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立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为什么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2、能用声音和动作模仿雨。
3、感受散文描写的情景,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准备:
1、对雨已有的感知和认识,能通过听雨声,模仿雨。
2、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散文《多彩的雨》的故事内容。
教师自画的教学挂图《多彩的雨》
头饰:果园、草地、菜园、花朵。
图片:番茄、茄子、丝瓜、南瓜、月季、荷花、石榴花、美人蕉若干
池塘、荷叶小草。
多媒体:PPT、媒体雨声。
活动重难点:
1、通过听雨声,模仿雨,用声音和肢体表现夏天的雨。
2、通过欣赏教学挂图,感受散文描写的情景。
3、通过情境角色扮演,明白为什么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感知夏天的雨,引入主题
1、手指游戏,听雨声
师:一二三四,上课铃响了。大门开了,小门开了,前门开了,后 门中门都开了。教室们也开了,师来了,小朋友们不要东倒西歪,竖起耳朵仔细听。
(声音导入:大雨、小雨、雷雨的声音)
2、模仿雨
师:"这是什么声音"
幼:"下雨的声音"、"大雨"、"小雨"
师:"下雨的声音,夏天的雨,小朋友们见过夏天的雨吗?"
幼:"见过"
师:"夏天下雨是什么声音的呢?谁来说说?"
幼:"哗啦啦啦啦"
师:"能不能表演一下?"
师:"表演的是夏天的什么雨?(大雨)
来,我们一起来,夏天的雨呀,哗啦啦的下"(动作)
师:除了哗啦啦的大雨,夏天的雨还有没有其他声音?谁还想表演一下?
幼:"夏天的雨呀,沙沙沙沙沙"(轻轻踮脚小跳,双手在耳旁摇晃)
师:"真棒,我们一起来跟她学学,夏天的雨呀,沙沙沙沙沙"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雨声吗?"(举手示意)
幼:"夏天的雨啊,滴滴答答答"(一根手指)
幼儿自由回答,表演……
二、以提问形式引出雨的色彩,引发思考
师:"滴滴答、哗啦啦,刚刚小朋友们非常棒,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了雨。
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夏天的雨有颜色吗?你觉得夏天的雨是什么颜色的?
幼:有颜色、没有颜色、透明的、白色的。
师:小朋友见过彩色的雨吗?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一起去看看、听听"多彩的雨",看看它会落到哪里!
幼:自由回答,师总结,并引出挂图内容,边讲边挂图(1-5)。
三、通过教学挂图,初步了解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从高高的天空飘下来。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悄悄地躲在云彩里,手里拿着巨大的喷 水壶。它会落到哪去呢?"(师边说边贴第一幅挂图)
挂图一:果园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从高高的天空飘下来。落在果园里,各色的果子顿时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干净又漂亮。
师:小朋友们看看夏天的果园里面都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梨子、桃子……
师:边听幼儿的回答,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强调水果的颜色(红红的苹果、纷纷的桃、金黄的梨子)。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还会落到哪儿呢?我们一起去田野里看看吧。
挂图二:田野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从高高的天空飘下来。哗哗落在田野里,给庄家洗个冷水澡。苗儿像喝足了奶汁儿,一天一夜就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挂图三:菜畦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从高高的天空飘下来。哗哗落在菜畦里,番茄更加鲜红,茄子亮得发紫。丝瓜更加嫩绿,倭瓜更加橙黄。
师:夏天的菜园里面生长着……带上颜色。
幼:鲜红番茄、紫色茄子、绿色的丝瓜、黄黄的南瓜(图片)
夏天的雨,落到花园里,花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
挂图四:花朵
师:“哗啦啦、沙沙沙”夏天的雨从高高的天空飘下来。哗哗落在花朵上,月季花更加干净,荷花开得更大,石榴花更加鲜艳,美人蕉红得喜人。
幼:花朵(月季、荷花、石榴花、美人蕉(图片)
挂图五:娃娃家
四、通过场景扮演,进一步了解夏天的雨是多彩的。
师:"果园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苗儿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花朵也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做起娃娃家的游戏,到果园里、田野里、菜畦里和花园里去看看吧。"
情景表演一:果园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哗啦啦的下吧,下吧,我会结出各色的果子。
情景表演二:田野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哗啦啦的下吧,下吧,我会变得郁郁葱葱。"
情景表演三:菜畦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哗啦啦的下吧,下吧,我会把番茄变得更加鲜红,我会把茄子变得亮的发紫,我会把丝瓜变得更加嫩绿,我会把南瓜变得更加橙黄。"
情景表演四:花朵角色
"我好渴啊,夏天的雨啊,多彩的雨,哗啦啦的下吧,下吧,我会变得……”
五、师幼小结
提问:
(1)果园为什么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雨?
