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2023-07-30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幼儿认清安全标志,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电等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

  2、幼儿知道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安全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案准备:

  1、事先让幼儿先了解一些安全标志

  2、交通安全、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的安全标志卡片

  3、纸、彩笔等工具

  教案过程:

  1、寻找安全标志

  1)老师向幼儿讲述交通安全小故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

  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请幼儿寻找有关的安全标志。

  2、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用途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安全标志的含义。

  2)知道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些安全标志,以及这些安全标志的用途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的危害。

  幼儿知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标志上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如果不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

  3、做游戏

  教师说出一种安全标志名称,请幼儿迅速找出相应的安全标志卡片。

  4、制作安全标志

  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设计并制作安全标志。

  把幼儿制作的安全标志放在需要安全标志的地方悬挂,继续探索相关安全标志。

  标志是生活中对人们行动的一种指示、是简单形象的图画语言,尤其是安全标志在生活中能对我们进行提示、警告。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寻找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并动手设计、制作安全标志,孩子们通过自己看、问、找、画等探索活动,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适应社会、适应集体,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1.提高头顶、脚走和手抛接等动作的技能。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平衡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1、小沙包(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最好是跑道。

  游戏规则:

  1肩和头顶沙包行走时都不能用手扶。

  2.行走时不能故意推、撞、踩他人。

  3.结伴抛接沙包时不能往对方身上投。

  游戏玩法:

  1.顶沙包,幼儿在场地上手拿一个沙包等待,教师先示范,将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全体幼儿也把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当听到跟着老师走的口令时,幼儿一个个头顶沙包放在自己的头上,一个接一个跟在老师后面走。

  2.抛接沙包。幼儿在场上分散站立,用双手将自己的沙包向空中抛起,待沙包落下时接住,再跑向空中,下落时用双手接住,如此反复。

  注意事项:

  1.活动进行时提醒幼儿不能拥挤在一起,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互相碰撞和踩踏。

  2.对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及时给与表扬,对自由散漫、故意影响他人的幼儿要给与批评。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肢体语言表现花的姿态,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遵守游戏规则,对发出的口令能灵敏地作出反应。

  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用绳子围一个大圆圈,《马兰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身体:

  听歌曲《马兰花开》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自由活动四肢,激发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二、游戏《马兰花开》:

  让幼儿先在绳内围城一个圈,教师在圈中讲述游戏玩法:

  1、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手拉手边念儿歌边向右手方向走。

  2、念儿歌: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3、当念到:请你马上就开花。幼儿问:几瓣花?教师回答:×瓣花。幼儿快速反应,相应数量的幼儿抱在一起。

  4、数量不符或没有及时找到同伴的幼儿就要表演一个节目,游戏重新开始。

  集体游戏:马兰花开

  师幼一起玩游戏《马兰花开》: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说儿歌,三遍后师幼一起说儿歌,等幼儿能够熟练说儿歌后,让幼儿自己说儿歌,

  互换角色,也可以是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游戏。

  三、创编儿歌、继续游戏: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本活动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孩子们对此游戏十分的感兴趣,个别幼儿参与不积极,是在集体教学中有点照顾不全面。游戏有点反复了,失去了游戏的兴趣性。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玩报纸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动手。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大胆参与,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动手,主动地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在不断地尝试、游戏中,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废旧报纸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报纸若干小圆球若干胶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音乐的情境和节奏下,教师引导幼儿做走、跑等准备动作,活跃活动的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报纸不同的.玩法

  师:报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纸,除了阅读,增长知识外,它还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小朋友你们想想,报纸能怎样玩呢?

  3、活动过程

  通过幼儿的集体思维和个别创新,幼儿发现报纸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斯纸玩:

  “小朋友想一想,报纸除了刚才的这些玩法,还可以怎么玩?”(斯纸)引导幼儿边斯边说“斯斯斯,变变变,报纸变成小白兔......”

