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形式:
游戏,情景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言:
通过几周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本领?你的心情怎样?
1、先请几位组长上台讲述。如:
(1)我会写“爸爸”和“妈妈”了(在黑板上展示)。
(2)我能看书了(把看过的'故事、儿歌讲出来)。
(3)我会做广播操了(做一做)。
(4)我会唱歌啦!
2、分组活动(6至8人一组)。活动结束各组推选一名发言最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本领哪里来?
3、设置“你知多少”竞赛题,放出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回答出题目,充分体会学习成功的甘甜。
二、读一读:儿歌――学习最快乐
早晨太阳东边起,背起书包上学去。
今天老师教我1+1,明天老师教我a,b,c。
唱歌、跳舞、学画画,会写字来会做题。
从小想当科学家,从小我就爱学习。
学到知识和文化,明白许多怪问题。
爸爸妈妈来夸我,爷爷奶奶笑眯眯。
如果有人来问我,什么使你最快乐?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最快乐的是学习。
三、想一想:
1、学习的快乐在哪里?
2、既然学习是快乐的,你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四、送你几句话:
1、学习是辛苦,可也带来不少愉快。
2、学习可以给人带来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
学习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你越是学习认真、努力,学习越有趣。如果你不信,就试试看吧!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帮忙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透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明白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写有关人物的形容词题板、格言条幅、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动物演出大会故事配乐录音及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明白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这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最近的情绪不好,请大家帮忙它。
2.学礼貌理
(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老师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带给小黄莺。
(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老师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许多人,他们也有过小黄莺这样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就给同学们介绍了一名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活动明理
(1)分主角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之后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C.请演员与观众共同分析: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与潜力,结果会怎样样?
(2)模仿人物:请参加表演的同学尽量表现出被表演同学的特点与优点,然后请问同学们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学是谁?这个同学还有什么优点?再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特点。
(3)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并将写有形容词的条幅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参照词语为自己画像。
要求:画得不好没关系,但要在图画上表现出自己的优点。
冲动顺从好奇助人独立爱争论细心沉着节约的'周到合作文静乐观固执有效率的
4.总结全课
这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一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3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为班级尽责任,为班级添光彩。
2、人人心中有班级,我是班级小主人
二、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为班级尽责任,为班级添光彩。
2、人人心中有班级,我是班级小主人
三、活动准备:课件 、 图片
四、活动过程:观看图片
1、(听一听)《小蚂蚁搬粮食》思考: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大蜗牛,许多蚂蚁却搬起来了呢?集体力量大。
学生读读讨论交流。班级的事就是我的事。
温馨小提示:只要齐心协力,我们的班级就是最棒的!班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2、(看一看)图片:打扫卫生 美化教室 整理图书 竞选班干部
3、(说一说)游戏:长勺喝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可以先喝到水?
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能喝到水而有的小组喝不到水呢?
学生讨论交流。
锦囊妙计:
“一个人办不到的事,许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办到。”
4、(讲一讲)
A、我要为班级争光。
B、思考:你为班级做过什么事?今后我们还可以为班级做些什么?
C、学生讨论交流。
5、(想一想)
A、怎样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B、学生讨论交流。
6、(夸一夸)
A、他(她)是班级的小主人。
B、学生讨论交流。
7、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为班级尽责任、添光彩。人人心中有班级,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齐心协力,我们的'班级就是最棒的!班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一个人办不到的事,许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办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为班级尽责任,为班级添光彩。人人心中有班级,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的事就是我的事。同学们都知道了:“一个人办不到的事,许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办到。”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帮忙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新课传授
1、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雨原先对学习不感兴趣,之后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
提示:原先他不喜欢数学,是因为基础差,家庭环境不好,影响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之后在老师的帮忙下,他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才由厌学变成了乐学。
2、要想做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怎样培养学习的兴趣呢?
