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区分立方体和几何形教案

2023-08-18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立方体和几何形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过程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态度和价值观]:

  4、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锐角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三角形学具、活动表、三角尺。

  学生方面的准备:

  1、对角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和三角形有初步认识。

  2、三角形学具、活动表、三角尺。

  教学过程:

  引入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角,我们一起欣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它们都有三个角,今天来根据角来研究今天的新课。

  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角形角的特征

  (呈现1号一个锐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角怎么样啊?(都是锐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眼睛看)

  那么2号三角形呢?3号呢?

  这个角你能看出来吗?(不能,怎么办?)对了,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量一量。

  你们照我这样的方法,看看下面三角形各个角的特点。(学习单一)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二)观察发现,呈现集合圈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有直角、有的三角形有钝角。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你能根据这个角分分类吗?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媒体呈现)

  所以我们把三角形分成这样的三类。(贴黑板)像这样的三角形还有很多,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

  生:直角三角形。(贴)

  师:什么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生:钝角三角形?(贴)

  师:什么叫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生:锐角三角形(贴)

  师:怎么解释呢?

  生: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师:对吗?我们来看这张表格。

  师:无论什么三角形都有2个锐角,所以有1个角是锐角当然不行啦)那要几个角是锐角,才能叫做是锐角三角形呢?(3个)

  (三)小结

  师:小朋友,我们每个人手上也有一个三角形,请你说一说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刚刚我们不仅认识了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而且我们也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板书)

  巩固练习

  1、教材P57试一试分一分。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知道了三角形分类的方法,你们会分类了吗?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分一分,教材P57上面试一试。

  2、猜三角形

  露出一个直角,猜三角形。

  露出一个钝角,猜三角形。

  露出一个锐角,猜三角形。

  师:露出一个直角,这是什么三角形呢?

  师:露出一个钝角,这是什么三角形呢?

  师:现在呢?(小组讨论)

  小结:我们知道了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有1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判断

  (1)小胖说: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小丁丁说:有一个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展开讨论:(用概念判断)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就是_锐角三角形_.

  4、画一画。(学习单3)

  (1)在下图中,用直尺画一条线段,把它们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2)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最后我们跟三角形朋友告别。快速说说这是什么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立方体和几何形教案 篇2

  目的:

  1、使幼儿熟练掌握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特征。

  2、初步理解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2、与这些几何体的面相同大小的平面图形若干。

  3、十字形硬纸片若干,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平面几何图形与几何体的不同。

  1、出示一块正方形积木和一张正方形的面一样大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其不同之处。

  师:这个是什么?(正方形)这个呢?(正方体)。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2、教师小结正方形与正方体不同之处。

  师:正方形只有一个面,它的长和宽一样长;而正方体有六个一样大的面,正方体除了长和宽外还有高。

  3、让幼儿用食指沿着正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长、宽、高的三条棱运动比划,使幼儿清楚长宽高具体指的是什么,学会以此辨别平面和立体。

  师:请小朋友们都来摸一摸正方形和正方体,感觉一下它们的长、宽、高。

  4、小结:正方体像正方形长高的样子。

  二、幼儿自由比较探索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

  1、师:请你们好好观察圆形和圆柱体,长方形和长方体,看看它们到底有哪里不一样。

  2、请个别幼儿说说比较后的想法。

  3、小结:圆柱体很像圆形长高的样子而长方体像长的很高的样子。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一组:一张长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圆形纸粘成圆柱体

  2、二组:把十字形硬纸片涂上六种不同颜色并粘成一个正方体3、三组:作业单练习。

  4、总结:立方体上包括许多平面,很多平面可以组成立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立方体和几何形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56—58页

  二、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2)》是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用本)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已呈现过有关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按角分类等相关内容。本内容的学习是在这些知识基础上对三角形的又一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三角形的分类(2)》的学习分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二年级的知识学习,已经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的大小进行分类,这些基础知识将成为他们继续深入学习本节课的重要铺垫。今天这节课通过动手搭一搭三角形的具体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熟悉的,是有基础的。但是,三角形按边分到底分几类,如何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链接知识点之间的“裂痕”,是这节课上我要积极思考与探索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边对三角形分类,初步了解三类三角形边的基本特征,会判断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知道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名称,能判断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3.对比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以及三角形按边分类的集合圈。

  4.在探究三角形过程中,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和认识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难点:能根据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将三角形进行第二种数学逻辑分类即“包含套装型”分类,并总结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学准备:彩色棒、PPT课件、白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渗透分类思想

  1.根据出示的图形进行分类。思考:你用的是什么分类标准。

  2.关于长方形: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一、能解释清楚什么是“特殊”。

  3.回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4.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2)——按边分)

  (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

  1.游戏:搭三角形

  2.小组合作一:三角形按边分(时间2分钟)

  二、要求:

  (1)小组合作,将搭好的三角形按边的特点分类。

  (2)组内说一说分类标准。

  (3)将分类结果呈现在白板上。

  3.归纳特征,引出概念

  归纳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命名。

  4.小组合作二: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时间3分钟)

  三、要求:

  (1)自学书本P58,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2)组内一人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指一指角和边,其余学生说一说名称。

  5.全班汇报交流。

  6.了解等边三角形的知识。

  7.探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1)同桌讨论:说说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2)动手操作:将等腰三角形换一条边变成等边三角形。

  (3)交流讨论结果。

  (4)动画演示,验证结论。

  (5)小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8.用集合圈表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联系。

  四、融会贯通,深化理解

  1.说一说: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2.填一填:根据要求选图形(将编号填在横线上)。

  3.选一选:

  (1)右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处应填

  A.4cm B.5cm C.6cm

  (2)右图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处应填

  A.3cm B.5cm C.4cm

  五、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世界著名斜拉桥、天津抗震纪念碑、房屋屋顶、三角形的房子、埃及金字塔、三角形旋转楼梯、三角形墙面、圣诞树形状、学校的屋顶

  六、布置作业

  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立方体和几何形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2、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流程】

  ㈠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㈡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㈢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㈣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㈤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调查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调查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