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时钟在说话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时间,能将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用处,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猜迷语:一张大圆脸,没腿也没嘴。没腿会走路,没嘴能报时。(谜底:闹钟)
2、教师出示钟表图片或实物钟,引导幼儿观察钟表。
(二)操作探索:
1、认识钟面
问:请幼儿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有数字,有指针)
问:有多少个数字?数字是怎么排列的?(有12个数字,数字1~12是按顺序排列成一圈。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
问:有几根指针?它们有什么不同?(两根指针,一根又细又长,是分针;一根又粗又短,是时针。
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转规律,教师转动时钟,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
交流小结: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圆,时针才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小时。
2、认识整点
将实物钟上的分针拨到“10”上和时针拨到“12”上,然后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几次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数字。
介绍时间的两种书写形式,如1时和1:00都表示1时整或1点钟;4时和4:00都表示4时整或4点钟。
3、了解时钟在生活中的运用
讨论: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如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晚上几点睡觉等。教师一边请幼儿说,一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帮助幼儿梳理一天中的几个重点时段。
大班科学时钟在说话教案 篇2
目标:
在操作中熟悉时钟钟面,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
认识正点,尝试将钟面上的时间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体验时间的宝贵。
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知道钟是计时工具
材料准备:PPT
重点
初步认识正点并读数
过程
熟悉钟面: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时钟吗?(结合课件,幼儿自由回忆并进行描述)
观察后提问:
1、钟面上有什么?(数字、时针、分针)
2、钟面上什么是固定的,什么是在不断运动的?
小结:钟面上有两根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操作:幼儿拨弄时针和分针
认识正点:
时针和分针是怎么来告诉我们“现在是几点”呢?
大家来看看,现在时钟上显示的是几点? (教师拨到正点,让孩子们认一认几点?)
这个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呢?(早晨8点,中午11点,下午2点,晚上8点)
看图匹配
出示操作材料,幼儿进行匹配游戏。
活动延伸
时针和分针会告诉我们现在是几点?钟还会用什么方式来告诉我们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