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教案

2023-07-28

立夏节气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立夏,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保护蛋,初步培养责任感。

  活动时间:

  20xx年5月5日

  活动形式:

  一日护蛋,互相比蛋、碰蛋、我的创意蛋宝宝

  活动一:一日护蛋

  时间:8:30—15:00

  要求:

  早上入园开始把蛋放在袋子里挂脖子上,在园的一天中不能把蛋拿下来,下午3:00的时候看谁的蛋是完整的、没有破损的,评比出“护蛋小天使”。

  活动二:斗蛋游戏

  时间:15:00—16:00

  要求:

  讲解斗蛋的方法和规则,孩子们之间进行“斗蛋比赛”。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蛋,找个对手斗蛋。蛋完好无损的继续再战,最后大家评选出今天的冠军。

  活动三:我的创意蛋宝宝

  时间:下午回家

  要求:

  1、回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可以用彩色笔、各色水粉颜料,彩色纸等等材料。

  2、5月6日把自己装设的蛋宝宝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立夏节气教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幼儿经验准备: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附内容)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主题班队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立夏节气教案 篇3

  一、教学背景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到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亲身动手实践,感受立夏的趣味。

  二、教学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清明的地理知识特点和下雨的原理;

  (二)让儿童在斗蛋这一习俗中感受立夏的魅力;

  (三)认识立夏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帮助儿童了解编蛋络或绘彩蛋的步骤,鼓励儿童自己尝试创作。

  三、教学内容

  (一)驱蚊小妙招

  立夏到了,蚊虫季就来了,夏天这个穿短袖的季节,蚊虫带来的困扰也随之而来,那便是蚊虫的侵袭。每晚睡觉时蚊子在耳边夜夜笙歌,四处叮咬。早晨起来身上便出现了一个个红色小疙瘩,被蚊子咬了之后,叮咬部位慢慢肿起来,这是因为部分蚊虫体内本身含有毒素,毒液会导致皮肤局部发炎红肿。然后,我们会逐渐体会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蚊子来势汹汹,如何才能赶跑它们呢?

  小朋友们来想想怎么驱赶蚊虫吧!(与小朋友互动了解他们的驱蚊妙招)

  在这里老师也给大家几个驱蚊小妙招:1.传统防蚊法:点燃晒干的橘子皮,既能驱蚊,还能驱除异味。或者燃烧烧晒干的茶叶或艾叶,点燃后的烟味也能驱蚊。2.注意衣服颜色:蚊子比较喜欢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特别是黑色。所以夏天尽量穿浅色衣服,而且穿浅色衣服也没那么热。3.盆栽驱蚊: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薄荷或天竺葵等,蚊子会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4.挂蚊帐:悬挂蚊帐作为物理防蚊效果最佳的方式。直接避免蚊子入侵你的领地。安全,环保且最有效。5.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寝室内放几盒揭开的清凉油或风油精。蚊子会躲避这种刺激性气味而远离你。

  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蚊香和驱蚊液这类产品,拿完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避免危害。

  (二)斗蛋

  我们都知道立夏要吃鸡蛋,但实际上在吃蛋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斗蛋”。“立夏蛋,满街甩”,斗蛋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挂在脖子上。

  斗蛋的方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般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立夏吃蛋、斗蛋寄托着孩子夏季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如此好玩又健康的习俗,赶紧找到身旁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斗蛋,决一高下吧!

  (三)立春传统

  立夏有诸多习俗,如“迎夏仪式”“饯春”“尝新活动”“立夏秤人”“吃五色立夏饭”等。

  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深层次上,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2.饯春:在江浙一带,立夏时人们感慨春天的离去,于是备酒食享用,意为送人远去,是为“饯春”。因此,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3.尝新活动:立夏日,有些地方有“尝新”的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其中“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在上海,有着“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在立夏当天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多地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4.立夏秤人:立夏吃完中饭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5.吃五色立夏饭:在立夏当天,人们会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

  (四)立夏活动

  注:绘彩蛋相对简单可以让小朋友亲自动手尝试,编蛋络有一定难度可以仅作讲解,让小朋友知道编的步骤。

  1.编蛋络

  准备材料:五颜六色的彩线。

  操作步骤:

  (1)剪取一根挂绳(对折打结后能套过头,挂在脖子为宜),8根60厘米左右的网线;

  (2)蛋络子的制作采用的是传统渔网制作中最简单的打结法。先将网绳挂在挂线上,在3厘米左右处打结;

  (3)8根网绳全部都像这样打结;

  (4)分别将临近的两股丝线打结,与上面的结相距1.5厘米左右;

  (5)将第一根与最后一根打结,合拢成网兜;

  (6)继续下一轮打结,都是1.5厘米左右打结,一般为5-6轮;

  (7)扎辫子结尾。

  2.绘彩蛋

  鸡蛋壳的准备可以在鸡蛋的一头扎个细小孔眼,将蛋黄、蛋清沥出后,用针管注水清洗并晾干。接着,就可以用彩色卡片和彩笔进行创作。

  准备材料:鸡蛋壳、彩色卡片、彩笔、贴纸、剪刀、胶水

  操作步骤:

  (1)用剪刀把彩色卡片剪成半圆形状,将它卷起来,再用胶水粘结成一个小帽子;

  (2)将鸡蛋壳晾干之后,用彩笔在蛋壳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甚至是俏皮的小胡子,可以自由创作;

  (3)等彩笔干透之后,在鸡蛋表面贴上贴纸,做成人偶的衣服,这样一个小彩蛋就完成啦!

