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水中发现水灌进瓶子与水从瓶子上小洞流出时水流的不同变化。
2、在玩水中得到动手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三大盆水;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和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玩过水吗?喜欢玩水吗?用什么材料玩过水?
二、初次尝试玩水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瓶子玩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拿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玩水。
3、交流玩水过程中的发现:
(1)把瓶子压下去灌水时瓶口有水泡泡冒出。
(2)瓶子灌水后一半沉下去,一半浮在上面。
(3)小洞里流出的水像喷泉。
4、教师示范玩水,要求幼儿观察小洞里流出来的水的情况:说一说,像什么?水流有什么变化?
三、再次玩水,证实猜测。
1、出示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一上一下),请幼儿猜测:瓶子灌满水后,两个小洞里流出来的水一样吗?哪个洞喷出的水远一些?
2、出示记录表:(表示想,小手表示做)
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让幼儿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然后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操作,并提出问题:上面的水近,下面的水远,为什么?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2、了解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重难点:
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盆若干只,能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
2、小型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玩水边提问
1、教师将玩具、容器等放入装满水的盆中,边玩边自语:“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
2、教师用两个容器相互盛水并倾倒,让幼儿看水从容器里流到盆里。
二、小朋友分散玩水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容器、玩具,随意玩水。
2、师:请大家试一试,哪些玩具会沉下去?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玩水,并对幼儿在玩水中的尝试精神和得出的尝试结论作评价。
三、小朋友感受到水的流动
1、教师请小朋友把盆里的玩具试着拿出来。
师:谁能试一试帮着老师把水取出来?你用什么方法取水?(提醒幼儿一定要装满,不能洒)
2、给幼儿有漏洞的容器,让幼儿进一步取水。
3、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水流动?水流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四、幼儿观察水的流动和颜色
1、听听水流进塑料袋的声音。
2、看看水是什么颜色。
3、在塑料袋上戳个小洞,请幼儿用饮水的杯子接水,听听水流进杯子的声音,闻闻、尝尝水的味道。
教师总结:水无色无味,流动时会根据水流的急、缓与流入不同的容器,发出不同的声响。
五、鼓励幼儿用滴管、水枪、针筒、塑料袋、颜料等尝试各种玩水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问: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么用途?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知识与技能: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的更多性质。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的现象。
难点:意识到固体的沉和浮不是由其轻重决定的,而是由材料、形状所决定的。
教学准备:沙子、小苏打、勺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请看:三个小伙伴在森林里玩皮球,小兔子一使劲,把皮球踢进了一个深深的树洞,于是三个小伙伴开始想办法,小猴看到附近有一条小河,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知道他们想到了什么办法吗?
学生讨论:他们把水倒进树洞,皮球飘上来了。
2、同学们真聪明,和小伙伴们想到一块去了,于是他们抬来了水,把水倒进树洞,皮球就浮上来了。小伙伴们又开心的玩了起来。
3、大家都是利用了皮球能在水里浮起来这一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个问题,皮球是固体,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放到水里都能浮起来呢?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把物体放到水里,看看是溶解在水里,还是浮在水面上。
二、探究
(一)预测物体在水里的情况。
1、认识材料。
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许多好玩的物体,快看一看都有什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汇报。(沙子、小苏打、食用油)
3、猜一猜。把他们放到水里,会有什么现象?
生讨论:(有的沉、有的浮、有的不见了。)
4、学生汇报本组的猜想。
(二)探究物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
1、谈话: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就让我们亲自动手试一试,用实验来验证吧。你们准备怎样做这个实验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2、学生汇报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三)师小结:有些物质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三、拓展活动:
1、饮料可以冲着喝,知道为什么吗?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知道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等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讲。
2、能够围绕“玩水”的话题进行谈话,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3、学习用简短的语句表达玩水的过程,用恰当的词汇表达玩水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水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准备各种瓶子、塑料盒、玩具、用纸折的小船、毛巾等若干;玩水的课件、小图片(人手一张);幼儿玩水的视频、照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玩水时的视频,谈谈自己玩水的过程及感受。
(1)观看玩水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玩的?
(2)幼儿根据照片自由交谈,表达自己玩水的过程和感受。
(3)请几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玩水的过程和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玩水课件,拓展谈话范围。
(1)欣赏玩水课件,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玩的?