A、用目标去引导兴趣。
B、用成功去激励兴趣。
C、用特长去确定兴趣。
(三)活动明理
1、对话资料第一次能够按照书上带给的例子进行示范。
2、重新编组后的对话资料,就不要重复书上的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答出自己喜欢的学科。互相交流,增加学习兴趣的广度,以便学好各门功课。
3、教师小结:教师小结重点突出兴趣的特征-----一个是它的稳定性,我们每个人就应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确定后,就要持续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有所作为;另一个是兴趣的转移性,小学学习是打基础的学习,就应学好各门功课。兴趣是能够培养的,透过兴趣的转移,学好自己原先不喜欢的学科。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班在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有哪些同学获过奖?介绍给大家,说说你们的.感受,你们认为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是天分吗?(讨论)
出示课题:“天才出于勤奋”。
(二)、讲授新课
1、 你的学习状况,谈谈你认为学习是苦还是乐?
2、 你认为学习好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你知道爱因斯坦(达尔文、童第周等)的故事吗?你认为他们是天才吗?为什么?
4、 小组活动
A、 听“方仲永的故事”。
B、 你认为小仲永是天才吗?你知道后来怎样吗?你认为他没有成才的原因是什么?
5、 把你知道的名人成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先组内讲,然后选出好的在班上讲)你觉得他们的天分怎么样?说说他们为什么能成才?
(三) 活动明理
建议利用班活动时间召开“名人故事会”,介绍他们的成才之路。
(四) 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知道了他们在成才路上付出的艰辛,使我们懂得了天才 出于勤奋的道理。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学习上。”祝愿同学们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能够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潜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潜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潜力。
3、每个人都就应以用心、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回到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设计意图:让孩子明白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同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构成自己欣赏和期盼意识。】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7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目的:认清迷信体质,树立科学必定战胜迷信的思想。克服迷信思想的影响,要相信科学,不上当受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世纪的到来,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教兴国”是我国治国战略之一,培养和造就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担起中华腾飞的历史重任。社会上浒一些迷信观点,许多已被科学所揭穿,读读下面的小故事,会对你有所启发。
(二)学文明理
1、读故事《草船借箭》。A、诸葛亮是真的“神机妙算”吗?B、从这个故事中,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了解?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的博学多才使他在三国时期节节胜利,而不是像当时人们说的他能掐会算。
2、生活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A、天狗吃月亮—--月全食。B、鬼火-----坟墓中中叫“磷”的化学物质自燃。C、现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向天空释放二氧化碳。D、电影中的妖魔鬼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
3、连一连:你了解情况这些科学家吗?请你把他们的名字与他们所写的著作用线连起来。
4、你还了解哪些最新的科技成果,给大家说一说。
(三)活动明理
1、有几个同学遇到了难题,你能帮帮他吗?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知识?
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只要我们都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就能有一个高兴愉快的心理。
3、请你记住下面的几句话。
4、请你课下搜集一些现在还没解开的世界之谜产小资料。
(四)总结全课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8
学习有方法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认识基本的学习方法,懂得学习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学习内容和要求,发现影响自己学习的主要问题,不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的学习成绩如何,在学习上讲究方法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二)学文明理
1、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戈强的学习成绩开始为什么总也上不去?后来为什么提高了?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几个人回答。小结 :看来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行。
2、什么是学习方法?怎么样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呢?
A、学习分五个环节,它们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每个环节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B、下面咱们搞一个小测试,符合你的情况的画勾:谁来说说你画的情况?指名找几个人说。谁还知道一些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现象?计划性训练应加强监督和检查。
C、小组讨论:都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如:计划性训练应加强监督和检查。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步骤:读、划、批、写、思、做。听课要专心。复习要系统。做作业要仔细审题、认真解题、耐心检查、及时改错、提高创新。
(三)活动明理
1、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测试,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出选择。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小猫钓鱼。
2、下面几种情况,请你想一想议一议。请你读读下面几句话,并把它记下来。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了解了几种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使自己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9
同桌招聘会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桌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与同桌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课文,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念一遍。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课本中班长和红红那样。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刚刚、丹妮、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
1、想想议议
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这三个问题是:
A、为了同桌之间友好相处,陈学和夏琳都是怎么做的?
