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教案

2023-08-13

沉香救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沉香的脚步,看他是怎样救出自己的妈妈的?(齐读课题)

  2、出示拼音默写词语 :拜别  遥远  不在乎  孝心 打败  救  日思夜想 

  3、出示正确词语,齐读词语两遍。

  4、动脑筋,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指名一学生说:沉香拜别了师父,向遥远的华山奔去,一路上,他不在乎任何艰难险阻,他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他打败了二郎神,救出了日思夜想的母亲。))

  二、 学习课文:

  1、过渡:练习武功,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这一练,就是七年!

  2、学习第一段

  (1)、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一小节,用眼睛读,用心去感受!

  (2)、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强调自己的感受)

  (3)、解词:救母心切 “心切”心情很着急,很急切,恨不得马上去的意思

  (4)、你从哪里看到沉香心切啊? 抓住“奔”字体会,让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5)、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的小沉香,你的脚步为何如此匆匆?

  (6)、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于是,漫长的七年苦练他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于是,漫长的七年在他的眼中只是"转眼间"!(指名读词)于是,他拜别了师傅,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着千里之外的华山奔去!!

  3、学习第二、三、四节

  (a)、谁来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奔赴华山的路是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生回答:不是,非常辛苦 )相机问:辛苦在哪儿?

  (b)、交流,出示句子

  a:出示1:“一路上,沉香不知道翻过了多少座山,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1)、看,这时一座高山,(简笔画)要想翻过去容易吗?那你知道沉香翻了多少座高山?是一座吗?两座吗?还是……(许许多多)

  (2) 、你们看,这就是深涧(简笔画),要想跨越这道深涧,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像这样的深涧沉香他跨过了多少?是一道,两道,还是……把你的感受送进朗读里.指名读(语速慢,突出多少)齐读句子.

  (3)、读到这里,你想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沉香的艰难行程?(相机补充成语:跋山涉水 )

  (4)、你们已经读懂了沉香,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b:(1)、漫漫长路中,沉香跋山涉水,但更大的困难等着它.谁说?

  (2)、出示2: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指名读

  (3)、沉香是如何得到野果的呢?(采)又是如何喝到泉水的呢?(捧)沉香吃得多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齐读:几只几口)野果山泉能使沉香吃饱喝足吗?可是,有时,在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吃的,喝的,那时的沉香只好(饿着肚子)用前面学过的一个成语就叫——(补充成语,餐风饮露)可怜的沉香!齐读这句话!

  c:(1)、不仅如此,沉香走呀走呀,脚上-------(引读)

  (2)、出示句子3:a.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

  (3)、脚上怎么会有血泡的?疼吗?身上怎么会有血痕的?疼吗?

  (4)、听老师来读一遍,“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学生说出老师的错误,老师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个、一道道表示多的意思。)

  (5)、读书时要好好体会,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划一划吗?(学生动手在书上划)

  d:(1) 、沉香在路上遇到的困难吃过的苦远不止此,小朋友想象一下,沉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同桌说说。指名说

  (2)、可以说沉香吃尽了——千辛万苦

  (3)、对于这一切,沉香是什么态度?(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读第二小节。

  4、学习第3小节

  是什么让沉香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一点儿也不在乎呢?(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爱)是呀,对妈妈,对父母,对长辈的爱就是孝心,是孝心让沉香苦练武艺,是孝心让沉香不怕千辛万苦,是孝心让沉香日夜兼程。(板书:孝心)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老师、同学,还感动了仙人 .引读第3小节

  5、学习第4小节

  (1)、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的沉香心情如何?自己读第4小节.

  (2)、交流(无比激动)你能读出他此刻的心情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双目圆睁,手拿神斧,心潮澎湃,他的胸中似有千言万语,你是否读懂了他的心?那你就深情地替他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句话。

  (3)、纵然华山高耸入云,怎奈何他救母心切呀,于是,他举起--------------(引读句子)

  (4)、就让我们感受一下这惊心动魄的一刻吧!(播放录音)

  (5)沉香终于见到了妈妈!我们真为他高兴!一起读最后一句!

  (6)、 是啊,受苦多日的母亲重见天日,分别多年的母子终于见面了

  出示图片,配乐《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他们会说些什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

  沉香会对母亲说什么?妈妈呢?(学生做沉香,老师做母亲应答)

  妈妈,我好想你啊?                  孩子,妈妈也想你啊!

