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2023-07-3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猴子和鹿》,录象带,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怎样不用手、不用脚,也不借助任何东西,把球运到那边的箱子里?你们可以互相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好办法?出示球,按照你想的方法我们试一试。(幼儿探索尝试)你们谁成功了?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二、看课件,了解合作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师:今天真高兴,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个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见?放课件,提问:

  (1)小朋友,你们猜谁能成功?为什么?

  (2)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遇到这样的困难,你猜他们心里会怎么想?怎样才能摘到桃子呢?开动你那聪明的小脑筋,帮他们想个好办法吧。我们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这样办法就更多了。

  (3)结果怎样?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一开始没能摘到桃子,而最后他们却成功的摘到了桃子?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小结:老熊说的很对,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只有互相合作,团结起来,我们才能成功,你们说对吗?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们合作完成的?

  三、看录象,学会与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

  (1)他们在干什么?一个人能做到吗?

  (2)他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该怎么解决?如果是你,接下来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3)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认为该怎么合作?小结:两个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动延伸:

  游戏: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戏可真好玩,我们也来试试,好吗?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应该怎样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吗,来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试一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篇2

  一、设计背景:

  本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情况较为严重。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能正确地了解、对待自己是很重要的,它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帮助学生肯定自身积极的方面,并且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逐步提高自身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悦纳自己,增强学生继续前进的信心,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动力。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2、引导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肯定他人的优点。

  三、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节目。

  四、活动内容与方式:

  1、引入课题:这几天,我发现有二位同学不太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让他们自己来说说吧。

  (学生角色扮演)一个个子矮、一个成绩不佳

  2、听了这二位同学的心里话,你觉得他们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请大家先在小组内选择其中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3、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呀,这些同学身上不是没有优点,而是缺乏发现,缺乏欣赏自己。让我们——欣赏我自己吧。

  4、那么,你能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吗?请说给组内的小伙伴听,自己发现多少就说多少,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小组内的同学要数一数他到底说了几条,等会儿评评小组内谁找到的优点最多。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到组内了解情况,并表扬或摸摸在说自己优点的学生的头)

  5、评一评,小组内谁找到的优点最多?请各组找到优点的同学站起来。

  (各组找到优点最多的起立,教师询问优点有几条)

  6、你们真棒!能发现自己那么多优点!大家为他们鼓鼓掌吧!

  7、可是,有的同学不太善于欣赏自己,你们组内不太欣赏自己的同学有没有?没关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他们,愿意吗?好,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优点大轰炸”!优点怎么能“轰炸”呢?“优点轰炸”其实就是大家一起给这位不太能欣赏自己的同学找优点,找出很多优点来赞美他。

  8、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9、同学们进行游戏。

  10、同学们,你们玩了这个游戏,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优点了呢?把自己又发现的优点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吧!

  (小组再次交流,气氛热烈,教师参与其中。)

  11、我们拥有那么多优点,有那么多长处,愿意在大家面前露一手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等会儿在全班面前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热烈交流)

  12、愿意和大家分享成功和快乐的同学,不用举手,请自己上台吧!

  (学生展示自己,有唱歌跳舞的、朗诵诗歌的,有展示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的,有翻跟斗、跳绳的……学生饶有兴趣地看表演。教师适时称赞,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3、教师小结。

  五、课外延伸:

  今天收到的优点贴在自己床头,每天起床后大声地读三遍。

  六、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这节课,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对学习有了信心,更爱学习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篇3

  分享真快乐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本班幼儿入园才三个多月,许多幼儿由于缺乏与同伴分享的意识和行为,经常出现争抢、哭闹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集体生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让大家一起玩,逐步渗透分享的意识。活动中,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幼儿乐于将自己的玩具让别人玩,并通过大家一起玩玩具后的快乐体验,进一步强化这一良好的行为,引导幼儿逐步学会与人分享,树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分享活动,体验玩具大家玩的快乐。

  2.大胆表达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的想法。

  3.初步懂得玩具一起玩、互相谦让的交往方法。

  活动重点:

  体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活动难点:

  渗透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幼儿自带玩具,布置成“玩具城”,课件。

  心理:会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跟客人老师问好。

  看,有这么多的老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孩子,大声跟老师问好:“老师好”!

  2.参观玩具城。

  过渡语:今天,我们来到了玩具城,这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开上汽车,走近一点儿看看都有哪些好玩的玩具,嘀嘀——出发喽!

  3.将幼儿集中到身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玩具?(让每一个幼儿都充分表达)

  过渡语:这么多好玩的玩具,都是小朋友带来的,怎么玩呢?快坐下来,我们听听小朋友的介绍。

  二、展开

  1.幼儿介绍玩具。

  提问:

  (1)这架飞机很特别,是谁带来的?你来教教我们怎么玩?

  (2)这个蛋糕玩具是谁带来的?快来跟大家说说怎么玩?

  2.表达“分享”。

  (1)个人的表达

  提问:玩具城里还有谁的玩具?快拿过来让大家看看,你的玩具想让谁玩?

