住房、工棚、临时建筑(如围墙等)、在建工程、游乐设施、各类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地方逗留。

  (3)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伤砸死事故,阳台、屋顶上的'花盆、屋顶杂物,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筑材料等容易被风吹落造成伤亡,因此这些物资要及时转移。

  (4)暴雨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一旦发生险情,可能受影响我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当遇到危险应及时地把有关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2、如何防范雷击:

  (1)不能停留在建筑物的楼(屋)面上。

  (2)要注意关闭门窗。

  (3)不宜使用花洒冲凉。

  (4)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

  (5)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没有防雷装臵的低矮建(构)筑物。

  (6)不宜躲在大树底下。

  (7)不宜在旷野高举物体。

  (8)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工作、玩耍。

  (9)不宜快开摩托车和骑自行车。

  (10)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11)雷雨天停打手机。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了台风、雷击以及洪涝等灾害的危害性、以及这些灾害形成的原因,并特别说明了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意外情况时,如何预防。因此在这里我们总结以下几条经验:第一,当遇到这些突发情况时,首先是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第二,遇到这些突发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老师和学校。第三,学校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在学校进行不断的巡视,若发现突发情况,应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第四,发现有人员受伤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护或拨打120送往医院。更需要强调的: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同学们如果在平时多学习一些安全知识,多重视安全教育,从我做起,做到安全意识在我心,这样我们的校园将会更文明、更和谐、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