  妈妈,我再也不用日思夜想了!        是啊,终于见面了!

  妈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多孝顺的孩子啊,孩子,你也受苦了,你一路上不知吃了多少苦

  妈妈,我盼你好长时间了!            我也是啊!

  妈妈,我劈开华山伤着你了吗?        没有关系,我没事。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有一身武艺,能劈开华山啊?

  妈妈,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永远在一起!

  师:多动人的画面!多温馨的团聚啊!!

  (7)、让我们怀着心中的那份感动来读读这一小节.只要你觉得你的方式可以表现你的感动你就这样读.

  三、结束.

  1、播放歌曲:爱就一个字

  2、黑板上老师只写了一个字,爱  读!但这一个字却有千斤重!读了这个故事,老师相信你们对爱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了.指名说!

  3、作业:同学们,这个爱的故事流传了好多年,老师的父辈读过,老师小小时侯也看过,你们今天正在读着,我相信你们将来的孩子还会读下去,一代代传扬下去.就让我们当一回爱的使者,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至世界每个角落。

  板书:

  沉香救母(二)

  孝心

  爱

沉香救母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

  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 眼泪 气愤 心狠手辣

  武艺 默默 累得 力量 善良 腰酸背疼 增添 寒冬腊月

  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愤、默” 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读词语

  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

  二、新授

  1、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出示:沉香妈妈在哪里?

  他把妈妈救出来容易吗?

  为了救母亲,他是怎么做的?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哪小节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3、学生自读课文。

  4、相互交流讨论。

  5、教学第1~2自然段。

  (1) 这两节的内容能解决第1个问题。

  (2) 自读第1~2自然段,说一说答案。

  (3) 爸爸为什么先叹气,后来才讲呢?

  (4 沉香为什么听后又难过又气愤?从中看出沉香怎样?

  (5) 请你读出沉香那难过又气愤的样子?

  6、教学第3自然段。

  (1)你们从第几自然段中能找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2、是对付不了他的。

  a.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b.两句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c.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

  d.有感情地齐读第1句。

  7、教学第4自然段。

  (1)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1) 沉香到底如何做的?(出示挂图)图上两个人在干什么?

  (2) 沉香怎样学艺的?

  (3) 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用“一……就……”造句。

  2、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默读的要领。

  2、指名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指导复述。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课文故事。

  2、利用板书或挂图进行复述。

  3、同座位互相复述。

  4、指名复述。

  三、课后练习4。

  1、读一读句子。

  2、用“一……就……”造句。

  四、课堂练习。

  (一)选词填空:

  用心 小心 关心

  1、李老师对同学们很( )。

  2、同学们在教室里( )地写作业。

  快乐 高兴 喜欢

  1、爸爸的病好了,今天就出院,我真( )。

  2、我最( )看童话故事。

  3、“六一”这一天,我们班开了庆祝会,度过了( )的节日。

  (二)把这个故事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沉香救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 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为了救自己的妈妈,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救母心切的沉香,好吗?(贴“沉香”图片),那么沉香究竟怎样去救母亲,又是否救出了母亲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板书:救母)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看看沉香是怎样解救母亲的?(指生答)

  板书默读,教给方法:默读是一种很常见的读书方法默读时嘴不出声,用眼睛看,用脑子想。

  2、交流:你觉得默读有哪些优点?

  3、 师:沉香告诉我,要读书首先要解决生字,现在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把预习时标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4、 同座互读课后生字,不会读的请教同座(互相帮一帮教一教)

  5、 师:都会读了吗?现在沉香可要来检查了,你们有信心读给他听吗?出示字、词认读(带音节的词指生当小老师领读)(出示字卡开火车读抢读)

  6、 师:把字、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通顺,并且标然段序号

  7、 分段指名读(指名你认为自己哪段最有把握读好就读哪段)

  师:课文读得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同沉香去救母好吗?

  (三)、精读课文:

  (一) 1-2自然段

  1、 自读,划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和句子找出后读一读,再小组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2、 交流汇报。(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相机指导:

  (1)“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A、“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着急的心情

  B、把“拜别”换成“告别”行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

  把沉香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2)看图,比较句子:

  a、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b、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几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几道深涧

  师: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3)比较句子

  a、脚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b、脚下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他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为什么不在乎?指导朗读

  想象说话:

  (3)沉香一路上还会碰到哪些困难?