(2)田野、菜畦、花朵为什么说夏天的雨是多彩的雨?
(因为他们喝了夏天的雨长出了各种颜色的水果、蔬菜、和花朵等。)
六、经验迁移,学习访编散文
1、经验迁移,幼大胆想象夏天的雨还会落在哪里?
(1)夏天的雨还会落在哪里?(池塘里、荷叶上……)
(2)这些地方有了什么变化?(池塘水更清了,荷叶更绿了…)
师把幼的答案用图片进行记录。
2、师梳理幼的答案,引导幼仿编写散文。
3、在歌曲《小雨点》中歌唱和舞蹈,在欢快的结束。
活动延伸:
举办《多彩的夏天》画展,请幼用绘画表现夏天的景色。
幼儿园立夏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立夏节到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课介绍了江南水乡农历立夏节的传统习俗。课文第1节介绍了立夏时节的当令【水果】。第2—5节详细描述了立夏节习俗。2-4节写“吃百家饭”的习俗,第5节写“称人”的习俗。第6节通过【动植物景色描写】赞美立夏时节是江南最美的季节。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已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都安排学生预习,学生会用他们喜欢的各种方法识记生字的字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不必手把手逐字教学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重点字的反馈指导上。在阅读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学生对阅读渐渐产生了兴趣,一些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也希望得到一些阅读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朗读中加入自己的感受,虽然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还是有阅读的欲望。
三、说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集中、明确、适切的原则,依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般、篮、箩、瓦、灶、辈、俗、福、筋”。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灶、俗”,前鼻音“筋”,指导书写“般、篮、灶、辈、俗、福”。联系语境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节时的欢快气氛。
教学重点:
在课文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理解“德高望重”的词义。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立夏节的风俗,并感受到立夏节的快乐。并积累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本阶段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摘录有关语句进行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要求摘抄,同时注意正确的格式。
四、说教法
情景导入法:抓住课文景物描写导入,能激发孩子的天性,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
品读法:课文2-6小节讲习俗。描写吃百家饭习俗的内容教多,因此设计一个填空,一根主线贯穿学习,让学生清请楚楚地了解吃百家饭的过程。课文描写称人习俗的语句不多,我紧抓儿歌,让学生在研读中感受到立夏节的快乐。
语境识字法:在生字教学的.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各有侧重。认读字只做到认识读准简单了解字义即可。书写的八个生字,紧扣自理,化繁为简,形象生动地做到在具体的语境中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理解字义,助于阅读。
语言训练法:为了感受立夏节等传统节日的快乐,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自信地表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发表个性化见解的空间。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表现在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
1、自主识字法和结合语境字理识字法、理解词义法相结合。
2、朗读法。自由读、有感情读、诵读儿歌等等。
3、语言重构法。填空、摘抄句子、因为….所以….说话表达等等
4、扩展阅读法。让学生在学文后的基础上说说其他喜欢的节日。
总之,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说实施
教学时,我先从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入手,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第一层次地感受课题得内涵。开心
然后立夏节到了,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通过动物、植物景物的描写,第二层次的感受课题的内涵。美丽
接着,通过一个问题“立夏节到了,江南有哪些风俗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随机纠正字音。
再学习课文,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感受过节时的欢快气氛。在这过程中设计一些填空、诵读,同时品读有关词句,让学生感受立夏节的快乐。第三层次地感受课题得内涵。快乐
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第四层次自主感受课题内涵。
最后写字指导。
课后作业:按要求摘抄句子。
七、说过程
【略】
八、说板书
43立夏节到了
水果丰收
吃百家饭
习俗快乐
称人活动
景物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