立夏节气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有“尝新”“斗蛋”“称人”等。教材通过听《称人》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立夏的习俗;通过赏析美文《扬州的夏日》,引领学生走进立夏时节扬州美景,感受初夏的美妙;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夏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玩“斗蛋”“称人”游戏更是让孩子们颇感节气的趣味,倍增对节气的兴趣和喜爱情怀;教材最后“放大细节”写作则告诉学生“写活动的时候,只要写好活动中的细节,比如表情、动作、语言、还有人物的心理,就会使活动生动有趣”这个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立夏”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通过“吃乌米饭”、“斗蛋”等实践活动,感受立夏带来的快乐。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石臼、米、水、南烛叶、纱布、乌米饭、斗蛋网

  学生准备:鸡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四、教学过程

  (一)立夏我知道

  1.分享感知,畅谈立夏

  自主交流:观察日历,说一说所了解的“立夏”。

  2.初步认识,了解节气

  解文说字:明白“立,开始也”,懂得立夏是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即开始,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教案 篇5

  课时设计:1课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探究学习,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有的历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科学根据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2、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节气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特征、传统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等。

  3、通过诵读立夏节气中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立夏节气的基本常识、习俗、诗歌等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确探究节气的流程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资料,2人一个小组配“挂蛋”的材料包,前置性学习单和学习材料,游戏单。

  学生课前准备:每名学生课前通过前置性学习材料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前置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初识“二十四节气”

  1、(前置性学习)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课上做简单的回顾)通过练习题来回顾课前学习内容。

  二、师生构建问题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

  师:你能找出这张月历上有关节气的信息吗?生答

  师:下面我们就“跟着节气去探究”,一起探索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师:关于“立夏”节气,你想探究哪些内容呢,请与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三、 探究“立夏”节气

  1、认识“立夏”。

  师:立夏在每年5月5-6日之间。古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其中“立”:建始也,“夏”:假也。“立夏”:物至此时皆假大。意思是说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

  2、“立夏”节气的天气情况及气候特征。

  ①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

  ②介绍20xx、20xx、20xx年成都立夏当天的天气情况。

  ③对比20xx年上海、漠河、三亚的天气情况。感受:立夏时节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

  ④课后探索: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单的温度计上记录今年立夏那天我国主要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3、介绍立夏节气时动植物和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候:中国古代以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年就有七十二候。(视频介绍)

  ②一候:一候蝼蝈鸣。昼伏夜出的蝼蝈开始鸣叫。(视频:蝼蛄的鸣叫)

  ③二候:二候蚯蚓出。蚯蚓因感到阳气渐盛而群起出土。

  ④三候: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蔓延开来。

  ⑤其他动植物:青蛙、芍药花、樱桃。

  ⑥农事活动: 作物出苗:立夏时节,谷雨时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锄草。喷洒农药: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它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是会喷一些药剂来驱赶它们。

  4、立夏节气的一些民间习俗。

  ①古代立夏祈福----迎夏、启冰。

  ②有些地区有“立夏称人”的习俗。

  ③立夏挂蛋和斗蛋-------探究活动“立夏挂蛋” A. 介绍“立夏挂蛋”的由来。 B.小朋友动手制作“彩绳蛋”。 (学生分小组完成制作挂蛋的彩绳网,并将鸡蛋模型装入其中,完成作品) B. 请小朋友用真实的鸡蛋进行“斗蛋”的游戏。

  5、 时节饮食----立夏尝鲜。

  四、玩“立夏棋”

  通过玩“立夏棋”,学生回顾刚才所学的有关“立夏”的内容。

  五、与“夏”有关的诗歌

  师: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么描写夏天的呢?

  1、 课前请学生收集一些与夏天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分享。

  2、教师提供一篇与“夏”有关的古诗,听读古诗,感受古代文人眼中的夏天。

  六、课堂延伸与提升

  师:我们今天从哪些方面探究了“立夏”这个节气呢?(学生讨论)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有关立夏节气的知识,你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学习其他你最感兴趣的节气并与大家分享。

立夏节气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对所有信息进行整理。

  2.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图像信息。

  3.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整理。

  活动重难点:文献信息的整理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齐诵《二十四节气歌》

  2.现在正值立夏节气,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立夏节气的信息,你们都搜集了那些?

  3.各小组汇报。

  4.根据汇报教师分别介绍图像信息、音像信息、文献信息。

  二.信息整理

  1.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信息清晰地介绍给他人呢?

  2.汇报交流。(先分类,在分别介绍)

  3.小组合作,把小组内的信息进行分类。

  4.小组汇报。总结出分类比较合理的方法。

  5.其他小组按照这一方法把本组的信息再次分类。

  三.图像信息整理

  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类,下面就把你组的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吧。

  1.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像介绍给大家?

  2.汇报交流。(分类)

  3.启发:把图像进行了分类,你准备介绍哪张图片呢?为什么?

  4.总结:整理图片信息的方法(分类筛选)

  四.文献信息整理

  刚才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了图像信息,那么怎样把文献信息进行整理,介绍给大家呢?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分类。

  3.进一步整理:如果把你的全部信息一一介绍,效果不好,怎么办?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筛选)

  5.小组讨论:现在老师要求把你筛选的的信息介绍给别人,你怎样做才又快又能让别人听明白?

  6.小组汇报交流。(用极具简短的话把有用的信息说出来,这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就叫提炼。)

  7.小组讨论整理。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来整理你筛选的文献信息吧。

  8.汇报交流。哪个小组用一分钟介绍你组筛选的信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呀,同学们用分类、筛选的方法,进行了图像信息的整理,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了文献信息的整理,这节课就叫信息整理方法指导课吧。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整理信息。板书设计:

  一夜熏风带暑来——走进立夏

  ——信息整理方法指导课

  信息整理:

  图像信息整理:

  文献信息整理:分类

  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