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2023-08-04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

  时间:x年x月x日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 :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

  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3、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1、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 出示艺术作品 ?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2、 教师简单介绍达 · 芬奇、《蒙娜 · 丽萨》

  3、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1、脸型

  2、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3、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4、小结:画人物头部,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5、 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

  (有过)

  6、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2

  课题:美丽的纹样

  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适合纹样的概念,了解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的变化。

  2.学习绘制纹样图案,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

  3.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手段:演示 讲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几何图形的彩纸等。

  2.学生准备印有纹样的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学生相互欣赏自带的图案资料,稳定学生情绪,按时上课。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组图案引导学生欣赏

  师: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类似的图案纹样吧。

  出示课题:适合纹样

  探究发现

  1.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请你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2.欣赏课本上和教师出示的图片

  师: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骨架有哪些?

  学生讨论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2)主要有向心式、离心式、向心离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等

  (3)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到两种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

  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绘制适合纹样一到两种。

  2.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辅导。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绘制纹样图案,设计新颖的适合纹样。

  2.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

  教学重点:运用适合纹样装饰美化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2)主要有向心式、离心式、向心离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等

  (3)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2.学生继续作业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要求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按照外形的设计相应的适合纹样。

  3.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并做本课小结。

  4.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适合纹样的知识做一点实际的设计应用

  教学检测:学生作业

  板书设计:适合纹样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综合式均衡式离心、向心结合式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3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3.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课前准备:课件、黑色水笔、彩色卡纸

  学习用品:彩笔、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条静止的丝带,它是垂直的,现在老师开始挥舞它,你观察到它有什么变化?引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情景创设 讨论探究:

  1、师:让我们走进线条王国,来认识各种线条。给你认识的线条来起个名字吧!(课件出示直线,虚线,曲线,蜗牛线,交叉线,螺旋线,折线,回字线,波浪线…….) (线条王国)

  2、师:生活中的线条也无处不在,请你看看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线,并用小手跟着画一画。

  3、(课件出示建筑中的房顶图)师:请你来找一找其中的线条有哪些?(点击课件演示曲线,交叉线。)

  4、(课件出示跨江大桥图片)师:请你在来找找这幅图片中的线条?(点击演示出曲线,折线。)

  5、(课件出示四幅美术作品)师:请你和同桌或小组成员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作品是那一幅?画中都有哪些线条?

  6、师:通过对四幅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得出了黑白,粗细,长短,多少,丰富等规律。(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

  三、 乐中体验启发点拨-

  1、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段轻松有趣的视频动画。(课件演示线条先生。)

  2、师: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有趣可爱的形象。

  3、师:这里有一幅漂亮的画,在里面你发现线条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线描作品)

  4、师: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美的法则:黑白,粗细,长短,多少,丰富,变化(课件演示出线条装饰的规律)

  四、知识扩展 创作实践

  1、师:这里有两幅作品是小朋友听了这段轻缓优美的音乐画出来的,请你用美的法则来评判一下,哪一幅画更漂亮。(课件出示作品并播放背景音乐)

  2、师生共同利用美的法则分析、总结哪幅作品更具有美感。

  3、师:线条相册想收集一些线条作品,老师想给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装饰。(课件出示线条相册)

  4、教师板演示范。

  5、师:小鱼和它的一群朋友也想加入线条相册,可是它们没有漂亮的线条外衣,请你来帮忙。和周围的同学们讨论一下:你想给谁装饰漂亮的线条,并且说说想用哪些有趣的形象和线条。(课件出示需要装饰的形象)

  6、师:请谈谈你的创作设想吧!看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课件演示线条作品)

  五、1、布置作业:选择你喜欢的形象用漂亮的会变的线条来装饰它。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3、(讲评作业)师:请你参考美的法则来看看谁的作品更漂亮一些,为你喜欢的作品画上对勾。(课件出示美的法则)

  4、请同学选5幅最漂亮的作品入选精品屋,并且请其中的个别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

  六、小结。师:小朋友,用我们手中的奇妙线条来装饰多彩的生活吧!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5

  活动目的:

  1、用不同的花瓣形状、颜色和数量画出各种花朵。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

  活动准备:

  范例、笔、纸

  重点: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美丽的春姑娘。

  流程:

  欣赏与介绍——示范与讨论——创作要求——幼儿作画——评价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传说天上有位美丽的春姑娘,黑头发,圆脑袋,穿着漂亮的衣服,随着微风飘呀飘,她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美丽,因为她有一条奇妙的裙子。

  2、春姑娘的裙子和我们的裙子有什么不同?她有一条用什么做的裙子呢?