B、你是如何与同桌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
C、你与同桌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桌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
心灵港湾,同桌关系的重要性。
3、想想写写
活动一、《一封匿名信》谈谈与同桌怎样相处。
活动二、同桌招聘会,说说喜欢怎样的同桌。
活动三、自导自演,说说同桌的优缺点,怎样与同桌相处。
四、实践指导
心海拾贝,写写同桌的优缺点。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到要与同桌友好相处,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桌要真诚、讲信义;对同学的进步要表示祝贺,并与他友好竞争,共同进步。
六、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并邀请一位家长带队,去近郊野炊。
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育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讲新课:与同学友好相处。
二、讲授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课文,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念一遍。
教师:同学们,世界上最纯洁的友情是同学的情谊,因此,你们要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学,像课本中班长和红红那样。你们生活在下一个班集体中,难免有些碰撞,发生一些小矛盾、小冲突,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想一想,学会宽容和尊重,知错就改,这些小矛盾就不难解决,要像刚刚、丹妮、玲玲、强强那样做。
三、课堂活动
1、想想议议
教师:现在分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这三个问题是:
A、为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刚刚、丹妮、玲玲、红红、班长、强强都是怎么做的?
B、你是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能举下一个例子吗?
C、你与同学闹过另别扭吗?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说说与同学相处的做法和体会。
2、想想说说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三块纸板,上面分别写有三段小故事及问题。
A、课间时,兵兵把毛毛虫放到小美笔盒中,当小美上课拿笔时,她吓得大叫起来。兵兵做得对吗?为什么?
B、考试进行中,惠惠的圆珠笔写不出字了,同桌的东东有两支笔,他为了超过惠惠的分数,不肯把笔借给惠惠用。东东舍做得对吗?为什么?
C、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丽丽做得对吗?为什么?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大家思考一分钟,然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程度,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3、想想写写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用笔回答书上三个内容的问题。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就要做到相互关心、帮助,并要注意和学习同学的优点。
4、想想判断
教师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两段故事及选择题目。教师念第一段故事,试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念第二段故事,再让学生自由回答选择题。
目的是训练学生劫所学知识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指导
“小记者采访”
教师:(让学生把书翻到指定页)我请六位同学按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跟着他们默读,读完要记住内容啊!
教师指定了一位同学为小记者,又给五位同学分配了各自担任的角色。
目的是通过这六位同学的表演,把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教给同学。
六、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又懂得了一些心理学知识,认识到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必须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尊重、信任同学;对同学要真诚、讲信义;对同学的进步要表示祝贺,并与他友好竞争,共同进步。
七、课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并邀请一位家长带队,去近郊野炊。
我的优点和缺点
教育目标:
教师:通过讲解和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缺点,鼓励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个人的不足。
学生:认识能否正确评价自己,关系到自己健康成长。因此,要学会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改正缺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我的优点和缺点》。在这节课上不是老师给你们找出优缺点,而是你们找出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老师讲课文和组织一些活动,你要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自己评价自己。
二、讲授新课
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教师:同学们,我们要想找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必须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自己。要像明明那样,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从老师的评价中,从自己行为的反思中,正确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点要发扬,对缺点要克服和改正。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你能说说课文中的明明是怎样的一位学生吗?
(2)以前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3)你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吗?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发言。
目的是从明明对自己的评价中,让学生运动学会自我评价。
2、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问题:
(1)你是怎样一个人?
(2)说说你的优点和长处?
(3)说说你的缺点和不足?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题目,然后思考一分钟,最后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试着自我评价,并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
3、写一写
教师:(让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我先说说题目要求,然后大家默读一遍,最后请同学们认真填写,填写后,同桌交换意见。
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优缺点。
4、画一画
教师:请同学们将自带的照片或小镜子拿出来,请你们给自己画个像。
目的是蹩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自己的长相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5、谈一谈
教师将谈一谈的三项内容出示在屏幕上,然后请一位同学念一遍。
教师:我现在请三位同学按着刚才念过的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美美为什么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上课为什么不敢大胆发言?
学生:(略)
教师:你曾产生过焦虑、自卑、郁闷及厌烦情绪吗?你如何对待这些问题的?
学生:(略)
教师:以上三位同学中,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是谁?过低评价自己的是谁?过高评价自己的是谁?
