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香香的被子》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不同形状的被子,感知理解太阳晒过的被子是香香的、暖和的、松软的。
2、通过连线给动物找被子的活动,感知认识不同颜色的被子以及有趣的故事内容。
3、喜欢玩尾巴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捉尾巴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不同形状的被子,感知理解太阳晒过的被子是香香的、暖和的、松软的。
难点:通过连线给动物找被子的活动,感知认识不同颜色的被子以及有趣的故事内容。
教学活动准备:
1、经验:教师和幼儿一起晒被子,幼儿有感知太阳香的经验。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图片:小猪、小猫、小山羊、小兔、小松鼠。
教学过程:
(一)幼儿自主阅读故事《香香的被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你摸过、闻过香香的被子吗?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故事《香香的被子》。
——引导幼儿翻至相应的页码,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故事,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阅读情况。
——教师:故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二)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三)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连线给小动物找被子,重点感知认知不同形状的被子。
——教师:你看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晒得被子的什么吗颜色的?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出示小动物图片,并在小动物的下方分别画出不同颜色的被子(不按顺序排列),然后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用连线的方式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被子。
——教师:故事里的小动物为什么要晒被子?我们为什么要晒被子?
——带领幼儿看图片讲述故事。
(四)游戏《捉尾巴》
教师:小松鼠有一条松软的被子尾巴,你们有尾巴吗?老师送你们每人一条尾巴,我们一起来玩捉尾巴游戏好吗?
游戏的加入,让孩子在太阳下快乐的学习。
教学反思:
《香香的被子》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小班语言教案《香香的被子》 篇2
本周已进入本学期的最后一个主题“冬天来了”,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让我们和幼儿一起去拥抱阳光的温暖,闻闻阳光的香味,参与户外活动,探索冰雪的形成和变化,观察人们的衣着……
“香香的被子”也就是属于这个主题的一个语言活动。我把今天活动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故事的理解,另一个是掌握词语:暖和、松软。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没有先讲述故事,而是出示了图片,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经过小朋友们的一番讨论和讲述后,得出:小猪、小猫和小羊在晒被子,然后睡觉了。我在一旁提问:那么,它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呢?睡觉会感觉怎样?小松鼠在树上可能会说什么?带着我的问题,壮壮说:“晒被子后,会盖起来很舒服的。”我接着追问:“那么有好听的词来表示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请你听完故事后,告诉我小猪晒过被子感觉怎么样?小山羊呢?小松树的棉被呢?”于是,带着我的问题,孩子们一个个看着画面听着故事,这场面很温馨。在故事结束了后,词汇大王睿睿说:小山羊说晒过的被子盖上去很松软。筱筱说:小猪说晒过的被子盖了很暖和。着急的子杭站起来神气地回答:小松鼠的棉被就是他自己的尾巴,太阳晒过后闻起来有太阳的味道!在第二遍听故事时,好多孩子已经能随着故事中的对话已经讲述了。而且对松软和暖和的词汇也很喜欢,在中午午睡时,我问孩子们:你们的棉被盖在身上
是什么感觉?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很松软!很暖和!闻起来有太阳的味道!瞧!多棒的孩子们!
可见,对于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可以让幼儿先进行故事讲述,一来可以让幼儿增加他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再来可以增加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自己动脑筋的铺垫,再进行故事的导入,会更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倾听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香香的被子》 篇3
一、案例背景分析:
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主要内容。现在天气冷了,在教室里总是冷冷的,所以我不放过每次和太阳亲密接触的机会。可是我在想如何引起孩子们对太阳的兴趣,了解晒太阳的各种好处呢?光靠老师说说,孩子听听是不行的,也没有给孩子交流经验并给予提升的机会。于是,我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创设一些隐性的细节。而活动《香香的被子》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可以引起幼儿对太阳的好奇、讨论太阳的好处,教师并提升幼儿经验。《香香的被子》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故事中,小动物的谈话,简单易学,能够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而且故事贴近幼儿生活,知道晒太阳的作用,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我的整个教学步骤是这样的:图片导入——引起兴趣,分段阅读——学习故事,学说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堂上起来非常有意思的语言课,但是,在上完后我明显意识到了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有许多的不足。
二、教学活动中的实例分析:
环节一:观看图片导入,师:“冬天来了,天气好冷,瞧,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幼:有点冷,有太阳……”师:“哦,原来这是一个晴天,太阳公公高高地挂在天上,你想干什么?”幼儿:“去和它打招呼,晒太阳,和太阳一起做游戏。”幼儿:“原来宝宝们想太阳公公做这么多事情啊。小动物们看到了太阳公公,他们会做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分析和反思:在导入活动中,我利用幼儿对太阳公公已知的经验入手,说说他们想和太阳仅仅想做的事,大部分幼儿都充满童趣,说要和太阳公公玩啊,做游戏啊。而我则抓住了个别幼儿所说的,太阳暖暖的,想晒太阳等想法,想借此把故事引出来。而我的提问:“小动物们看到了太阳公公,他们会做什么事情呢?”带着问题自主阅读画面,使阅读活动有目的性。
环节二:阅读图片1,学会观察小花猫,小山羊和胖小猪晒被子的情节,学习用谁谁来晒被子的句子来表述画面。你看见了什么?谁在晒被子,还有哪个小动物?还有哪个小动物?小松鼠在对它们说什么呢?并请幼儿思考:你晒过被子吗?晒过的被子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分析和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很正解的说出他们看到的小动物。并对故事中小动物的谈话很感兴趣。当我问到:“你晒过被子吗?晒的被子是怎么样了?”时,幼儿的兴趣尤其浓烈,都说奶奶或者妈妈给他们晒过被子,而且幼儿园的被子也会拿出去晒,晒后的被子香香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欲很强,七嘴八舌都想说,都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常规上有点乱!
