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2023-08-10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布置预习)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夸赵州桥。

  第二课时:

  正确抄写词语、背诵相关段落、领悟作者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

  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

  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

  重点感悟:

  历史悠久。

  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

  设计奇特。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

  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指名试读。b评价促读。c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

  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④指导个性化朗读。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在评读中加深学生的独特体验)

  ⑤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

  四、回归整体,夸夸赵州桥。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它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到这儿,你想怎么夸夸赵州桥呢?

  五、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1、想一想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

  2、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搜集赵州桥的其它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屏幕出示词语。

  2、男女生赛读。

  3、抄写词语。

  ①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

  ②教师范写。

  ③选择自己认为较难写的词在作业本上写。

  ④展示、赏析、评议。

  二、复述课文,发现作者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不要求全面,尊重学生个人的感悟)。课文主要抓住赵州桥的哪几个特点来写的?

  (一)认识过渡句。

  1、数一数。这句话共有几个字?引导学生感受它语言简洁,但表达清楚。

  2、比一比。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另外一句话,你觉得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过渡句的妙用。

  a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b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

  3、读一读。通过读再次感受过渡句的好处。

  (二)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1、读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围绕这句话,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3、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园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内容。

  1、你喜欢什么内容?(内化课文内容和语言)

  2、你想怎样把它更快地背下来?(交流背诵方法)

  3、小组比赛背诵。

  四、作业。

  寻访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它的历史价值,并把它写下来。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3、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4、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届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能说说吗?今天我们要走进古代建筑与桥梁有关。这座桥没有万里长城恢弘气势,也没有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但它却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桥的宝贵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面对赵州桥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三、品读感悟,读懂“宝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年代)

  2、你能把这四方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清楚吗?还能怎么说?(变换词序)

  总结:有时句子中的词语颠来倒去,能合成不同形式的句子,但是句子的意思不变。

  3、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点评朗读: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为什么强调了“1300多年”?体会“历史悠久”)

  4、质疑:1300多年,这的确是悠久的历史了。但我们知道在赵州桥之前肯定还有过很多很多桥。而它们为什么没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呢?看样子,只是说年代久远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赵州桥的宝贵,我们还得继续探究下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为什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或者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雄伟。

  生:“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读这句话,说一说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出赵州桥非常雄伟?(长50多米,9米多宽)

  (2)估一估我们的教室有多长?赵州桥至少有几个我们教室这样的长度?(8、9米左右,5、6个教室长)

  (3)足足有5、6个我们这样的教室的长度,赵州桥长不长?一起读,读出赵州桥的雄伟。(齐读)

  (4)在今天,科技和经济都迅速发展的今天,别说是五六十米长的桥,就算是五六百米,五六千米,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有推土机,起重机,搅拌机,我们有钢筋,有水泥,有混凝土,然而赵州桥呢?它又是怎样的呢?(全部用石头砌成)

  (5)没有搅拌机的轰鸣,没有吊车的巨臂,也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有的只是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们身背一块一块的大石头,建筑着这50多米长,9米多宽的大桥。你想说点什么?(对劳动人民的赞颂,对赵州桥的赞颂)

  (6)一齐读出赵州桥的雄伟,读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吧。

  3、这段中有个长句子,挺难读,谁想来挑战一下?

  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指名读,正音

  (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

  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只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4)课文是怎么介绍这种设计的作用的?