  3、春姑娘穿着奇妙的裙子,飘呀飘,把嫩绿的小草和五彩的花朵送到大地的每个角落,让世界更美丽。

  二、示范与讨论

  1、提示画人物的顺序:先画基本部分(头、身体、手臂),再画主要特征(五官),即先画大,再画小,画人物面部时,从上向下画:头发、眉、眼、耳、鼻、嘴。注意不遗漏。

  2、请幼儿尝试示范画随风飘的柳条裙,飘得远,不折断。

  3、进一步观赏作品,找一找不同大小的花蕊,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瓣,数一数花朵上花瓣的多少。

  三、创作要求

  请春姑娘飞来幼儿园。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确定春姑娘的位置,提示幼儿画在纸的上方。

  2、按自己的想象,为春姑娘穿上美丽的柳条裙,并注意用弯曲的线条表现飘动。

  3、鼓励幼儿不断变化花朵造型。

  活动结束:

  找一找春姑娘又送来了哪些花朵。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6

  教材分析:本课一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引入学习主题,它通过渔民捕鱼的场景的表现,讴歌了渔民们欢畅、愉悦、热爱自己美好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鄱阳湖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状态等相关信息。能运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鄱阳湖渔民捕鱼时的欢乐场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能力目标: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媒材来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绘画中如何传达人物的心情以及如何让画面搭配得更完善。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媒材来进行制作。

  教学用具:水彩笔、废旧纸杯及废旧材料、双面胶、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第1课时

  一、提问导课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你们知道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是在哪吗?老师拿一个废旧纸杯,提问:这个杯子能做什么你们看老师能做出什么?师用剪刀剪出一个小螃蟹,提问:老师是怎么剪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二、新课对了,就在我们江西的鄱阳湖。鄱阳湖水域辽阔,鱼类品种繁多,湖畔土地肥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你们想到那里去看看吗?

  1、看课件

  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认识鄱阳湖。观赏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体会渔民的愉悦心情。

  2、念儿歌你能编首儿歌描绘这里的景色吗?鄱阳湖水闪银光,渔民摇船捕鱼忙。撒下一又一,鲜活的鱼儿装满仓。

  3.欣赏优秀范画。线描作品:《鱼儿肥》水粉画作品:《打渔归来》。作品中画了哪些东西?说一说,这两幅画好在哪里?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4、画一画大胆发挥想象力,画一幅“鄱阳湖美景”。

  评一评看谁的画面“最具创意”?

  1)在纸杯上画

  2)把画好的剪下来。想一想,用纸杯还可以做什么?鱼。

  2、大家来合作。

  老师这有一幅大的“鄱阳湖美景”,请同学们把你们制作的鱼、蟹贴上来,好吗?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作品。学生自评。你觉得哪只鱼蟹最好看,说一说为什么?

  三、:我们为家乡富饶的鄱阳湖感到骄傲。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7

  教学背景

  这一课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漆器盘、纸盘等盘子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可以变成美丽珍贵的艺术品;了解到从小小的盘子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了解到盘子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教学课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二册第五课。

  教材分析

  本课在展示大量的现代盘子艺术品的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少数民族盘子艺术品及外国盘子艺术品。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漆器文化,同时又可以欣赏到外国名画家的经典作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绘画的基础上又学到了历史、自然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盘子上的绘画技巧,同时能把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融合到本课中,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尤其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通过自己的巧手,使之变成各种漂亮的艺术品。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白瓷盘、卡纸、彩纸、剪刀、胶棒等。

  学生准备:白瓷盘、彩色卡纸、绘画工具、橡皮泥、废旧材料、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先来看看我们小朋友的想象力如何!小朋友看,老师画的这个圆像什么呢?小朋友们想象真丰富,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圆形的东西,看,盘子。盘子有什么用处呢?盘子可以装东西、盛食物、盛水果,它是我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生活用品。它还有别的用途吗?小朋友请看,(课件出示图片)漂亮吗?由普通的白盘子变成一件装饰环境的艺术品。你们想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美丽的盘子。

  板书课题:第五课美丽的盘子

  二、新知探究

  1、小小的盘子里面的学问可多了,我们先来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说起盘子,还得从几千年前讲起,(出示课件图片)请看这只就是六千年前中国古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人面鱼纹盘,那时制作的盘子粗犷、大气,盘子上画了什么?这是中国唐代三彩花叶盘,有哪些颜色?唐三彩有多种颜色,但以蓝、白、绿为主。唐三彩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后来,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瓷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明代的青花瓷盘,做工精细,盘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在国画颜料中叫花青色。这是中国古代漆器盘,花纹精美,色泽深沉,非常美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这是景德镇的大瓷盘,不仅可以欣赏,还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呢!

