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我运动我快乐》 篇1
一、设计理念:
1、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富有情景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动作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育目标。
3、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和谐发展是本课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材分析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式,用模仿形式通过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的“导入”把听音乐、游戏和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入课堂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绐终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能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2、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
本课力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如在家中玩耍一样,开创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课中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同时也强调了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能力的广阔时空。
1、跳跃:模仿动物跳跃、单双脚跳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课的目标
1、通过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简单的跳跃动作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发展跳跃、奔跑的能力,提高灵敏、反应、协调和力量素质。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遵守规则、友好合作、爱憎分明的优良品质。、
1、学生同教师拍手进入操场
2、游戏:《1、2、3、4、5、上山看老虎》
3、拍拍小皮球
1、学生听音乐跟师拍手跑成一个大圆圈。
2、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造型动作。
3、教师扮演篮球运动员,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自编儿童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4、预期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有组织,有纪律。
2、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组织队形教育渗透二激发动物模仿操(音乐伴奏)
1、仿小羊
2、仿小猫
3、仿马
4、仿兔
5、仿青蛙
1、教与学的方法:
(1)随着音乐节奏,全班组成“四方形”
(2)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同练模仿操。
2、预期目标:使学生情绪活跃,形象生动,进入学习角色。
1、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机智勇敢,反应敏捷,积极思维敢于创新。
三、学习
1、模仿动物跳
2、创想跳跃练习
3、猜拳跨步跳
4、连续双脚跳比赛
5、跳单、双圈1
教与学的方法: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想像、模仿动物跳的动作。
(2)学生分组,在教师引导下各自创想跳跃动作。
(3)学生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4)采用游戏竞赛法,集体进行练习。
2、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和表现力,跳法多样,形式各异。
同上散点
1、团结友爱,同心协力。
2、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课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组织队形教育渗透四发展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1、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述游戏的方法与规划。
(2)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后,师生共同游戏。
2、预期目标;遵守规则,注意倾听,互相配合,反应灵敏。
1、在练习比赛中将方便让给别人。
2、培养师生感情。五调正放松
1、放松活动《拍手歌》
2、小结、讲评
3、下课1、教与学的方法:
(1)听音乐,师生共舞。
(2)师生评议,共同小结。
(3)呼“再见”后下课。
2、预期目标:轻松愉快,身心满足,畅所欲言,共作主人。
散点
1、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2、培养学生讲礼貌的好习惯。
课后点评:
1、该课队伍的调动、场地变化巧妙,安排合理。
2、能利用儿童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儿歌等形式来诱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反思:
(1)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运用游戏的形式,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教师应注意在课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主活动。
(4)课中教师对学生活动能力的调控将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展示。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我运动我快乐》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运动能使身体健康发育;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天生好动,而现在的孩子却往往缺乏运动,为调动孩子们的运动兴趣,让孩子们知道运动的作用,因此生成了本节课《我爱做运动》。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做运动的兴趣。
2、 学会几种运动方式。
3、 了解运动时的安全事项,提高自我保护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几种运动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轻快的音乐,与幼儿一起做舒展筋骨的动作,请幼儿说说感受。
二、 观看课件,学习几种运动方式。
提问:
1、小朋友在做什么运动?(赛跑、跳障碍、爬攀登、走平衡木)
2、你做过这些运动吗?
3、你最喜欢做什么运动?
4、这项运动是怎么玩的?
5、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运动有许多种,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少生病,少打针。
三、请幼儿模仿一项运动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是什么运动。
四、放音乐,教师随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不同的运动,边做边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五、讨论:做运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健康优质教案《我运动我快乐》 篇3
教学内容:
本课要求小朋友认真地去观察和描绘运动中展示的人物动态美,重点分析人在运动时的肢体状态,画出动感。让孩子有意识地像摄影师一样去捕捉生活中瞬间运动状态的美,让作品生动有趣。
学生情况:
低年龄的学生最喜欢描绘人物,而且动作夸张,人物生动有趣,线条率真有趣。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没有年龄小的时候画得生动,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画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画面考虑的内容一多,有时候就无从下手,缺少了小时候感性的直截了当和大胆表现的勇气。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主要通过图片欣赏和小朋友对不同动作的模仿练习,了解人物的动作以及动作带给我们的美感。以游戏的'形式了解人物的关节和运动规律。通过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师准备:站立人物的手绘图稿、皮影人物、视频投影仪、PPT。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一个站立的人的画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体基本运动结构,运用“分解组合法”完成人体动作模型并转动四肢进行不同动作的模拟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优秀作品,仔细观察描绘,运用写生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体动作美,感受运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运动的基本特点,了解运动的一般规律,感受人的动态美。
教学难点: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感,表现人运动的动态美。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老师出示一幅正面人物站立像,然后把它分解为头部、四肢、躯干几部分,接着分别在四肢的膝关节和肘关节处各一分为二,躯干也大约在腰部位置一分为二。
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视频投影仪上移动四肢拼摆出人的不同动态。(激发兴趣)
学生游戏:
1. 可以请学生来移动纸偶人的四肢,拼出不同的动作。
2. 也可以让一个学生摆动作,另一个学生用纸偶人移动四肢躯干位置模仿同学动作,引起孩子们对人物动态变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人体运动的特点和基本规律,感受不同动作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播放一段皮影戏视频,欣赏戏中人物的有趣动作。(进一步感受人物动态的造型美和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二、讲授
1.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同学们发现我们的人可以表现各种有趣的动作,主要通过哪里表现出来的?(四肢、腰部、颈部等可以转动的关节)欣赏一个运动的人的图片,请同学们利用纸偶人模仿图片中人物的动作。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加深印象)
2. 运动的人和站直的人你更喜欢哪一个?(回答是肯定的,动的人物画面好看)。说说喜欢的理由。通过一组图片欣赏运动的人的美感和视觉张力。(审美提高)
3. 欣赏学生和大师人物画作品,尤其是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中夸张的动作。请同学们说说,这些画面效果如何?用的什么工具材料?你是否也比较喜欢这类表现形式?(集体讨论)
4. 仔细观察一组运动的人物照片。观察他们的动作,四肢在什么位置?姿势如何?躯干和头的动作如何?选择一幅喜欢的图片创作描绘。
三、学生作业练习 老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示并评价
作业要求
运用写生仔细观察图片的方法,主要采用线描的形式完成写生作业,也可以用油画棒等来完成作业。
教与学的评价
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第一,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动感,感受到了动态美。
第二,是否对细节有一定的观察和表现。
第三,也可以对好的作业中勾勒的线条是否流畅,能否在疏密节奏上表现得更好一些提些要求。
反思和总结
人物写生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能够仔细观察和描绘的小朋友我们应该鼓励和表扬。通过本课的学习,先在拼拼玩玩中了解动作形成的原因。再通过图片欣赏感受运动带来的激情和热情。可以尝试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出的不同画面效果。作业也可以夸张表现局部特写来创作。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1. 若进行写生教学,因为场地的不足可以在室外进行。
2. 表现运动的人,运用手工的学习方法,收集一些旧铅丝,绕一个人物的基本模型,扭动躯干和四肢表现人物动感。还可以缠绕上废旧毛线,塑料绳等,这种表现别有生趣。几个不同动作的人组织在一起,一组有动感的画面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