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点小班语言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摇、拔。
3、启发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象。
2、录音机、磁带、可操作性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雨)
2、请幼儿欣赏儿歌《小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叫什么?
噢,小雨点落下来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哪里了?
3、出示可操作性图片,请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怎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怎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哪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4、学习儿歌。
(1)引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2)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仿编儿歌。
师:小雨点除了会落在花园、鱼池和田野里,它们还会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看。
(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小雨点,沙沙沙,落在哪里呀?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3)请想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怎么样呢?
引导幼儿大胆、合乎逻辑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b请幼儿个别说。
(4)引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组成新的诗歌内容。
6、教师
幼儿编诗歌的表现,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编。
小雨点小班语言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
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小雨点小班语言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一、在理解儿歌内容的根基内幕上,能吐字明白较着有豪情地朗诵儿歌。
二、理解动词:张、摇、拔。
三、开导幼儿察瞅事物的癖好,生老少儿头脑力以及开端的逻辑推理本领。
准备
一、有目的地向导幼儿察瞅自然情形形象形象。
二、录音机、磁带、可行使性图片一幅。
过程
一、猜谜语,激起幼儿癖好。教师说千条线、万条线,掉落在水里瞅不见。(雨)
二、请幼儿鉴赏儿歌《细雨点》(放录音)。
提问:
儿歌的名称鸣什么?
噢,细雨点落下来了,咱们会听到什么呀?
它们都落到那里了?
三、出示可行使性图片,工作报告请幼儿再次鉴赏儿歌。
提问:
花园里有谁?花儿若何如何样了?(理解动词:张)
谁在鱼池里?鱼儿若何如何样了?(理解动词:摇)
苗儿在那里?它在干什么?(理解动词:拔)
四、入修儿歌。
(1)向导幼儿完全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明白较着、有豪情地朗诵。
(2)分袂以团体、小组形式违诵儿歌。
五、仿编儿歌。
师:细雨点除会落在花园、鱼池以及旷野里,它们还会落在那里呢?让咱们一块儿来瞅瞅。
(1)揭开公园图片,提问:细雨点,沙沙沙,落在那里呀?谁会怎么呢?
(2)揭开森林图片,提问:细雨点,沙沙沙,落在那里呀?谁会怎么呢?
向导幼儿园用儿歌里的句式说话。
(3)请想想细雨点还会落在那里呢?谁会怎么呢?
向导幼儿斗胆勇敢、合乎逻辑地想象。
a让幼儿自由说。
b请幼儿个别说。
(4)向导幼儿将新编的诗句形成新的诗歌内容。
六、教师
幼儿编诗歌的默示,鼓舞激励幼儿归家后接连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