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塔》活动教案 篇1
教具介绍:
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备一张桌子和一张地毯
(2)准备十块木块散放在桌上
(3)请幼儿由最大的木块开始,按大小顺序逐一搬到地毯上造塔,一次搬一块。
3、MG的变化
(1)请幼儿照G的方法造塔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
(3)教师从中任意取走一块放在旁边
(4)请幼儿睁开眼睛
《粉红塔》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策略
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2、现在老师往1号杯加一勺奶粉,2号杯加二勺奶粉,三号杯加三勺奶粉,然后都给它们搅拌一下。请你仔细观察比较下,哪杯奶粉味道最淡,哪杯最浓呢?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
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粉红塔》活动教案 篇3
1、活动名称:粉红塔
2、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
(1)让幼儿认识粉红塔
(2)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间接目的:
(1)培养幼儿的辨别大小的能力
(2)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
3、活动准备:
工作毯一块、粉红塔一组、字卡“大、小”各一
4、年龄:
2、5—3岁
5、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将卷毯取出放在地上铺好。
(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4)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粉红塔”。
(5)教师带幼儿到教具柜前取塔。(告诉幼儿要从小到大一块一块取回)
(6)教给幼儿正确的取塔方法:大块的塔需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抓住塔上方,小块的塔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
(7)请幼儿将粉红塔依小到大的顺序取出散放在地毯上。
(8)教师手指粉红塔:“这是粉红塔。”
(9)教师取一大、一小两块粉红塔进行比较。
(10)教师:“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并出示字卡配对,放在塔旁。
(11)教师将粉红塔依大到小的顺序垒高。
(12)在垒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要慢,用目测和比较的方式找出大的。
(13)教师说:“请你来试试好吗?”
(14)请幼儿将粉红塔取下,散放在地毯上,
(15)之后幼儿再依次由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16)操作完后将粉红塔放回教具柜原处。
6、错误订正:
(1)大块积木,左手托、右手五指抓,小块积木二指捏。
(2)取时由小到大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