  ①指名读找到的句子。

  ②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用连接在一起?(既……又……)

  ③“既……又……”是一组关联词语,它能把有关联的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5)也正是这种设计使赵州桥巍然屹立于洨河之上一千多年。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在1400年的岁月里成千上万的人曾经在这座桥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旧了些。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可见,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板书:坚固(雄伟的旁边)老师在课前找到这样一个资料:这种敞肩拱的设计,直到公元1883年,欧洲才迟迟拉开序幕,比我们已经整整晚了一千多年。对此,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5)读出大桥的坚固与雄伟,读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吧。齐读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起〉。节省了石料。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赵州桥还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美观。

  2:把那句话读一读,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儿?告诉我们上面讲到了坚固,下面要讲美观。在这里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过渡,否则会让人感觉很突然。

  4:赵州桥不仅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有的刻着两条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5: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6: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1:读得不够流畅。

  师评价:我已经模模糊糊地看到栏杆上的图案了,谁能让我看得再清楚一些,这么不自信,再练习一下。

  生2:正确、流利,但感情还欠缺一点。

  师评价:我看到图案上的龙了,谁能让这些龙动起来?

  生3:再指生读。(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认真听他读)读得声情并茂。

  师:我看到了龙正在嬉戏呢!你们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座桥不但坚固,起(配乐七度)

  这么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吧。试着背下来,看谁能成为今天的背诵大王。自背——指生背(看课件)——齐背(看图)

  师:1400多年前,就能刻画出如此惟妙惟肖的图案,可见,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 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印象最深的词语记下来。

  师总结: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是一座雄伟坚固的桥,是一座非常美观的桥。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赵州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①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a、“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c、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②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a、“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b、“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c、“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①“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②“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品读课文

  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②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④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⑤熟读成诵,内化课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拓展活动

  ①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②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提示综合性学习

  ①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②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4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1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图片

  五、教学目的:

  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懂第一段。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启发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文的生字词,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和课文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它的名字叫作赵州桥,也叫安济桥。赵州桥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历经千年风雨,而今依然巍峨挺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探究这座凝聚了古人智慧和才干的桥梁。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读生字新词,可以结合图片或者组词加深理解。

  县(县城)拱(拱桥)济(救济)

  匠(工匠)计(设计)横(横跨)

  史(历史)爪(龙爪)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赵”的“走”收笔的捺要平缓。

  “创”左宽右窄,左是“仓”不是“仑”。

  易错提示:

  “省”的下方是“目”,中间是两横。

  “县”的上部是中间是两横。

  3.多音字。

  爪

  zhuǎ:爪子

  zhǎo:张牙舞爪

  4.词语理解。

  桥墩: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用石头或混凝土等做成。

  雕刻:(多义词)

  ①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②雕刻成的艺术作品。

  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堆砌:(多义词)

  ①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

  ②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概括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一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基本情况。

  第2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赵州桥雄伟姿态。

  第3自然段:生动描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第4自然段: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赵州桥的设计出自于何人之手,建造于哪个年代?

  明确: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赵州桥的`与众不同在哪里吗?

  明确:赵州桥横跨河面,桥下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的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对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对赵州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一千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赵州桥经历过10次大的水灾、8次战乱、多次地震,而今依然存在,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下一堂课,我们将深入课本内容,具体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6

  一、字词教学,重点突出。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生字教学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杨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词语比较难读,然后对该词语进行领读,以达到以点盖面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多音字“爪”的正音,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是“前爪”(qiánzhǎo),而这个“爪”比较难读,学生很容易读错。于是,杨老师特地指出来,让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还有助于学生一开始就存有正确的概念。另外,杨老师还告知学生,“张牙舞爪”也读“zhǎo”,从课内到课外,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教师语言具有导向性。

  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极高,因为教师语言的导向性直接影响学生的答题方向和准确性。杨老师的语言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学生的回答也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比如在第一段的教学中,学生从读中知道了赵州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杨老师马上说“你知道了它的历史”。当学生说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的,杨老师就说“你知道了它的设计者和建造的时间”。特别是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完第一段时,杨老师便说:“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了。你们想不想呢?”这样的回答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三、借助多媒体突破难点,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李春在设计整座桥时,为什么在大桥洞的顶上还有四个小桥洞呢?这样的设计到底好在哪呢?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杨老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了两张河水上涨时水如何从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流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由于直观的效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样设计的原因。