  2、我们刚才看到的盘子基本都是什么形状的?盘子还有其它的形状吗?学生说,教师补充说明:盘子的形状各种各样,(出示课件图片)我们刚才看到了陶盘、瓷盘,还有其它

  材料制作的盘子吗?小朋友知道的真多!我们来看视频(课件出示图片),塑料盘、玻璃盘、水晶盘,还有这纸盘(出示实物)这纸盘是老师利用旧挂历纸制作的,好不好?想做吗?

  3、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盘子,请小朋友先看老师做!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老师就送他一个纸盘子。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想做什么样的纸盘,就画出什么形状,在里面再画一个小一圈的同样外形。画好后剪下来,(出示范图)这是盘子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边缘没有翘起。怎么办呢?小朋友看好了,在纸的边缘再剪几道切口,直边就不需要剪切口,把切口两边轻轻浅浅粘贴在一起,盘边是不是翘起了!

  4、盘子做好了,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和小朋友是如何来制作的?(出示课件图片)学习制作方法。

  这两个盘子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绘制的。这种陶瓷作品的颜色并不是画在盘子上就能定型的,它必须加热后才能看出眉目。因此一幅作品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你喜欢那个盘子?为什么?从内容、色彩、构思等方面来说。学生说,教师补充说明,一个牛头放在盘子中非常适合盘子的形状。盘边画了许多人物,盘子中间画了牛和斗牛士,盘子成了角斗场,构思真巧妙。(板书:盘边盘中间)毕加索在盘子这个小小天地上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华,创作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造型。

  这是一个挂盘,喜欢吗?喜欢它什么地方?学生说,教师总结,颜色很鲜艳,非常漂亮。

  小朋友在白瓷盘上画的一只大公鸡。用水粉颜料在白瓷盘上绘画,颜料中要加一点洗衣粉,因为瓷盘比较光滑,加上洗衣粉,颜料才容易敷在上面。使用这种盘子绘画的好处是可以反复练习,不满意洗去重画,一直画到满意为止。

  这幅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通过想象、创作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美化了生活。

  通过欣赏,我们知道了装饰盘子不仅可以画,还可以用各种废旧材料拼贴。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才美观、漂亮。

  5、下面老师就来装饰一下这个盘子。我想剪几个水果,先画出水果的外形再剪下来,看……。粘贴时,要注意适合盘子的形状。你学会了吗?

  作业要求:

  1、自己或与同桌一起装饰一个盘子。

  2、可以在盘子上绘画或用各种材料拼贴。

  有盘子的同学可以直接装饰,没有盘子的同学动手做一个,再装饰。

  现在开始动手吧!比比看,谁的盘子最漂亮。过一会,把你制作好的盘子贴到黑板上你喜欢的位置。

  三、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发现问题及时作个别指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展示交流。教师强调创作的图案要适合盘子的形状,才美观、漂亮。

  四、作业展示及评价。

  开一个美丽的盘子展览会。

  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这样创意?

  学生互评:你最喜欢那一件作品?哪里吸引你?

  教师总评: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肯定学生的优点。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小的盘子,大大的世界。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勤动手、多动脑,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倍地热爱生活,让我们无限的创意装点出更美好的生活吧!

  教学反思

  第一次在盘子上绘画,孩子很是感兴趣,他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力,他们的画五彩缤纷。

  在盘子上绘画不比在作业纸上绘画,还是有些难度的,毕竟是在立体的物体上进行表现,线条不够流畅,涂色很容易涂到线的外面。围绕圆形盘子进行表现画面,在画面的设计上一些学生表现的凌乱了一些,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根据盘子的外形进行设计装饰,可以先从盘子的里面往外一步步的画,注意整体的去表现。在这节课里,我感到不足的是没有强调学生创作时的与众不同,学生善于模仿,虽然作业时制作盘子的形式有很多,但是里面的中心图案不够丰富独特。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8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高中美术人美版的高中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在本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都是非常有用的,学好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不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

  对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述法

  2、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材、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有关古代工艺美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以起立的形式上下课,并根据监控课堂情况进行调整。

  二:引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知道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定义: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实用美术,分传统工艺美术(特种工艺、民间工艺、文物修复、标本制作等)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两大类。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有那些呢?有谁能主动的站起来说一下?

