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小班教案范文

2023-07-26

春夏秋冬小班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本课生字词,会写本课“春、冬、雪”3个字。

  【难点】学生体会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能够联系生活,感受语言音韵美。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引导说话:春天(秋天、夏天、冬天)……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一一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怎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一一霜。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一一“秋霜”。

  (5)出现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指名读一一齐读)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4、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雪花飘,春风吹,秋霜降,夏雨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男生,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3、观察我们班级中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下节课分享。

春夏秋冬小班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了解春天的自然特征。

  2、学说诗歌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春天的朋友》。

  2、诗歌《春天的朋友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复习巩固春天的自然特征。

  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上次我们找到的春天在哪里?(现在是春天,操场上绿绿的小草还有开放的花朵等)

  小结:春天来到我们身边,春天在绿绿的嫩芽里,在开放的花朵里等。

  二、观察画面,欣赏散文诗。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动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教师提问:

  1、我们找到了几位春天的朋友?它们是谁呢?(找到了四位好朋友,它们是花朵、小草、风儿和蝴蝶等)

  2、它们是什么样的春天?用什么好听的词回答?(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会飞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风儿是轻轻吹的春天等。)

  3、边观看动画边欣赏诗歌,跟着教师轻轻地朗诵。

  重点提问:为什么说花朵是彩色的春天呢?(以此类推)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将诗歌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回答。

  (因为春天花朵都开放了)

  教师提问:有些什么颜色花朵开放了呢?

  (我看到马路上有金黄色的迎春花开放了;我看到了红色和白色的山茶开放了;我看到粉红色的樱桃开放了等。)

  师:原来春天五颜六色的花都开放了,所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

  重点提问:暖洋洋的春天是谁呢?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和回答。

  (暖洋洋的春天就是太阳!)

  小结:原来花朵是彩色的春天,蝴蝶是会飞的春天,小草是嫩嫩的春天,风儿是轻轻吹的春天,太阳是暖洋洋的春天。

  三、学习诗歌,并为诗歌搭配动作。

  1、师:请幼儿再次跟着动画朗诵诗歌,并为诗歌搭配上动作。

  2、教师小结,结束教学活动。

  附诗歌:春天的朋友在哪里

  孩子问花朵:“你是春天吗?”花朵说:“是啊,我是彩色的春天。”

  孩子问蝴蝶:“你是春天吗?”蝴蝶说:“是啊,我是会飞的春天。”

  孩子问小草:“你是春天吗?“小草说:”是啊,我是嫩嫩的春天。”

  孩子问风儿:“你是春天吗?“风儿说:”是啊,我是轻轻吹的春天。”

  孩子找到了许多春天的朋友,回到妈妈的身边,在暖洋洋的春天里睡着了。

春夏秋冬小班教案范文 篇3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我选择了这一主题,旨在通过让幼儿观察春天,了解春天,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下,运用自己的双手描绘春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一、感受春天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知道春天的某些明显特征,我发放了调查表,让幼儿将自己看见的春天以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感受与欣赏3-4岁幼儿目标中指出,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所以我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观察春天里植物的变化和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双手描绘出来。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孩子们不仅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喜欢与家长、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且为幼儿用自己的双手描绘春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表现春天

  《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的目标指出,3-4岁幼儿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所以我创造机会,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动手,描绘自己所看见的春天。从最初的了解春天,感受春天到现在的描绘春天,表现春天。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幼儿来说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还是一种感受的升华。

  通过孩子的手指点画、添画、粘贴画、折纸、油画棒画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幼儿自主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不做过多的干预,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与具体的帮助。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要进行恰当的评价,不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比如"像不像"、"好不好"等。并将幼儿的作品及时展示出来,供大家互相欣赏和交流。通过这一主题环境的创设,本班孩子对春天有了较丰满的感受,不仅亲身体验了春天的变化和景色,还运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使平时流于表面的单调的讲解变得更加的生动,为幼儿更加的喜爱。在这一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变的有话可说,有景可叙,自然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言语的积累和铺垫,孩子在艺术创造上就可以得心应手,任意发挥,这样又充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手段。

春夏秋冬小班教案范文 篇4

  设计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认识春天,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热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本主题从三个环节入手,具体如下:

  (一)认识春天

  活动一: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二:歌曲“春雨沙沙”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

  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