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各种颜色的纸。
学生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活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具。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教学评价:
1、是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花地毯教案 篇2
课时:一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是引导同学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来设计一小块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块大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同学运用剪贴和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指导同学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实物投影仪、准备若干绘画和剪贴的小地毯的范例和各种颜色的纸。
同学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示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示自身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同学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同学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活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
“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理:提醒同学收拾好学习用具。坚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
让同学尝试用更多的旧资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1、是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札记:
由于优秀教案上的失误,上第一个班时一局部同学把本课设计地毯与幼儿园时的设计手绢混淆了,虽然做出来的效果很漂亮,但是当与他人的拼在一起时就显得很单薄、很纤弱。所以在上另两个班时,我先将手绢与地毯的图案进行了比较,使同学对二者的图案风格有一个直观地认识,这样再做设计时就再没出现手绢式的小地毯了。
花地毯教案 篇3
一、故事导入
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设计了从故事导入。从家具们的比美到地面兄弟的不说话,让学生猜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直入本课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花地毯》。
二、感受生活中的地毯
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地毯,了解地毯的作用。
三、欣赏作品
从“小设计师为地面兄弟设计的花地毯”直接切入学生作品欣赏,紧扣主题,并让学生观察发现小地毯的花纹、形状等特点;还有让学生猜小花地毯的制作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点出是染的,并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就教你们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制作花地毯,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四、示范制作过程
在示范过程中我边示范边讲解并出示示意图,让学生更加清楚操作过程。我向学生介绍了两种方法一先折后染法,另一种是先折再剪后染法。在示范染色的过程中强调了很多关于使用工具的细节,以至后面学生使用染色水的时候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因为在一(2)班试课时如何使用染色水就出现了诸多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折、剪,我通过语言,鼓励他们小组合作,大胆尝试,尝试不同的折法,看看染出来的效果是不是也不同?再用一句“下面就用你聪明的头脑,灵活的小手为地面兄弟设计新装吧!”过度到学生的作业创作。
五、学生制作地毯
让学生自己发挥原有的经验和想象,自己尝试创作。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讲明方法。部分学生还是会因为没听清楚而导致方法错误,这时要及时纠正。
六、欣赏、评价作品,并颁发奖品
组织学生欣赏小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排队参观欣赏同学的作品,并对欣赏的作品投上赞许的一票。获最多票数的同学可被评为最佳设计师。
在互相欣赏评价的这一环节,我本来还设计了学生对欣赏作品的.描述。因时间关系我就省略掉了。这样时间控制的刚刚好,学生投票之后就是下课兑换奖品。学生在轻松、自主、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七、小结
这节课基本上取得我预期的效果,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分析这节课,优点:我觉得,每个环节的衔接与过度,我处理的还算比较好,能紧扣主题。故事导入直插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结束部分采取投票欣赏的方式,比较新颖,学生顿生责任感,因为只有三票,决不轻易投票。缺点: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充分,省略掉了学生评价作品说的那一部分,如果补充上让学生说那部分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
花地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启发想象大胆创新。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剪贴和绘画的“小地毯”范例,演示工具,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教师把部分“小地毯”范例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2、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花地毯?抢答:剪贴、绘画。
二、讲授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因为它很漂亮吗?更在与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1、地毯的图片2、图案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想怎样设计自己的花地毯?(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指导制作
选底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纸张做地毯的底色。先选择花纹的颜色,要和底色成对比色,使花纹更加突出。再设计装饰图案。
四、教学拓展:
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师出示一个带花边的大底板,同学们将小地毯拼成一块大地毯。
五、收拾与整理:每组一个纸篓将废纸收拾干净。
六、展评小结:展示与欣赏,师生共同讲评作品优缺点,并进行思想教育。
课后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地毯,效果鲜艳,不错。
反思:学生绘制形状较好,个别同学存在着色彩单调,不鲜艳。对此我及时指点和演示,学生认真修改。
花地毯教案 篇5
学习领域: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地毯”设计活动过程的乐趣。学会运用不同材料表现“小地毯”。
难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图案,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地毯图片、小塑料拼图地毯若干、自制地毯若干、正方形和长方形彩纸、旧画报、旧挂历、水彩颜料、六张大白纸等。
2、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游戏:在我们桌上有许多塑料拼板,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一看这些拼板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2.让我们用手摸一摸,感觉如何?它像什么?可以将它放在哪里?
3.谁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称。(花地毯)
4.启发学生回忆,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地毯?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说说有什么作用?
5.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块美丽的花地毯?(揭示课题)
(二)内容新授
A欣赏感知:
目的:通过多媒体图像,初步了解地毯的装饰方法。
方法:欣赏、讨论、讲授相互结合。
1.利用图片向学生介绍地毯的编织过程。
2.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毯,讨论地毯的装饰特点。
B引导想象,表达审美感受。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
方法:观察、比较、讨论、想象、创作。
讨论过程:
1.(将其他班学生自制的“小地毯”若干分发到各个自由结合的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欣赏交流,小组讨论协商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一块“小地毯”到班级进行交流。)
(1)观察、比较“小地毯”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小地毯”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3)选出你最喜欢的“小地毯”,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4)还能用什么方法、材料来表现?
2.教师过渡。
3.小组讨论协商,共同设计“小地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4.学生设计创作。
5.各小组展示地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大地毯”)
(三)激励
目的: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进行“地毯”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方法:表达、欣赏。
过程:各小组的代表介绍小组制作的“大地毯”和合作体会。
(四)收拾与
目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方法:集体动手。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剩余材料分类处理。
2.课堂。引导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小地毯”。
教学反思:
一个多学期的训练,促使孩子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法来进行创造,我骄傲的对这些孩子说:“孩子,你们长大了,已经成为知识的主人了!”孩子们受到了感染,创造的劲头更足了,下课时,教室里的展板上布满了色彩鲜艳、构图各异的花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