学生:(略)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
四、实践指导
教师请七位学生到讲台来,分别让他们扮演盈盈、壮壮、燕燕、强强、南南、英子及组长,然后请学生将书翻到指定页。
教师:我请七位同学拿着书到讲台来,你们看着书,听七位同学按着角色读。
目的是让学生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评价自己是为了认识自我的道理,学会了自我评价的方法,并找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现在大家要以实际行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要看谁的行动快,谁的进步啊!
六、课外活动
请你给自己一个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0
要尊重他人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学习怎样在交往中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交往中,由于不尊重对方,使交往受到了阻碍。比如,你打听道儿,叫人定“老头”或“老太太”,人定就不爱听,可能就会不理你,使你的目的不能达到,你也感到不痛快。应该如何尊重别人呢?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要尊重他人》。
(二) 学文明理
读一遍课文,读后思考
1、 张良为什么能得到黄石公的《太公兵法》?
2、 芸芸本是个聪明的孩子,又有一技之长,期末评选好儿童,她为什么落选了?
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讨论后找代表在全班发言。
教师小结:张良是一个聪明有礼貌的孩子,他见老人的鞋掉桥下了,就主动捡起来,并给老人穿上,这是一种尊重长辈的表现,所以老人才把兵书给他。
芸芸虽是个聪明的孩子,又喜欢画画,但她骄傲自满,不愿意为同学服务,却争着要荣誉,所以大家都对她有意见。可见尊重不尊重别人,在交往中,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张良,对人有礼貌、尊重别人。
师:怎么尊重别人呢?
生:A、要真诚。B、对同学要讲信用。C、同学交往要讲究道德。D、关心他人。E、尊重他人人格。………..
当然,同学们还有其他多种答案,只要意见对,观点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果答得不准确,教师要注意纠正。
(三) 活动明理
短剧一:
表演后启发学生思考:美玲和小霞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短剧二:
表演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1、 小明和李文为什么闹了矛盾,不再是好朋友了?
2、 小明做得对吗?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小明做得不对。李文学习遇到困难,小明应该帮助,应该关心对方的需要,不能只顾自己玩,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4、总结全课
这课的学习和活动让大家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尊重他人才获得友谊。同学们在今后要注意克服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与不同人交往时,学习怎样去尊重他们。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1
镜子里的我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最近的心情不好,请大家帮助它。
2.学文明理
(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老师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带给小黄莺。
(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老师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许多人,他们也有过小黄莺这样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的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就给同学们介绍了一名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活动明理
(1)分角色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后来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C.请演员与观众共同分析: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与能力,结果会怎么样?
(2)模仿人物:请参加表演的同学尽量表现出被表演同学的特点与优点,然后请问同学们猜一猜被表演的同学是谁?这个同学还有什么优点?再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特点。
(3)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并将写有形容词的条幅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参照词语为自己画像。
要求:画得不好没关系,但要在图画上表现出自己的优点。
冲动 顺从 好奇 助人 独立 爱争论 细心 沉着 节约的 周到 合作 文静 乐观 固执 有效率的
4、总结全课
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始学会怎样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回家后请你将课后[实践园]中的话读给妈妈听听,再把[实践园]中的小报作好,把它贴在你的床头,每天看看自己的长处,增加一份信心,就会增加一份前进的力量。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要记住,不论美丑,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2
不要任性
教学目的:通过表演和活动,让学生看到任性的危害,帮助学生克服任性的毛病,塑造良
好的个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很多优点,生活条件比较好,营养比较充足,脑子就比较聪明,知道的信息也比较多,但独生子女也有不足之处,有的同学比较娇气,比较任性,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的一课,题目是《不要任性》。
(二)学文明理
(1) 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然后找同学再朗读[档案馆]和[咨询台]两部分内容。
(2) 说一说[档案馆]里边的小A是怎么任性的?
(3) 议一议
师:你们知道任性是怎么形成的吗?
教师小结
(1) 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家长比较溺爱。
(2) 自身缺少约束,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3) 还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与气质和神经类型有关。
(4) 讨论。
师:任性是不是不能克服呢?怎样克服自己的任性呢?