  (2)、把报纸进行折叠,变成自己喜欢的模型,

  这个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用报纸去折叠和拼撕自己喜欢的东西,有而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很有成就感。

  [1、2激发幼儿的创造性,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3)、把报纸团成团,在地上滚,

  这个游戏可以两个幼儿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幼儿一起玩。

  (4)、四个小朋友撑起报纸,把小球放在上滚动,

  这个游戏必须是多个幼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幼儿必须有积极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顺利的完成游戏。

  [3、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幼儿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5)、把报纸卷成小棍,扮孙悟空做搏打游戏。

  现在把这张神奇的报纸卷了起来,报纸变成望远镜,冰激凌,火炬,最后把报纸卷成金箍棒,老师变成孙悟空,“变出”金箍棒,幼儿变成小孙悟空,引导幼儿玩纸棒。

  (6)、大家一起做游戏,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以上5个游戏,把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游戏竞赛。

  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参与意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游戏热烈而有序,有而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整理活动: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创新,积极动脑、动手,在大胆的尝试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并通过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并能在活动中增强信心,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5

  游戏目的:

  1.训练运用走、跑、蹲和站等动作技能,增强腿部、腰腹和手的力量。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游戏准备:

  1、大皮球(每人一个)

  2、平整、无障碍的.空地。

  游戏规则:

  1.听口令行动,不可以自己随意行动。

  2.滚球时要用手推,不得用脚踢,皮球不能离开地面。

  3.幼儿追球时要追回自己的球,不可以去抢他人的球。

  游戏玩法:

  1.边走边滚球,幼儿每人1个球站在操场的一端,皮球放在自己的脚下,弯腰半蹲手扶球。当听到“向前滚球”的口令时,幼儿边弯腰边走推球向前,慢慢的走向场地的另一边。

  2.滚球接球,幼儿两两结伴,只拿1个皮球,面对面相距3米蹲下,一名幼儿手扶皮球。当听到滚球的口令时,手扶皮球的幼儿就将手上的球滚向对面的同伴。对面的同伴接到球则等待老师的口令。以此类推进行。

  注意事项: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握滚动的方向。

  2幼儿在场地上追球时,提醒他们不要跑的太快,以免摔倒或碰他人。

  3.根据幼儿的能力配对,能力好的拉长距离,能力差的则缩短距离。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游戏中巩固扎手绢,解手绢的方法。

  3、在游戏中学习相互合作,并且发展幼儿跑与追逐的能力。

  【活动准备】

  手绢(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第一次玩:(老师示范、师幼一起玩、幼儿一起)

  全体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某位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就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第二次玩:混合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第三次玩:男女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大班户外活动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的平行线。

  2.发展幼儿爬行、绕过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激发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软垫子、障碍物小椅子、绳子、沙袋、羊角球。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老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进行热身运动:双臂绕环手腕、原地跑跨跳。

  2.引出活动主题,介绍场地,创设情境:

  师:马棚里住这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粮食给奶奶送去好不好?"于是,小马就驮起粮食飞快的向奶奶家跑去-------小马在运粮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第一个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沙袋),接下来是要爬过一块草地(软垫子),最后要跨过一条河(两根绳子)。

  3.穿过障碍,练习助跑跨跳。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一次;

  (2)幼儿自由练习穿过障碍,助跑跨跳5分钟;

  教师总结:小朋友到小河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我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3)开始游戏"小马运粮"。

  师:现在我们将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羊角球进行比赛,小马们爬过绿草地时,用肘关节爬过去。幼儿游戏时,老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进行第二轮游戏。孩子们记住了吗?

  (4)教师当裁判,巡回指导。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看哪组的小马最先顺利到达奶奶家。

  (5)教师讲评:小马们在运粮的时候非常认真、勇敢不怕困难,都很厉害是个勇敢的孩子。

  4.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

  (2)放松整理运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蹈"太阳的宝贝"。

  活动反思

  《小马过河》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希望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伯伯、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同样一条河,老牛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