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歌》优秀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听《春晓》音乐入教室
二、导入
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用两个瓶子分别装米和沙子敲击不同节奏。
× × ×
×
① 比较二种节奏的不同,得出第二种节奏加了一个附点,初步体会附点节奏的节奏感。
② 比较二种声音的不同,猜猜哪个装的是米,哪个装的是沙。
③ 提问:米是怎么来的。
④ 播放“农民伯伯讲解米的全过程”的录像。
⑤ 看了录像懂得了什么。
朗读童谣:
“小小一粒米呀,得来不容易呀,我
们大家一定要珍惜它“
练声,用《地狱中的奥菲欧》片断。
三、新课
⑴(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关于米的古诗。
生吟诵
⑵老师吟诵,学生比较不同之处(速度、力度、节奏、感情)。
⑶学生创编节奏。
⑷以比赛形式吟诵其它古诗。
⑸那我们能不能把古诗唱出来呢?
吟唱《悯农》
a、 老师范唱。
b、学生模唱。
c、 重点难点反复唱。
d、齐唱。
e、 小组唱。
f、 个别抽查、检验学习情况,发现难点及时解决。
g、 用不同方言演唱。老师同学互换角色,由学生来当老师。
h、 全班同学用广州话演唱,随时解决难点。
i、 第一遍用普通话,第二遍用广州话,体会不同方言的特点及中国语言的多样化。
四、拓展
1、欣赏二个片断,看它们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古诗的。
2、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自由地表现古诗,可自己一组,也可和小伙伴一起创编。
3、分组展示。
4、学生自我评价。
五、延伸活动
1、老师评价,然后参与。
“同学们表演得太精彩了,老师都想试一试了。”
老师演唱一首古诗,学生评价。
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生猜
(师):它的曲作者就是老师,老师行,你也行。请有兴趣的同学回家用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创编曲调。
2、看到课后第1题。
⑴在音乐的意境下有感情地吟诵《静夜思》。
⑵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副画,课后完成。
3、好,最紧张的时刻到了,数数你的小星星,看谁能拿到今天的全场总冠军。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吟唱了古诗词,在学习当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非常有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让老师学到了不少东西,那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创编,下堂课把你最好的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好,非常谢谢你们,可爱的孩子们,期待下次再见!
在古诗词的音乐中学生离场。调动情绪,带着愉快的情绪开始音乐课。
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二种节奏
通过二种节奏的比较,引出附点节奏,并初步感受,将难点分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附点。
⑵课改强调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所以这里我用猜一猜的形式引出“米”,导入课题,寓教于乐。在整堂课中用奖星星的方法,有“聪明之星”、“表演之星”、“创造之星”、“明日之星”等,激励学生参与。
老师经常讲要珍惜粮食,但没有几个学生知道一粒米的过程,所以这里采用录像采访的形式,老师亲自到田间采访农伯伯,听他讲述一粒米辛苦得来的过程,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选这个练习曲一是因为它有一个“水果饮料”的广告,学生都喜欢;二是因为曲中1—i的跳度音为新歌中的难点解决作铺垫。
复习古诗,提醒学生有感情地吟诵,然后通过老师示范作比较,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改变古诗的力度、速度和节奏。然后又以比赛形式让学生回忆其它古诗,让学生沉浸在古诗的韵律中。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学习并巩固歌曲。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言来演唱,拓展学生思维,原来古诗也可以用不同方言来吟诵来演唱的,让学生体会不同方言的特点及中国语言的多元化。
通过一个动画片和一段舞蹈录像,展现古诗的不同表现形式。
给学生一个表演空间,创造空间,让他们自由表现,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创作。
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充分体现师生平等,老师示范,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
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先辈节俭等优良传统,不要浪费,包括粮食、水甚至是实践。
教学反思:《吟唱古诗词》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四册第八课内容,它体现了音乐与传统经典文化的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教材力图借姊妹艺术(诗词)与音乐的结合,增强对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通过音乐与文学作品间的融合,让每一位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并用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对诗和音乐的体验。通过这一课将实现以下通过诵读、吟唱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通过学习,感受到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的意境。
《七的歌》优秀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题)
第七课 大海的歌
共( 2 )教时
第( 1 )教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2、 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为《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海》。
难点: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
课前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同学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 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3} 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扮演。
2、 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同学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同学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扮演。
三、小结:鼓励与褒扬,指出缺乏之处。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教学内容
(课题)
第七课 大海的歌
共( 2 )教时
第( 1 )教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同学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示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 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同学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通过为《云》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同学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扮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 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云》。
难点: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
课前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同学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扮演和唱。
3、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 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 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教学过程设计和思路
容,提示同学可用自身认可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示音乐情绪)。
3) 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 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同学边拍边轻声随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扮演歌曲《下云》,要求自创动作体验进行“蓝天、白云、大海)的联想。并从同学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扮演进行扮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褒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七的歌》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
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
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
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
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预设: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 旺盛 强壮 巨大
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
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
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唱”出生命的一首首动听的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