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2023-07-23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

  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2

  课题《盘古开天地》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人:

  班级:姓名:日期: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暗”等14个字;

  2、积累本课优美词句,并会简单的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中,感受想象的艺术魅力,发挥自己的想像。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神话故事,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根据图片猜神话故事名字。

  学生齐读成语,然后单独出示盘古开天地的成语,解释成语意思进入课文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自学指导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三分钟后比一比谁读的最准确。

  1、教师出示词语。

  2 、指名检测。

  3、全班齐读。

  4、开火车检测自学情况。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学习文中需要会写的生字,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笔画,并将拼音和组词写在本上。三分钟后比比谁会认会写的最多。

  1、指名上台听写。

  2、学生纠错。

  3、教师引导学习重点生字。

  重点指导:

  1、“肢、肌、肤”

  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学会把结构相似的、想近的,结合起来学习。

  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一写。

  2、“丈”

  注意与大字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丿”要在田字格中间位置

  其余几字都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注意提醒学生组词和字音。

  3、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生字抄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复习词语导入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自学指导一:快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分钟后比比谁说的最准确。

  (师预设: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指名回答。

  师出示预设的语句,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你认为是盘古创造宇宙句子,并谈谈你的理由,三分钟后看看谁谈的最深入。

  1、全班交流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及关键词语。

  (很久之前天地是什么样的?盘古是怎样分开天地的?盘古的身体倒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抛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借助以上问题展开对课文的分析。

  (1)研读第二段,感悟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盘古是怎么样开天辟地的?画出相关句子。

  (师预设: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指导朗读,理解抡起,配合动作。

  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找出三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师引导: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和在一起,盘古是怎么做的?)

  (2)指名回答。边读边想象盘古撑天的画面,出示一组句子,小组竞赛读。

  注意多音字“倒”,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指名回答。

  师出示相关句子,全班齐读,分小组读,指名读。

  出示表格,指名填表格,熟悉课文内容。

  3、教师小结:

  盘古用他的身体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次歌颂伟大的盘古。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背诵第四段。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2、生字词卡片。

  3、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2、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 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4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初步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观察文中四幅图,并用天地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看?图1(板书: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2、你能根据四幅图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吗?(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

  1、同学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那么故事的起因应该怎么复述?图2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混沌(混沌: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故事的经过又怎么复述?图3、图4

  齐读,这两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动词(醒、睁眼、拿起、劈过去、上升、下降、撑、倒下)

  3、故事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图5

  齐读,这幅图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才能更好的复述故事?指名说。

  关键词:变成了、化作了。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图6、7、8、9、10、11、12

  (2)盘古的身体还能变化成什么?图13

  (3)有感情地朗读。图14

  4、抓关键词,分组讲故事。

  三、感知人物形象图15

  1、指名说,上台写。(四字词语)

  2、齐读,巩固。

  3、同学们说的都跟哪几幅图有关?

  4、那么,图1是不是可以不要?为什么?

  不可以,那是故事的起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环境非常险恶,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的第一个神。所以这个神话故事是——板书:创世神话

  四、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创立这个故事?图16(板书:神奇)

  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故事的神奇?图17(板书:时间、形象、语言)

  1、时间神奇

  突出盘古的坚持、伟大。

  2、形象神奇

  盘古做的事是人做不到的。

  3、语言奇妙图18

  句式对称、相似,便于朗读。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感受到了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写写看吧!图19

  六、板书

  12、盘古开天地

  创世神话

  起因昏天黑地

  盘古经过开天辟地敢于创造

  顶天立地勇于牺牲舍己为人

  结果改天换地

  神奇时间形象语言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生字词语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的关于谁的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3、要求会写的生字的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正音。

  6、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练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4、读一读第四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6、自由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7、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复述故事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评议复述中出现的情况,如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四、小节全文

  读了课文,你收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苏醒——分开——倒下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有:混沌、血液。反复再现,学生才达到了全部读准。第二课时中学生的朗读很充分,而且每一次朗读都有进步,这是一大收获。在动画激情下,学生的感受很多,通过朗读充分表现了出来。仿说不错,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课文,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来表述。但是复述的指导不足,虽然学生能说上,总觉得不够完美。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四附反思,盘古开天地,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6

  一、 揭题

  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很多神话故事,你都知道哪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二、初读三、学习词语,概括主要意思

  1、 出示九个词语,指名读。混沌 抡起 猛劈 蹬地 逐渐 累倒 变化 祖宗 创造

  2、 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与课文内容相关。

  3、 连起来说一说。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一段话,这就是概括。你能不能再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四、讲读课文

  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美丽的宇宙的呢?学习2-.4自然段1、 反复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学习第2段

  (1)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讲读。(抡)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抡?(力量大)还有那里看出力量大?(出事句子) 读出来。出示图,你看到了这样的盘古,你能再看仔细些吗,你似乎还看到了什么?再读句子。这仅仅是普通的一抡吗?这仅仅是普通的一劈吗?他这是在――?用一个成语说(开天辟地)天地分开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字)齐读。也就是说,当宇宙混沌一片的时候,在这混沌之中既有轻的东西,也有――( )既有清的东西,也有――( )既有厚的东西,也有――( )既有软的东西,也有――( )既有粗糙的东西,也有――( )是呀,这一辟,劈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括号处为学生接说部分)

  3、你还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生说,出示图(用一个成语说:顶天立地)这是怎样的顶天,怎样的蹬地呢?(自读)(使劲、使劲?还从哪儿看出使劲?)读前两句。仅仅使劲就够了么?(时间长。多长多少年究竟是几年?)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还是――十年过去了,他依然――一百年过去了,他仍然――一万年过去了,他坚持着――,最后累的到了下去。

  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读4段)那他的眼泪呢?他的'牙齿呢?出示句式说。总之他把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化为了宇宙万物。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话吧!去感受盘古带给我们的美丽世界吧!(齐读)我知道,那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那是盘古呼出的气息。你知道吗?(生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段神奇吧。(播放动画,师生配乐齐读)盘古让整个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翻天覆地)

  五、总结提升。

  读到这儿,你心中对盘古充满了怎样的感情,(带着感情读句子)今天我们把一篇文章读成了一段话,一个句子、你还能不能再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词,哪一个词。――创造(板)偏旁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写字(怀着对盘古创造宇宙的崇敬,恭恭敬敬地写下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