  三:讲授新课:(22分钟)

  中古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本课仅选择其中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

  插入问题(有人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可见之国瓷器的巨大影响。但是瓷器是在制陶工艺上发明的,要想了解瓷器,首先就要从陶器谈起。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就已发明了陶器。在我国发现的7000多处新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它包括存储器、炊器、食器和汲水器等。从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来看,最突出的就是“彩陶”,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充分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比彩陶稍晚的就是黑陶,它把中国新时期时代的淘气工艺推向了顶峰。

  在制陶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瓷器。据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瓷器,考古学上称为“原始瓷器”。到东汉时期出现了成熟的瓷器,直到清代中期,在这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一直不断发展。在隋唐开始,中国瓷器就流传到外国,历代都作为重要的商品行销世界。

  对瓷器工艺的欣赏,离不开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即从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工艺等方面去分析欣赏。

  1.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已有很大的发展。现存南朝覆莲小罐(特点:体积小,造型简朴优美,盖面及器身均浮雕有覆莲花瓣,盖有荷叶梗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通体施青釉,泛黄,开细片纹,釉色晶莹明澈。

  2.隋唐时期,出现了白瓷,现存的隋代白瓷龙柄双腹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特点:造型奇特,胎质洁白,釉面光滑,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可见其中工艺之精细)

  唐代的越窑青瓷最为著名。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有“如冰似玉”之誉。现存的青釉凤首壶便是唐初的精品。整个壶型的造型与装饰华贵而又庄重,有色美丽。

  3..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瓷器生产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这些名窑对中国制瓷工艺最大的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地处河南的钧窑,采用了以铜粉为呈色剂的釉料,烧成了著名的紫红色釉瓷器。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所烧出的瓷器釉色千变万化,其色调之美,非言辞所能表达,历代都视为珍品。其中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如现存的钧窑磁盘。

  地处浙江省的龙泉窑生产的青瓷器,其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如现存的龙泉窑青瓷香炉。

  地处浙江省的哥窑的青瓷器,瓷身断纹,以此作为釉面装饰。

  地处福建省的建窑以烧黑瓷著名,宋代的师傅们烧出了像兔毫般的结晶釉。

  4.元、明两代,中国瓷器又有了重大突破。一是元代的青花瓷器,至明代永乐、成化年间达到高峰。现存的元代青花鸳鸯莲纹盘突出体现了青花瓷的这种艺术特色。其次,元代景德镇窑还发明了釉里红瓷器。现存元代釉里红镂塑盖罐是传世釉里红瓷器的精品。在釉里红的基础上元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五彩含多种彩色之意。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瓷最有特色,如现存的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5.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三代瓷器工艺达到了顶峰。除青花瓷的烧制工艺提高,色泽更加鲜艳、层次更加分明、五彩瓷的色彩更加丰富外,还创造了比五彩瓷更娇艳、层次更丰富、以淡雅柔丽名重的粉彩瓷器。

  (二)、玉器工艺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现存的《玉凤》是商代的佳品。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 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 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 构思

  (2) 起稿

  (3) 线描

  (4) 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头部

  B、身躯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教学后记:

  现在学生在电视、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恐龙的内容,所以,对于恐龙的种类、外形与生活习性了解得很多,在这一点上,老师也不如他们。看着课堂上学生那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样子,我深深地感到:这堂课与其说是我在教学生,还不如说是学生当了我一回老师。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1

  设计意图:

  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思维、创造及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再满足只在纸上绘画的形式,而是对新颖的美术表现形式较感兴趣。时逢秋季,"秋风吹,吹皱了秋叶婆婆的脸"在这样一个烂漫、多彩的季节里,孩子们对各式各样的秋叶爱不释手,本次活动就是以"秋叶"为主题,通过学习用镂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树叶及叶脉。另外,在班级的美术里,有少部分孩子尝试剪过镂空的窗花,活动中他们可以迁移以往的经验。对于大部分孩子,虽然有一些难度,但是也是他们能够踮起脚尖能故偶摘到的"果子"。

  活动目标:

  1.感知树叶的不同外形,学习用镂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树叶及叶脉。

  2.大胆发挥想象,能合理布局。

  3.养成良好的剪纸常规,用完剪刀能放回去,并把废纸放到小筐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各样的树叶,剪纸示意图轻快音乐一段、红、橘黄色、绿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份树干背景图每组一份、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PPT出示树叶飘落的情景,用《小树叶》的背景音乐)师:秋天到了,树叶宝宝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一片一片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飘落下来。让我们也跟着小树叶一起来跳舞吧。

  (听音乐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巩固对树叶形状的认识师:在树林里,有很多的树叶宝宝,你认识哪些树叶呢?

