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2023-08-02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懂得国旗、国徽的意义;懂得升国旗、降国旗的规范行为。

  教学重难点:

  学习行为规范,形成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升国旗你知道升国旗要注意什么吗

  二、授新课:

  1、板书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升国旗

  2、分小组讨论:

  升国旗时的行为。

  3、相互交流。

  4、肯定学生的回答。

  5、讲解总结规范行为,特别是如何行队礼。

  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同学们要跟着音乐一起唱,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6、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国旗行为规范,希望同学们按照规范去做,规范我们的行为。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情感:

  1.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2.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3.小结:

  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板书:公共秩序

  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板书:自觉遵守

  二、激情明理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板书:为他人着想

  从自己做起

  师:某部六练的战士们也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下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5.放音频二:六连战士“听电影”的故事

  6.同桌互相说说:

  (1)六连战士们为什么不站起来看电影?

  (2)六连战士既然看不到电影了,站起来走走,随便谈谈话,可以吗?为什么?

  (3)如果战士们向群众要会上级制定给他们的位置,现场会发生什么情况?

  7.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都应该想到公众的利益。只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8.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榜样。谁能来夸夸我们身边的好榜样?

  五、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遵守公共秩序。

  2.小结: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愿望、共同利益,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长大以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