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发现与创造》教案

2023-08-04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发现与创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再创造。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如何根据制作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或多媒体导入,让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的物体是如何做成的,是用何种材料做成的,构思巧妙之处在哪里?

  二、新授

  让学生将之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

  (1):让学生触摸、观察材料,按不同的质地、质感等分类。

  想一想:这些不同的质感、色彩、形状的材料给你哪些特殊的感觉?

  (2):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作成什么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师结合课件或范例图形、图片讲解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的运用。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使用。

  三、课堂练习

  辅导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构思,创作一件实用的作品。

  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四、小结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发现与创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

  3、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

  课前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多媒体课件、工艺设计作品等。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1)让学生将事先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看看谁收集得多,收集得好。

  (2)让学生观察、分析、想想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可以制作成何种艺术品?

  2、引导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什么意义?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生活中的用品有什么联系?怎样设计?

  (2)谈一谈,不同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给你哪些特殊的感受?你将如何利用它进行艺术创作?

  3、示范演示。

  (1)选择材料:铝制可乐罐,工具:剪刀。

  (2)构思:根据材料考虑制作什么东西(桌子、凳子)。

  (3)进行创作:用剪刀剪出桌子、凳子的外形,再进行装饰美化。

  4、学生创作。

  (1)根据自己寻找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用于学习与生活的小型日用品,增添一份生活的情趣。

  (2)根据材料的美感因素,设计制作装饰画,美化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设计方案并交流,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设计活动。

  5、评价建议。

  (1)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出优秀作品。

  (3)学习建议:对材料的利用是否巧妙,富有创意?制作的用品是否美观、实用。

  6、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一些材料制成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发现与创造》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互对照)

  3、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4、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5、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通过课外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知识,为他们创造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6、小结:这一课,我们认识了美术世界的广阔性,了解了按材质的不同美术的分类。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让我们去发现,去鉴别,进而去创造美。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发现与创造》教案 篇4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美感和特质的感受力,培养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生活用品的能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生活用品。

  (3)使学生养成认真、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的材质美创作一件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

  使作品体现”使用、美观、环保的现代设计概念。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观察、探究、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种材料,如:各种纸材、饮料瓶、包装袋等。

  所需相应的工具,如:剪刀、小刀、胶水、双面胶等与材料相应的工具。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游戏

  引出小制作—–钟表

  1、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纽扣、纸片、布……)

  2、想一想,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用废旧材料做的)

  小结:同学们答对了,是的,这个作品是经过发现并用手创造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下第五课

  (板书课题――发现与创造)

  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析书中作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石头,铅笔,雪糕棍,饮料瓶盖,光盘盒……)

  2、用这些废旧物品制作有什么意义呢?(环保,好看……)

  小结:美观,有趣,环保,这些美丽的作品是怎样制作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制作的方法。

  3、主要方法有:

  (1)因形选材:先有想法,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师演示笔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因材造型:先有材料,然后看看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教师演示收纳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三.欣赏学生作品

  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四.动一动手,用一用脑

  利用我们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创造生活用品。

  教师巡视辅导

  五.一起分享我们的收获吧!

  1.作品是否用到废旧物品

  2.作品设计是否有新意

  3.作品是否实用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作品,希望同学们通过学

  习这节课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

  最后,愿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热爱美的心灵

  每一个同学都有一双创造美的双手

  板书设计

  发现与创造

  主要方法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