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2023-08-11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这些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阅读同一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那么这些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二、体会范例。结合《桃花心木》,理解如何才能读懂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迁移练习。各自找一找本组课文或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学过的某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么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

  四、拓展练习。结合自己读过的文章,想一想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样获得的,是怎样加深的;在中尝试运用本组课文在表达感悟方面的方法。

  日积月累

  一、各自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名言的意思。

  二、小组内互相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

  三、全班交流,对这6句名言含义的理解;理解不清楚的地方,教师及时讲解。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背诵名言。

  五、当堂检查背诵情况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文言文中名言警句

  成语故事

  一、读故事,讲讲故事的内容。

  二、悟寓意,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想生活,谈谈现实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邯郸学步的人和事。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文章,供学生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3

  1、尝试自读课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活动式自读,即借鉴活动课的模式进行自读课教学。

  2、探索课内外衔接的途径,特别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3、尝试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自读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开展一次与数字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有趣、神奇。

  自读重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自读难点:领会数字的情趣

  教学时数:一教时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填写”数字发展一览表”;

  2、发动学生找与数字有关的成语、谜语歇后语对联、趣事等,为活动课的开展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有关数字的趣事导入。

  二、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了解主要内容及要求,确定学习目标。

  三、积累词语

  1、抄写”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2、齐读两遍,教师正音。

  3、课外给六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

  四、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用”△”标出第一段中能统领全文内容的三个短语。

  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用横线画出能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

  4、填表

  5、本文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

  6、第一段的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五、教师总结

  CAI板演课文内容的要点。

  六、开展与数字有关的比赛活动(由学生主持)

  (一)宣布比赛规则(CAI)

  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计分;

  2、题目分定组回答和自由回答两种,定组回答题如遇到该组无人回答时,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回答;

  3、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计分,也不倒扣分;

  4、累计得分者为比赛的优胜者。

  (二)比赛的内容(CAI)

  定组回答主要内容:猜谜语、按要求说出成语、巧接歇后语等;

  自由回答主要内容:根据对联、趣事回答问题等。

  七、总结活动,评出优胜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与数字有关的奇闻趣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完成《练习册》。

  九、板书设计(见”课文内容要点”的概括)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对策: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领悟体会。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错别字。(投影片)

  勿忘我(务忘我)按奈(按捺)

  营光棒(银光棒)拟评(批评)

  棵本(课本)启初(起初)

  旁大(巨大)全不(全部)

  由其(尤其)有此(有些)

  平血(贫血)草从(草丛)

  作些(做些)漠名(著名)

  体息(休息)才华横益(才华横溢)

  收堆(收摊)

  二、病句

  1、我一始杂业。

  2、我写完作业没事了,我就开始说话了,我一始跟前面的潘成宇说话。

  3、我就大声地自言自语了。

  4、老师全部去开会了,然后我们六(4)班就放假了。

  5、我们身边有没有很多钱,怎么办呢?

  三、内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相矛盾。

  2、标点使用不当,人物说的话没有用双引号。

  四、讲评方法。

  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取长补短。

  1、四人一小组自评,找出对方不足之处,讨论如何修改。

  2、选好的范读欣赏。

  3、针对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讲评步骤。

  1、分组自读自评。

  四人一组,先自读自己的,交流有没有写出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叙述得是否具体。

  再读读同学的,指出对方不完善的地方。

  2、范读盛晨的,能有详有略地写出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3、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修改意见,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

  (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眷恋憧憬朝夕相处博大精深

  3、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1、学生思考

  2、集体讨论。

  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年它们左右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

  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

  3、学生板演,评议

  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一、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