环节三:阅读图片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小花猫,小山羊,胖小猪的话。小花猫,小山羊,胖小猪会怎么回答?它们说的时候心里怎么样?为什么会开心?一起开心地学学小动物的话。
分析和反思: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幼儿学学小动物的对话。感受其中的部分词。如“香香的”“香喷喷”“松软软”等。我一提醒小朋友,他们还能说出故事里的语言,“冬天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暖暖的”、“冬天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香喷喷”、“冬天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松软软”等等。但是,我觉得我的引导可能不够夸张,以致幼儿的学习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
环节四:阅读图片3、4:观察讲述小松鼠晒被子的有趣情景。冬天把被子晒一晒,盖起来暖烘烘、软棉棉的,真舒服呀!小松鼠说:“好,我也要晒晒我的被子。”“咦,你找到小松鼠的被子了吗?”“是什么?”“晒过的尾巴是什么样子”
分析和反思:对天小松鼠的被子是什么,幼儿充满好奇,可是又找不到在哪里。当我告诉幼儿小松鼠的被子其实是他的尾巴时,幼儿们都非常兴奋。让他们学习小松鼠来晒尾巴。并学说故事中的话,幼儿的表现欲使他们常说的兴趣更厚了。
在整堂中,我让幼儿通过图片自己去观察,想像图片在讲一个什么故事。而孩子们也没有让我失望,他们的答案虽然不是非常贴近故事,但是却也充满想法和童趣。整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提高的地方真的还有很多,比方老师语言的引导,课堂常规的把握,及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我想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今后工作学习中要多多提高的。
小班语言教案《香香的被子》 篇4
教材分析
简单的故事内容却包含了不少自然生活常识,如冬天虽冷但阳光是暖暖的,冬天晒被子不仅能让被子送暖、还能杀菌,小松鼠的尾巴特征又大毛又多,能当被子。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甜美温馨的意境;
2、感受冬季太阳的温暖,知道冬季要勤晒被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冬季太阳的温暖,知道冬季要勤晒被子
活动难点
学习完整讲述故事
难点形成原因
思维与表达的协调性、组织性能力薄弱
难点解决策略
图示支架和教师的语言引导,多次练习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冬天小朋友为什么喜欢晒太阳?还是什么也需要晒太阳?
二、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提问:故事里有谁?它们做了件什么事?
2、出示挂图再次讲述故事
3、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儿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分别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四、听故事,鼓励幼儿学习讲述故事
设计依据:
通过完整倾听、观察讲述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和学说对话不仅是对故事认知的巩固,更是帮助幼儿锻炼完整讲述的能力。
活动反思及重构
《香香的被子》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而且故事贴近幼儿生活,知道晒太阳的作用,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对于晒被子的好处经验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知道被子放久了,上面会有很多细菌,要让太阳公公用阳光消灭它们。被子湿了,也要用太阳光晒一晒。在故事讲述时,幼儿听的很认真,很快知道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的大致对话,我也让幼儿尝试跟着老师讲故事,说说主人公在里面的对话,幼儿还是乐意说说的。并将abb形式的形容词作为本次活动语言学习的重点,孩子们一开始对这样的词觉得很滑稽、有趣,于是我就借机将孩子的这个发现强调,帮助孩子理解,丰富了孩子词汇,并尝试运用这些语言,孩子们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