  生1:这样的设计很巧妙,发大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出,桥就不会被冲坏了。

  生2:这样设计既减轻了河水对桥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生3:这样设计,水冲过来时可以从小桥洞里流出,对桥的影响就小了。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2、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⑴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学生写字。

  ⑶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8

  一.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位的一篇阐明文,向我们先容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实和雅观。课文开头先交接赵州桥的地点地,计划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先容赵州桥雄伟、结实、雅观的特点,末了讲作者由衷的称赞。全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计划特点的阐明,歌颂了我国古代庖感人民的伶俐和本领。

  二.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的特点。

  ②技能目标: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③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建筑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四、说教法、学法

  A.教法

  1、“以读代讲”法

  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2、“直观教学”法

  通过图片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启发孩子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B.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问——读——说——画——议——说”的学习方法,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程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见过哪些桥呢?那些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出示图片。

  为什么课本不说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不介绍精钢做的桥、木头做的桥,而偏偏介绍一座石头桥呢?

  2.以读促悟,说说收获。

  教学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大胆发言,说说自己想知道关于赵州桥的知识。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通过读,从课文中知道赵州桥在哪,有多久的历史,什么时候建造的和是谁建造的等等。

  3.集体探究,解决“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初步感知课文后用课文中的词来说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通过学生的反馈板书关键词:世界闻明、雄伟、坚固、美观等等.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些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重点围绕赵州桥的设计展开深入的学习。

  4.小组互助,配合探究

  1、领会赵州桥的雄伟。

  2、明白赵州桥的计划特点

  (1)运用简笔画的要领,直观地体现赵州桥的计划特点。

  (2)明白赵州桥计划的长处

  (3)开端了解过渡句。

  5、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用课文中的末了一段话来称赞赵州桥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9

  设计说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观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造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体会到坚固的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自学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赵州桥。

  学习重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

  2.收集赵州桥的资料。(教师)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你见过哪些桥?说说这些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播放图片,展示从古代到今天的桥。

  3.板书课题。

  4.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桥。

  2.学生谈对桥的认识。

  3.了解赵州桥的相关资料。 1.你知道的世界闻名的桥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识字。(用时:15分钟)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注意多音字“爪”的读音。

  3.说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究。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音字组词。

  三、初步了解赵州桥。(用时:10分钟)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学生汇报交流。

  位置: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建造人:李春

  建造时间:一千四百多年前 3.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赵州桥在我国县的河上。它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这篇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语。(师范写,生仿写)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认真仿写,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教学反思 用自读课文的方法能使学生熟悉文章,分段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为深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有效指导,针对学生易出现的字词问题,进行重点教学,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复习本课的词语。

  2.点名学生介绍赵州桥的位置及建造者。 1.学生复习、认读词语。

  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简介赵州桥。 4.看拼音,写词语。

  jiéshěnɡshíjiànɡ

  shèjìchuànɡjǔ

  zhìhuìlìshǐ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3)哪些句子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

  (4)理解“创举”一词的意义。

  2.整体观察,从桥长、桥宽等方面观察。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3.交流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没有桥墩、小桥洞。

  4.品读描写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句子,全班交流。

  5.交流“创举”的意思。 5.“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画出体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1.自读课文,交流回答问题。

  2.课件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子。图文对照,欣赏图案的精美。

  3.对照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1.读最后一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相互交流我国闻名世界的建筑。 7.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数字说明的感受,二是图文对照使其形象更直观,欣赏赵州桥的美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做最后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赵州桥》教学片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突出重点、难点。

  师: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这一段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生:整段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生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生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生3: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赵州桥上图案的精美)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内容。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2、3句)

  师: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生1:这里的冒号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生2:冒号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列举出来的龙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边看投影边朗读。当读到“有的”“有的”“还有的”时,看老师翻出的是什么内容就读这一内容,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朗读相应的描绘龙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样读了以后,你们明白了用分号的道理吗?

