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范文

2023-08-13

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范文 篇1

  课时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会正确书写。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第一段,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句子训练。

  重点:

  1、学会11个生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生字:整、奔、器

  2、会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一个停电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说话

  2、说说发电的方法

  3、揭示课题

  二、讨论学习方法

  1、小朋友,你们想怎样学这篇课文?

  2、讨论学生字的方法,教师归纳板书。

  三、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反馈

  你能选出你认为最难的字来教教大家吗?

  字音难点:整、应、奔

  字形难点;整、奔、器、建

  你能把这么多的生字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四、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反馈,指名读各段课文

  3、你们想学会些什么?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4、读课文,在课文中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可以一个人自学,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找好朋友商量。

  可以选择一个问题,也可以选择两个问题

  5、反馈

  6、小结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要专心听,比一比,谁听懂得多?

  2、汇报,听懂了什么?

  3、比较句子

  浪娃娃多。

  浪娃娃多得数也数不清。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第二句话。

  4、质疑。

  5、指导朗读第一段。

  六、练习

  照样子写话。(题略)

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范文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安排:

  一、揭题解题。

  1.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

  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

  2.读字卡片: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的,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话,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3)指导读第一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练习读。

  ③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④指名读。

  (4)指导读第二段,电脑出示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读出问话的语气。

  ②请大家看图回答,语调要读得平缓,肯定。

  ③同桌同学对读,一人问,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长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短

  ⑥让学生知道“长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词。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好像”一词是怎样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些相似。)板书:像一把伞。

  (5)背诵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学读第一、二段的问答句。

  ②指名一组同学对读,学生评读。

  ③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④同桌背,指名背诵。

  3.学习第三、四段。

  (1)自己出声读读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段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公鸡图、鸭子图、孔雀图)同桌同学一问一答。

  (3)请一组同学一问一答,其他同学评读。

  (4)看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弯,扁,好看

  (5)师问:鸭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鸭子尾巴的形状是扁的。)

  (6)自己看板书练习背诵。

  (7)同桌互背。

  4.练习背诵全文。

  (1)同桌同学互背,一人背问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换背。

  (2)请一组同学对背。

  5.说说这6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电脑先出示没有尾巴的6种小动物,然后在图下出示6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拖动电脑鼠标,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