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的自救》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水灾、电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三、活动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水灾、电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危险,如:防火、防水、防电等。
2、观看课件,让幼儿了解几种灾难的危险,并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几种灾难的方法,认识"防火"防电’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不能到小河旁玩耍,不能乱动带电的物品等。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不能自己开、关电器。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防电”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水、电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遇到水灾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水灾"“当心触电”等。
《水灾的自救》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灾发生时自救方法,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2、有环保意识,乐意为周围的绿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
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水灾的危害)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们这儿连续几天都下雨,感觉会是怎样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连续不停的下,将会发生什么?"(幼儿交流)
(2)看图片,了解水灾的危害性
"连续下大雨发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教师和幼儿共同边看图片边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这样的灾情你是怎样想的?"
"洪水来了我们可以怎样逃生自救?"发求救信号、抱住树木、爬上屋顶)
3、了解洪水发生的原因
"现在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
"减少灾害天气有什么办法?"
(教师告诉幼儿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与减少水灾之间的关系)
小百科: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水灾威胁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