  小结:小朋友让好朋友来玩自己的玩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大家玩……他们都是会分享的好孩子,我们一起把掌声送给他们!

  (2)群体的表达

  提问:还有谁的玩具?你们的玩具想让谁玩?

  过渡语:既然你们的玩具都让大家玩,那就快去玩吧!

  3.幼儿玩玩具,教师指导,助教拍照(5、6张)。

  重点:保证每个孩子都能玩起来。

  拍照:拍孩子的快乐、专注,要有一张许多孩子一起玩的,一张老师和孩子一起玩的照片。

  过渡语:孩子们,你们玩得高兴吗?玩具也要休息一会儿了,我们把玩具轻轻放回去,也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4.通过照片,分享快乐。

  刚才,我看到大家玩得可高兴了,老师都给你们拍下来了,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的快乐吧!

  提问:这是谁?他玩的是什么玩具?

  小结:好玩的玩具让小朋友玩得多认真啊,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很快乐!这么多人玩一个玩具,没有争抢,还玩得这么快乐,我觉得应该夸夸他们!小朋友带的玩具太好玩了,看我们玩得多高兴啊!

  三、延伸

  1.分享教师的玩具。

  今天,我也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了,到底是什么呢?快闭上眼睛!

  出示玩具汽车,提问:快看,这是什么?谁想玩?(请一名幼儿来当小司机,教师推着小车转一转,活跃气氛。)

  2.渗透玩具较少时的玩法。

  (1)轮流玩。

  提问:谁还想玩?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辆汽车,该怎么玩呢?

  小结:轮流玩是个好办法,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地玩,前面一个小朋友玩完了,后面一个小朋友再玩。

  (2)渗透“谦让”教育。

  提问:如果玩着玩着,两个小朋友争抢起来了,你抢我也抢,行不行?

  小结:大家要互相谦让,你先玩吧,我等一会儿再玩,只有这样,大家才都能玩得自己喜欢的玩具,才会玩得高兴。

  (3)一起玩。

  大家还可以一起玩,一个小朋友开汽车,其他小朋友可以轻轻地扶着车,或者慢慢地帮他推一推,肯定会玩得很快乐。既然大家都想玩我的小汽车,我们把车推到院子里,一起玩吧!跟老师们再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初步了解和认识;

  2、掌握一些培养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

  3、提高主动注重心理健康的积极性;

  4、确立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达到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过程:

  (一)健康两个字很简单,我们都会写也都认识,但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标志是什么呢?”如果你知道请举手。大家说得很好。我这里有一个参考答案,请大家看一下。

  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

  2、那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怎样的呢?说说你的看法,也可以举例子。

  (二)试举例说说我们身边的成功者的心理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大家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总结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心境愉快。

  3、反应适度,行动有序。

  4、乐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5、自我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健康。

  6、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包含两层意思:

  1、无心理疾病

  2、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三)下面是我们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

  中小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不集中、侵犯行为、说脏话、逃学、偷窃、说谎、厌学、敏感多疑、依赖、报复、享受、性心理异常、自卑、症、精神*。

  (四)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这些心理疾病呢?

  最健康心里状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小故事

  案例1:据说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地说:“这些人都习惯打赤脚,怎么能买我们皮鞋呢!于是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鞋穿,看来皮鞋市场大的很呀”。于是想方设法,向非洲人推销自己的皮鞋,最后发了大财,这就是心态导致的天壤之别。

  请问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思考片刻)。

  案例2:拿破仑、希尔曾经讲过一个令人醒悟的故事: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两行字,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从此,赛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她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动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把原来认为最恶劣的环境,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她从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终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是什么让她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案例3:龙哈迪是美国历最伟大教练之一,在皮尔博士所写的一本小说《热忱——它能为你做什么?》一文中这样叙述:

  龙哈迪在达绿湾的时候,他面对着一支屡遭败绩而失去战斗力的球队,他站在他们面前,静静地看着他们,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以沉默但很有力量的声音说:各位,我就要有一支伟大的球队了,我们要战无不胜,听到了没有!你们要学习防守,你们要学习奔跑,你们要学习拦截,你们要进攻,你们要胜过同你们对抗的球队,听到了没有?

  如何做到呢?他继续说:你们要相信我,你们要热衷我的方法,一切的秘诀都在这里(他敲着自己的印堂),从此以后,我要你们只想这件事,你们的家庭,你们的宗教和达绿湾包装者队,要按这个次序让热忱充满你人全身。

  队员们全都从椅子上站立了起来,并记下了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热血沸腾,雄心万丈,那一年他们打赢了七十场球,成为区冠军、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一个球队的根本转变,不只是球员的辛苦学习、技巧和对运动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有了热忱才造成了这种不同的结果,我想对同学们讲,每一个伟大的人都产生于平凡,我也想让你们记住三件事:你的责任、你的使命、你的追求,同学们,你们听到了没有!

  (五)结束语(评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渴望。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让我们手拉手去迎接明天的到来,去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