  拓展思维:

  师:是啊|,为了救妈妈,沉香吃再多的苦也不在乎,你现在最想对沉香说什么?

  3、指导朗读:这样有孝心的沉香实在让人感动,你佩服他吗?能读好这一段吗?(自读、指读、齐读、比赛读)

  :沉香的孝心不但感动了我们,连仙人也被他深深感动了,仙人送他一把神斧,他终于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他即将跟他的妈妈见面了,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二) 3-4段

  1、自读3、4段体会沉香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高兴、幸福)。

  2、大声、自由读这一段,体验沉香的这种心情。

  3、选择你喜欢读的句子读听,说说你读这句话时的心情怎么样?

  4、看图想象:沉香终于要和妈妈团聚了,他和妈妈分别会说什么?

  (1)、同桌互相表演

  (2)、指名汇报表演

  (3)、师生合作表演

  5、指导朗读:我们都为这对母子的团聚感到高兴,带着这种心情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三) 全文、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故事,可分段讲,也可以分角色演,下节课交流。

沉香救母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宝莲灯》插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1—2段

  1、指读第1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2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妈妈的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3—5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句子一: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句子二: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4—5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 泪 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

  一,就。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教学反思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想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

沉香救母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组词读。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

  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

  饿了就……渴了就……脚上……手上……

  (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这些苦难,我们谁受得了,可沉香却——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在乎?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险, 能读好这段话吗?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妈妈,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个——孝顺的(有孝心)的孩子。齐读。

  3、引读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此刻,沉香心里会想些什么?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

  指导读好最后两句

  说话: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7)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作业

  1、抄词

  2、扩词

  果:野果、水果、果子、果然

  充:充分、充满、充足、画饼充饥

  3、填合适的词。

  ( )的华山 ( )的女神

  ( )的生活 ( )的武艺

沉香救母教案 篇6

  教学

  要求

  1.了解沉香救母的经过,体会沉香对母亲深深的爱。

  2.学会本课的生字和一个新部首。

  3.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沉香救母的经过,体会沉香对母亲深深的爱。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和一个新部首。

  3.复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句导读:“转眼间”进一步说明时间过得快。]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①去。

  段导读:沉香拜别了师傅,奔向华山。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②。

  段导读:沉香在救母途中历经艰险。

  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③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段导读:沉香得到仙人的帮助,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望着高耸④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里无比激动⑤。他举起神斧,奋力⑥向大山劈⑦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受苦多年的妈妈重见了天日。[句导读:沉香成功解救了妈妈。]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段导读:沉香劈开华山,救出了妈妈。

  字 词 导 读

  ①奔:急跑。

  ②在乎: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

  ③凶恶:(性情、行为或相貌等)凶狠恶毒、十分可怕。

  ④耸:高高地直立。

  ⑤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⑥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⑦劈: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

  投影,生字卡片。

  一 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在《沉香救母》这个故事的上半部分我们知道,沉香为了救母而苦练武艺。那他到底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妈妈呢?我们今天就接着往下学习。

  二 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1.老师出示本课的新词。

  救母心切 充饥 孝心 打败 凶恶 巨响

  2.请学生借助课文拼音认读这些生字。

  3.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请学生再读课文,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

  jiàn涧 kuà跨 hén痕 fǔ斧 hōng轰 lōng隆

  5.请学生再来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学生数一数,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共4个自然段)

  2.请四个学生来读课文,其他学生检查朗读的情况。

  3.四个人组成学习小组,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组里进行检查评议。

  四 指导本课生字的书写

  1.请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把每个字的部首标在书上。

  2.重点指导一个字的部首,败:部首是“贝”。

  3.指导生字的书写。

  救:左右结构,左边的“求”要写得窄一些,把“求”的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右边是个反文,共四笔。

  孝:注意第四笔“ ”的位置。

  败:左右结构,左边的最后一笔是点,右边是反文,共四笔。

  凶:笔顺是 。

  4.根据指导进行描红练习。

  救(jiù) 饥(jī) 孝(xiào) 败(bài) 凶(xiōng) 巨(jù) 扑(pū) 抱(bào)

  这篇课文不是简单地要学生明白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应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内心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说、想做,借以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