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地、多、笑、快、长、雨、过、欢”八个生字,认识“就、许”等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春天里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学习重点: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春天里,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读16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一节。
3、学写“地、多、笑、快”
4、初步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节。
学习难点:
初步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如入。
你们喜欢玩滑滑梯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除了我们喜欢玩滑滑梯,还有谁喜欢玩滑滑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滑滑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自然段。
2、四人小组学习生字。
3、检查读音。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带读。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评读。
三、学习第一段。
1、师范读课文,问:说说你的感受?
2、指名回答。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指名回答。
5、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
2、注意观察字的摆位,笔顺。
3、全班交流。
4、师范写。
5、生描红。
五、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学习课文2—5段,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在春天里,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学习难点:
感受滑滑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一起来看看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二、学习2—5段。
1、自由读第2段,思考:谁喜欢滑滑梯?
2、指名生答。
3、理解长句:
“春天来的时候……的梯子”
(这里“梯子”指什么?)
“阳光们你挤我……滑下来”
(指名读、评读、分组读)
4、指导朗读。
5、用同样的方法学3、4段。
6、全班交流。
三、讨论、交流。
在春天里,还有谁喜欢滑滑梯?
四、尝试背诵。
五、学习生字。
1、读、组词。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
4、生描红。
六、课堂练习。
快乐的梯子
长长的天空
蓝蓝的笑脸
明亮的灯光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比、尾、巴”等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教学重点;读好书中问句是教学难点.
学习方法:
预习提示→了解课文内容→自主、合作、探究→集体交流、讨论→朗读品味→反馈、检测
学习准备:
1、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2、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3、认读生字的相关课件.(生字卡片也可以)
预学案:
一、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预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布置学生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
三、准备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
2、学习第1自然段,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多样句式的生动表达.
课堂环节
导案学案
我的想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以“动物王国要举行比赛”为题谈话导入,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注意“尾巴”的轻音读法.
(从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出发,先让学生试读、领读,然后教师再重点指导轻声的读法.)
3、释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认识“比尾巴”
5给“比”找朋友,看谁找的又多又好?
6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划出生字.要求:读正确.
2、同座互相练读,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4个小伙伴合作读,尝试互相评价,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3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边读边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
5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教师不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
四、随文识字,感情朗读.(25分钟)
1、认读理解带动物名称的生字.
2、认读理解“短”、“扁”、“最”.
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教师重点范读指导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
在问句的指导中,教师帮助学生比较各种动物尾巴,顺势理解“最”的意思.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
(1)逐一出示生字“猴”、“松鼠”、“公”、“鸭”,看拼音读准字音.
(2)不带拼音,学生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3)把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图上,指名领读.
(4)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用多种方式认读新词.
4、(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3)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五、检测、反馈.(5分钟)
1、课文中用不同的说法来表示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我们来填一填:
2、拓展练习:我们也来说说动物的尾巴特点.
1的尾巴长,的尾巴短,的尾巴像一把伞,的尾巴弯,的尾巴扁,的尾巴最好看.
2、狗的尾巴像,小鱼的尾巴像.
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5分钟)
(多给学生展示、评价的机会,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1、师生、生生引读、对读.
2、同座拍手读.
3、加上动作表演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小组内评读、推荐读
6、开展“比尾巴”表演赛(背诵)
七、挖掘课外资源,拓展运用.(7分钟)
1、贴画,说尾巴.
2、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充分展示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有能力的学生还可模仿书上的句子也编几句小儿歌.
4、课外建议:
(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请爸爸妈妈帮忙继续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交流. 1结合书后“读读画画”让学生贴(指名贴)、画(全班学生在书上画).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说说它们尾巴的特点.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会认7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通过看图说话,了解影子的特点.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斜钩"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一,谈话导入
猜谜语.
你在前,它在后,你在左,它在右;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
谜底:影子
2.同学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影子》,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板题:影子(这三撇就像影子)
二,指导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呢太阳在他前面的时候,他后面出现了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思考:这幅图和刚才那幅图哪儿不一样
3,过渡:影子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听朗读课文录音.
3.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出示生字表,想办法记住.
四,朗读课文,了解影子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想想:太阳在前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方向板书:前后
(2)在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前边)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影子的位置.
(5)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为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7)试背第一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太阳在左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说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汇报学习情况.板书:左右
(4)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5)试背第二段.
4.朗读全文,说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5.练习背诵全文.
①自由背. ②同桌互背. ③指名背诵.
五,除了在太阳底下能出现影子,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影子手电筒演示;太阳照树录象.
六,探究活动
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谁.
请你和家长一起量一量你家房屋早上,中午和傍晚在地面投影的长度.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解课题的意思。
2、学习、理解第1、7自然段,教学生字:铁、棒、磨、针、诗、困。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针、铁棒。问:这是什么?说说针和铁棒的样子。
2、问: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3、揭示课题2铁棒磨成针读题,题目里的生字想个办法记住它。
教学:铁:金字旁,为什么用金字旁?与“秩”比较。
棒:书空右边的“奉”,组词。与“捧“比较。
磨:半包围结构,广字旁,书空。
针:与“叶”比较,为什么也是金字旁?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铁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针呢?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课文共有几段?讲了谁,什么时候的故事?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
正音:诗、更、决、此
3、卡片认读字词。
4、训练朗读句子a、能!一定能!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
b、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决心,肯下苦功夫。
5、说说课文讲了李白小时侯的什么故事。
三、学习第1段。
1、看文中插图,图中的少年是谁?找到书上写李白的一段读一读。
2、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学习后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理解“大诗人、唐朝”了解多音字“朝”的不同读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许多的诗人,李白就是其中以为的诗人。“诗人”是指专门写诗,并有一定成就的人。为什么用个“大”呢?
教学:唐:半包围结构,书空里面的笔顺。共10画。
诗: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与“持、等”比较。
指名读第二句。问:这里的“他”是指谁?“读书进步不快”指什么?文书们李白读书进步不快?理解“贪玩、困难。”
教学:困,用“捆”来记。[你在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对待的?
4、读第1自然段。小结:李白小时侯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孩子。他后来改正了吗?你是从哪一段知道的?
这部分可以放到第二课时去
四、学习第7段。
1、齐读第7段,李白怎么会成为有名的大诗人?他回怎么刻苦学习?
2、认读“从此”,李白是从什么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学习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作业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指导“棒、磨、诗”,然后学生抄写生字。
2、自由读课文。(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