  生:这里“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是不分先后的,可以先说中间一幅精美图案,也可以先说后面一幅精美图案,中间用分号,最后用句号。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齐读)

  生:是按照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的。

  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

  生1:是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生2:是在赞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这座桥是在隋朝建成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这样古老的设计精妙的石拱桥,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10

  【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中国石拱桥这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核心内容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教材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命的聪明才智。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事理说明文,未学过事物说明文,所以本课在初中语文事物说明文中占据着开篇的第位,是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基础,在初中说明文学习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把握事物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特征。理解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技巧。

  【学情分析】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需要,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等为出发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张扬的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说明文,我们最易犯的错误就是面面俱到,提出很多问题,将文章肢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了解得虽多,但却不易掌握。为此我遵循整体把握,坚守目标,分层突破的原则。

  【教学策略】

  教学说明文,我们最易犯的错误,就是面面就到,提出很多问题,将文章肢解。学生一堂课内容了解的虽多,但却不易掌握。为此我遵循“整体把握,坚守目标,分层突破”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3、理解生词。(质疑、交流)

  4、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

  3、初步理解"世界闻名"。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个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过渡: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6)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三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体会工匠技术的高超,桥的美观。

  5、研究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的。(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三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这3幅图案最精美。)

  (4)"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6、朗读训练。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重点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七、小结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树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八、作业

  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办一张介绍祖国名胜古迹的手抄报或画报。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3、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

  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

  5、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6、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赵州桥相关资料(校园网资源库)

  绍兴石桥资料(绍兴网)

  赵州桥简图一人一张

  教学设计流程:

  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

  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

  (长城、故宫、布达拉宫……)

  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写课题),它是怎样一座桥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根据注音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

  3、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4、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

  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拔

  1、听写生字→发现错误→将自己出错的字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读记→酬情抄写

  2、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拔,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

  ——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

  4、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

  1、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

  2、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

  世界闻名 创举 美观 宝贵

  五、精选练习,巩固字词

  1、练写生字,自己选择词语抄写数遍。

  2、选择一个自然段熟读成诵。

  3、收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预备交流。

  六、研读课文,自由感悟

  1、分发简图,说明要求

  各自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建造年代:                 

  设计师:                  

  建筑特色:                 

  设计亮点:                 

  历史意义:                 

  你的评价:                 

  2、用视频投影仪展示研读成果。一边展示,一边请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交流。

  3、有关赵州桥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

  六、综合实践

  播放绍兴桥文化相关资源,选绍兴的一座桥,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以备展示。

  七、听写词语,选择造句

  八、再读课文,背诵片断

  九、交流卡片,展示评优

  十、作业指导,完成习题

  重点:关联词:不但……而且……

  十一、质疑:初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现在仍不懂的,请提出来。

《赵州桥》的教案模板 篇12

  一、快乐认识新朋友。

  héng kuà  yí chǎn  chuàng jǔ  jiǎn qīng  lì shǐ   lán gān   jié shěng   tú àn

  (   ) (   )  (   )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拦(   )  历(   ) 部(   ) 设(   )  瓜(   )  具(   )

  栏(   )  厉(   ) 陪(   ) 没(   )  爪(   )  县(   )

  三、选词填空。

  创举   创造 雄壮   雄伟

  1.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

  2.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宇宙。

  3.赵州桥非常(   )。

  4.解放军在(   )的乐曲声中接受检阅。

  四、填上恰当的词。

  (   )的石桥  (   )的桥洞  (   )的遗产  (   )的河面

  (   )的图案  (   )的水花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既……又……   有的……有的……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   )在操场上做游戏,(   )在玩单杠,(   )在跳绳,真开心啊!

  2.赵州桥(   )坚固,(   )美观。

  3.这种设计,(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六、课内阅读

  (一)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将文中带括号的句子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的词语,创举:               。

  3、本段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起到            的作用。

  (二)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有的刻着(     ),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坚固(   )   似乎(   )

  3、将文中带括号的句子补充完整。

  4、本段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起到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