  出示ppt(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树叶及其名称)出示一幅梧桐树叶:看!这是什么树叶宝宝呀?像什么?

  (梧桐树叶像小手、银杏树叶像扇子、香樟树叶像鸡蛋)在每一片树叶上,还有一条一条的花纹,是什么?

  (叶脉)(PPT出示一片树叶,重点突出叶脉的不同):每一片叶子形状都不同,树叶上的叶脉也不一样,有的粗,有的细。

  三、操作展示

  1.教师示范看!我这里也有一片树叶。漂亮吗?猜猜我的树叶是从哪儿来的呢?

  对,是我用纸剪出来的。

  这片树叶和我们以前剪过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剪出了大小不同的叶脉)猜猜我是怎么做出这片漂亮的树叶的?

  (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示意图(PPT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图意,并示范。

  重点看叶脉的画法以及比例大小。

  3.把剪下的树叶贴到光秃秃的树上这片小树叶是哪个大树妈妈的.宝宝?把他送回到妈妈的身边,心里真开心。

  四、幼儿操作

  1.谈话:

  在教室里,还有很多的大树妈妈在找自己的宝宝。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看看来了哪些大树妈妈?它们的树叶宝宝长什么样呢?

  2.讲述要求:

  (1)看清步骤图中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制作,会正确进行平剪、镂空剪。

  (2)注意安全,用完剪刀放回去,废纸放到小筐里。

  (3)注意画面美观,布局合理。

  3.幼儿操作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其画出叶脉。

  每个幼儿至少制作3种不同的树叶,全部剪好后将它们分别贴到相应的大树上。

  五、活动结束

  1.讲评作品(以大树展板的形式呈现,渲染秋意浓浓的氛围)谁能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剪了哪些树叶?是怎么剪的?

  2.教师:

  我们帮枫树、梧桐树、银杏树找到了它们的树叶宝宝,大树妈妈真开心呀!还有很多的树叶宝宝也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找它们的大树妈妈,你们愿意吗?让我们一起去外面再去找一找吧。

  (播放《小树叶》的音乐出教室)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2

  活动目的:体验模仿动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图片、幼儿涂好颜色并剪好的动物图片。

  2、固体胶、双面胶、油画棒、馒头形的铅画纸(带条形)。

  3、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如《火车快飞》、《数鸭子》。

  活动过程:

  1、故事《小动物搬家》导入,吸引幼儿注意。

  (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粘贴、添画)小动物搬家啦,他们搬到了一个什么东西也没有的地方(出示底板、粘贴小动物),于是,他们决定要装扮他们的家。小羊说:“我种上绿色的草地。”小鸟说:“我请云朵姐姐出来玩。”小牛说:“我要种上美丽的花朵。”小象说:“我要种上许多树变成大森林。”

  2、小动物们搬家搬到哪儿?怎么搬家?他们怎样装扮他们的家?

  3、你还想为他们的家装扮些什么?

  4、幼儿装扮,老师指导。

  5、展示自己的作品,游戏:“动物模仿秀”。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3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

  到: 。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记忆、想像,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逛大街的热闹场景。

  2、能较好地掌握画线的基本方法,并用线条较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二、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欣赏、发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备几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议作业小节全课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第12课我们去旅行湘教?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逛大街

  第二课时

  一、声音导入

  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

  二、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

  (2)建筑物

  (3)人物

  (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

  三、介绍相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

  四、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

  五、欣赏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

  六、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集合 篇15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香蕉船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让幼儿在做、玩中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愉快感。

  活动准备:1、创意绘本;

  2、彩纸、剪纸。

  活动过程:1、教师用魔术表演导入活动:“小朋友,今天老师学了一个神奇的本领——魔术,你们看,我会给大家便出什么?(教师念咒语,变出做好的香蕉船,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欣赏观察香蕉船,引导幼儿说说做这个香蕉船需要的材料,以及制作的步骤,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根据幼儿的发言,教师一边示范制作步骤,一边进行小结,

  (1)、准备彩纸、香蕉、剪刀、胶水等物品;

  (2)、在长方形彩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将彩纸穿在竹签上;

  (4)、在竹签头上贴上三角形的小红旗,一张船帆就做好了;

  (5)、将竹签的另一头插进香蕉,用彩笔画上花纹。

  4、幼儿开始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或竹签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5、收拾制作材料,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6、展示幼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