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乐于参与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不随意扔垃圾,分类投放垃圾。
3、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活动重点:
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环境污染原因,保护环境。
活动难点:
乐于参与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不随意扔垃圾。
活动准备
教学 PPT、美丽城市图片、堆满垃圾的街道图片、故事《美丽村》、美丽村故事图
片、可回收垃圾箱一个、不可回收垃圾箱一个、垃圾若干、环保小卫士绿丝带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美丽村,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问谁去过哪里旅游?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美丽旅游地——美丽村。
(教师出示课件 PPT)
教师:美丽村里住着可爱的动物村民,这里景色迷人,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树, 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美丽的花朵,还有美食,吃起来香喷喷的。
教师:你喜欢美丽村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美丽村已经很久没有游客去参观了。
二、分段欣赏《美丽村》故事。
教师:美丽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看一个故事就会有答案了。
1、讲述故事:这里是美丽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教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为什么美丽村到处都是垃圾?
(幼儿回答;因为村民每天都丢掉很多垃圾)
2、讲述故事:原来村民——垃圾越来越多。教师:小朋友们从故事里都听到了什么?
教师:村民丢掉的垃圾真的没用吗?他们做的对吗?应该怎么做?
(幼儿自由回答),(幼儿回答猴子哥哥不应该丢掉旧玩具,可以把旧玩具送给别人。)
3、讲述故事:游乐场和小河里——河边钓鱼。
教师:游乐场和小河里都堆满了垃圾,对村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幼儿回答小猪不能在游乐场玩滑梯,河马先生不能河边钓鱼) 教师:生活中如果到处都是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你能给堆满垃圾的美丽村重新起一个什么名字吗?(幼儿自由回答)
4、讲述故事结束部分:牛村长看到——大家决心保护环境。
教师:美丽村村民决定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办法让美丽村恢复美丽?
教师:牛村长开完会后就准备了两个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 我们来看看美丽村都有哪些垃圾,垃圾分类怎么做?
可回收垃圾箱装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回收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箱装果皮、剩菜剩饭、油漆颜料、电池、烟头、等。丢弃有害的垃圾。
教师:美丽村重新恢复了美丽,牛村长十分感谢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小朋友们相互鼓励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做了好事,我们成为了爱护环境的环保小卫士,李老师为你们发放环保绿丝带。
活动总结
这是一节社会和语言的整合课程活动,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幼儿对这样的主题非常感兴趣。
一、课堂气氛活跃。
垃圾与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谁家都会有垃圾,马路上也有垃圾桶,小朋友们对本节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而且知道这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所以愿意参与活动。
二、知道分析对错
幼儿能够说出故事中不同动物的做法是否正确,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三、能够联想实际
幼儿能说出现实生活中很多污染环境的问题,并对相应的事情有治理想法和简单的解决措施。
四、学会分辨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
这一环节中幼儿的兴趣最浓,参与度也最高。他们知道原来垃圾还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用处还很大,本环节体现了幼幼互动。
中班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阅读教材,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
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考试说明》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
同学们阅读P139至P140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大气污染的含义
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①漂浮颗粒物;
②硫的化合物;
③氮的化合物;
④碳的氧化物;
⑤碳氢化合物;
⑥含卤素的化合物;
⑦放射性物质;
⑧……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
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
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4.大气污染的危害
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③对金属、矿石及其制品有腐蚀性的物质,会损害建筑和某些雕像;
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世界的气候,引起多种自然灾害大区域频发;
⑤氟氢烃类物质的排放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使人类及动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征对大气污染的类型和原因,请提出治理方案。
5.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
人必须依靠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呼吸20000次,平均吸放15kg空气,其质量大约相当于每天所需食物及饮水质量的10倍。有报导指出,人可以几天不喝水,不吃东西,但不能几分钟不呼吸。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量通过接触和刺激体表进入人体。人体吸入的空气经过鼻腔、咽部、喉头、气管、支气管后进入肺泡,并在肺泡上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通过肺泡毛细管时,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含氧的血液被输送到人体各部分,供人体组织和细胞新陈代谢用。如果生活在烟雾迷漫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就会溶于体液或沉积有肺泡上,轻者会使上呼吸道受到刺激而有不适感,重者会引起疾病,使呼吸道和肺功能损害,引起病变。
大气污染的防治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首先要改变能源结构,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再是运用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治理大气污染,适当扩大城市、城镇绿化面积,植树造林,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还要制订大气质量标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和预报,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参数。
四、水污染
1.水污染的含义
使水和水体的物质、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或使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叫做水污染。
2.水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污水的排放;
②生活污水的排放;
③垃圾液的渗漏;
④化肥、农药、合成洗涤剂的滥用。
3.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对渔业等水产业、工业、农业、畜牧业和人类的身体健康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4.水污染的治理
对水污染的治理,要采取污水先净化后排放,以有机肥代替化肥,不使用含磷洗涤剂、注意农药的使用等措施。
五、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的含义
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化学反应,以及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能分解某些污染物,因此,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净化能力。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如果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就会引起土壤质量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的来源
①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汞、铅、镉、砷、酚、CN-等)
②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其危害
固体废弃物以日晒雨淋,它们的渗出液中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后,会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其中微生物的活动。(蚊、蝇传染病)
③化肥、农药的污染及危害
(磷矿石中有铅、镉等造成土壤污染。
小结:从80年代起,酸雨、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使地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环境问题既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同一进程中得到解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的环境问题解决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出现。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动力和变化之中,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