教师小结同学的讨论,并提出如何克服任性:
(1) 靠集体约束
(2) 靠自我约束
(3) 靠舆论压力和帮助
(二) 活动明理
(1) 按剧情要求,找两名女同学分别榜眼娟娟和妈妈,找一名男同学榜眼旁白。
(2) 表演时要认真,特别是把娟娟的任性要表现出来,这样同学们才会对任性的危害有理解。
5、 讨论
师:娟娟任性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此题可让同学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讲。
师:同学们为娟娟的主意真不错,如果你是娟娟,就要接受同学的建议。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3
知已知彼进步快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同学总是高估自我,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有的同学又总是低估自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和意志。这些不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往往会影响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他人,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知已知彼进步快》。
(二) 学文明理
1、[档案馆]里的故事,教师放录音。让大家思考:大象和猴子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又是如何评价别人的?它们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它们的看法都有片面性。大象和猴子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没看到自己的短处。它们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把事情办好。
2、[咨询台]讲了七种能力,人有哪七种能力呢?这七种能力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呢?
七种能力是:A、语言表达能力。B、数学逻辑能力。C、音乐能力。D、空间关系能力。E、身体运动能力。F、人际交往能力。G、自我省思能力。以上七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很强。一般人都有两三项比较强,另外两三项又比较弱。这就说明,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是优点,应该全面认识自我和他人,才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 活动明理
活动:同学们心目中的我
步骤:
A、将全班同学分成6组,这主要是为了发言广泛,使更多的同学受到评价。
B、每位同学轮流到中央,接受同学的评价。评价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但要实事求事,不要夸大事实。
C、组内同学一人表述一句对该同学的优点或长处的称赞,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D、受评价者听完同学们的鼓励后,要说说自己的缺点和今后的打算。
为使这项活动能够搞好,教师可以找一个同学到前边先做示范。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尊心,都要求进步,但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自己,要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继续前进。
(五) 总结全课。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4
天才出于勤奋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班在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比赛中有哪些同学获过奖?介绍给大家,说说你们的感受,你们认为他们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是天分吗?(讨论)
出示课题:“天才出于勤奋”。
(二)、讲授新课
1、 你的学习状况,谈谈你认为学习是苦还是乐?
2、 你认为学习好坏与什么因素有关?
3、 你知道爱因斯坦(达尔文、童第周等)的故事吗?你认为他们是天才吗?为什么?
4、 小组活动
A、 听“方仲永的故事”。
B、 你认为小仲永是天才吗?你知道后来怎样吗?你认为他没有成才的原因是什么?
5、 把你知道的名人成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先组内讲,然后选出好的在班上讲)你觉得他们的天分怎么样?说说他们为什么能成才?
(三) 活动明理
建议利用班活动时间召开“名人故事会”,介绍他们的成才之路。
(四) 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知道了他们在成才路上付出的艰辛,使我们懂得了天才 出于勤奋的道理。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学习上。”祝愿同学们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取得成功。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5
学习要有好习惯
数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2.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 子完整。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4.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篇16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
2.学文明理
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知道究竟,这是一种学习的兴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麦克斯韦最后城为了英国的科学家。
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衣同学们看看书上还为我们介绍了其他的人。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中有关达尔文及严文井的故事)
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看了书中的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书的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说完后再选一名代表给全班同学说说你们组的发言情况。
(2)做个放松小游戏
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字谜条幅粘贴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将学生猜中的答案随时粘贴在字谜的旁边,并为猜中答案的学生发一颗智慧星。
(3)谁来帮助苹果娃娃
分别将扇形的填字游戏及写有“青、晴”等文字的苹果贴在黑板上,谁给苹果娃娃找到座位,就请谁把苹果娃娃带到他的座位上。
(4)开个小擂台赛
分别出示口算比赛题,每次两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当擂主,教师为擂主颁发证书。
(5)想想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有哪些?把它填在书中的表格中,填写完后再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课?对自己不喜欢的课,想个办法使自己对这样的课有兴趣。能将这个办法写在表格后面。
4.总结全课
同学们喜欢今天的学习吗?大家的回答和笑脸告诉了老师。你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其实我们的学习都能像今天的学习这样使你有兴趣。请同学们回家后问问自己的家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请你的家长和你一起动脑筋,找一找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