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磁铁

2023-07-24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 篇1

  课程名称

  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

  课程分析

  有一个小朋友和同伴们说起双休日与大人一起进城玩“钓鱼”一事,说:“钓鱼真好玩,还想玩一玩。”话未说完,其他几个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此类话题。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让幼儿玩得愉快,尽兴同时,做到玩中学、学中乐,玩出智慧,玩出创造力。通过幼儿动手、动口、动脑,为今后其它探索活动打下基础。于是,我们便开始了“蝴蝶飞飞”大揭秘。

  课程目标

  1.愿意参加探索活动,发现磁铁能吸住的物体。

  2.能讲述自己在操作过程的'发现,并与同伴分享交流。

  课程准备

  经验准备:玩过一些有磁性的玩具,体验过磁铁可以吸东西。

  物质准备:

  教具“蝴蝶采花蜜”一套(含花园底图、蝴蝶卡、回形针、磁力棒,见《教师教学资源包·班级材料》)。

  小组操作材料:磁力棒(人手一根,见《幼儿活动资源包·操作材料》),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回形针、积木块、雪花片、布头、钥匙等,每组一份),托盘(每组两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教师操作蝴蝶去采花蜜,猜测并发现其移动的原因。

  1.教师演示蝴蝶飞进花丛采花蜜,幼儿猜测蝴蝶可以飞动的原因。

  2.引导幼儿知道磁铁能吸住蝴蝶背后的回形针,从而带动蝴蝶移动。

  二、分组探究磁力棒可以吸住的材料并归类。

  1.出示各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磁铁可以吸住哪些东西。

  教师:看看这里有哪些东西呢?磁力棒可以吸住哪些东西?

  2.幼儿用磁力棒进行探索,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每组幼儿探索操作材料,进行归类。

  三、共同交流,尝试发现磁铁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1.各组幼儿介绍自己的归类结果,其他幼儿共同倾听、验证。

  2.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磁铁能吸的物品,哪些物品不能吸。

  教师:能吸住的物品是含有什么?不能吸住的含有什么?

中班科学教案:磁铁 篇2

  目标:

  1.初步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陛。

  2.尝试利用磁铁的特性,通过控制条形磁铁让磁铁小车动起来。

  3.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玩磁铁小车时的发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准备:

  1.将两根短吸管粘贴在一块条形磁铁上,分别将两组车轮其中一边的轮胎卸下,将连接轮胎的铁丝穿过吸管后,再将卸下的轮胎重新装好,制作成磁铁小车。

  2.条形磁铁若干,装在筐中。

  3.白纸、彩色笔。

  玩法说明:

  幼儿不用手触碰磁铁小车,尝试用条形磁铁控制磁铁小车前行或倒退。

  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这里有一种魔法棒(条形磁铁),不碰到小车就能让小车动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

  2.观察幼儿的探索方法。如,幼儿将条形磁铁与磁铁小车吸在一起,使小车动起来。,如果幼儿长时间只停留于这种玩法,可引导幼儿再试一试其他方法,尝试不接触就驱动的“魔法”。又如,当幼儿发现条形磁铁一靠近小车就动的现象时,可鼓励幼儿改变磁铁移动速度,观察小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再如,一名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两辆小车前后排列时,移动其中一辆小车,另一辆小车也会跟着移动。只要是围绕磁铁特性的探索,教师不必干预,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方式。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帮助幼儿用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画纸上。

  4.引导幼儿手持记录单与同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延伸活动:

  在大型纸盒内用即时贴贴出马路、停车场的标志线等,鼓励幼儿用“魔法棒”控制车的行驶方向,将车停进车位。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