(2)幼儿根据玩水的图片与身边的同伴自由交谈,并学学不同角色玩水的样子。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围绕玩水的话题进行谈话,注意倾听同伴的谈话,知道别人讲话时不能插嘴,要等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讲。
(3)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交谈,并对幼儿的谈话给予及时的评价。
3、出示玩水的辅助材料,提问:如果给你这些东西,你会怎么玩水?讨论后随教师出活动室,借助辅助材料边玩水边交谈。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准备: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12、认识水
二、认识水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
(2)、你闻一闻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尝一尝什么味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3)、出示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让学生分辨出来。
方法指导:一看二闻三尝
(4)、出示书中插图。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状?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学生说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状。
(5)实验证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状。
(老师演示将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学生观察水的形状。)
三、拓展活动:说说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学生互相交流,师小结。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6
随着夏季的到来,幼儿接触水的机会很多,近阶段发现幼儿经常以喝水或洗手为由,经常在盥洗室里玩水,有的用香皂搓肥皂泡泡,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水的热爱,为此,我们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开展了《玩水》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许多的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小型玩具若干。由于教室场空间比较小,孩子又多,今天玩水活动我先在教室里进行,然后带领孩子们到外面操场上开展玩水活动的。幼儿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愉快地感知了水的特性无色、无味,在装水、运水游戏中体验了玩水的乐趣。最后再回到教室进行交流。整个活动我是通过引导幼儿在想想、玩玩、看看、说说中了解水的性质、作用,同时不忘对幼儿进行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小象玩水的故事感受倾听音乐,并随音乐用动作表现自己。
2、通过教师和幼儿的示范,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动作。在旋律中合作游戏,并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电脑多媒体,音乐:《 Schokoweihnachtsmann)节选音乐
2、16张小椅子
经验准备:
《花园小象波米诺》绘本经验畅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T:一群小象出去玩,一边走一边打招呼,打招呼要说什么呀?它们一边说“你好一边”打招呼呢!小象们发现一个大水塘!他们用鼻子吸吸水,喷上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用你们的眼睛仔细看哦!(随乐1)
2、根据故事进展,用动作感知音乐
3、幼儿重复感知,师幼一起做动作
T: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小象去玩玩水,听好音乐哦!(随乐2)
T最后小象身上的泥有没有用掉呀?那用不掉怎么办?我们可以蹭一贈。一起试一试,小象准备!
4、教师示范游戏
小象们发现自己一个人还是弄不干净身上的泥,于是小象们想了一个办法,苏老师是我的好朋友,我请我的好朋友帮了一个忙,请你们小眼睛仔细看,我请我的好朋友怎么帮忙的!(洗干净喽真开心!)(随乐4)
5、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游戏
6、幼儿结伴随乐游戏
T:现在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来ー起去玩水,走的时候可以打招呼,但是小心不要碰到其他小象哦!好朋友准备出去玩,仔细听!(洗干净喽回家啦!)(随乐6)
6、幼儿交换同伴游戏
T.我们可以和更多的朋友出门玩水,全体起立,小象出门走一走,换个位置坐下来!(随乐7)
7、师幼互动
T:如果好脏,除了可以蹭正面,还可以蹭背面呢!你们要找一个大象,和大象一起试一试,你们决定这一次是贈正面还是蹭背面,还是一次正面一次背面。(随乐8)
8、结束活动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
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小班《玩水》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去河边、在河边玩耍很危险。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落水图片、救人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解放军叔叔抢救落水儿童的故事。(边讲边出示图片)
二、进行观察,请幼儿自由地讨论儿童落水的原因,懂得去河边或河里玩耍是很危险的。
三、游泳时该注意什么?
1、提问:
(1)为什么会落水的?
(2)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落水?
在河边玩耍打闹易落水。
在小船上摇晃易落水。
翻越桥的栏杆易落水。
在结冰的河上走易落水。
到较深的河里游泳也易溺水等。
(3)落水后怎么办?
2、讨论
(1)、我们应该去哪游泳比较好。
小结:现在河里的水不干净了,都被污染了,我们不应该去。我们应该到干净的游泳池去游泳。
(2)、讨论我们去游泳应该和谁一起去。
小结:我们小朋友应该和大人一起去游泳。还要带救生圈去。
(3)、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游泳的方法对不对。
小朋友不能在游泳池边打架嬉戏,容易落到水里,有危险。
小朋友独自在游泳,要父母陪在身边。
小朋友戴着游泳圈,与爸爸一起学游泳。
3、游泳小常识
(1)进游泳池前要把身体洗干净。
(2)刚刚吃饱饭,也不能马上去游泳。
(3)爸爸妈妈喝了酒也不能去游泳。
(4)下游泳池时,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带上救生圈,与父母一起下水。
(5)请父母找水比较浅的地方游泳,如果有什么危险了马上呼救,身体有不舒服了马上与父母到岸上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