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AB段进行曲,融入情境,扮演小蚂蚁做划船、青苔走路、躲避蜘蛛以及传送粮食等动作。
2、通过传递游戏以及创编青苔走路和躲蜘蛛的动作发展幼儿节奏感以及艺术表现力。
3、在寻找粮食、营救小蜜蜂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团结努力,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点:倾听音乐旋律,能融入情境,扮演小蚂蚁青苔走路、躲避蜘蛛、划船以及传送粮食等动作。
活动难点:通过传递游戏以及创编青苔走路和躲蜘蛛的动作发展幼儿节奏感以及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截好的音乐、纸板做的房子、石头、草地,小蜜蜂装饰等。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传递游戏,并且会排成一队走路。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蚂蚁找粮食过冬。
教师情境导入:冬天快到了,蚂蚁们需要储存过冬的粮食了,小蚂蚁们,你们愿意跟着蚂蚁班长一起去找粮食吗?
二、感知并学习小蚂蚁青苔走路、躲避蜘蛛、划船以及传送粮食等动作。
1、教师第一遍跟随音乐做律动。
提问:在找粮食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师幼共同跟节奏做划船、青苔走路、躲避蜘蛛、传递粮食等动作。
2、教师第二遍做律动,幼儿跟随教师做。
师:我先做了什么动作?
3、师幼练习传送一个、两个粮食。
师:你们会传粮食吗?我们一起试一试把。
4、师幼进行第三遍律动练习传送多个粮食。
5、教师请小朋友做蚂蚁班长运粮食,师幼第四遍律动。
师:这次谁愿意来当小班长为我们搬运粮食呀?
6、师幼站起来进行第五遍律动,并反思评价。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呢?
三、幼儿进行律动游戏活动:小蚂蚁运粮食
1、创编青苔上滑,站不稳的动作。
提问:我刚才走在青苔上做什么动作的?你可以做一个和我不一样的动作吗?
2、游戏:蚂蚁班搬运粮食。
(1)教师带领幼儿找寻粮食。
师:小蚂蚁们的本领都学到了,我们准备出发找粮食咯,你们猜猜粮食藏在哪里呢?
师:有没有呢?班长带队,小蚂蚁们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一起去看看吧。
(2)幼儿带队找寻粮食,教师退位,不做动作,只语音提示。
(3)幼儿带队找寻粮食,教师完全退位。
3、教师小结:哇!我们找到这么多粮食,看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团结在一起就能获得成功哦。
四、情境游戏:救助小蜜蜂。
1、配班老师扮演小蜜蜂求救。
2、幼儿创编救小蜜蜂的动作,幼儿进行律动活动。
3、教师出示小蜜蜂带给大家的蜂蜜面包。
五、教师总结,带队回班。
师:我们蚂蚁班的小蚂蚁们团结努力不仅找到了许多粮食,还救了小蜜蜂,得到了好吃的蜂蜜蛋糕,团队的力量大不大?那么我们以后遇到困难,也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哦,我们回班一起品尝好吃的蛋糕吧。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幼儿学会歌曲《嘀哩嘀哩》。
入场:幼儿与老师围圆坐地,面朝圆心。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秋天。
师:那春天在哪里呢?这首歌会告诉我们,歌名叫《嘀哩嘀哩》。小朋友挺直腰板,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弹奏钢琴,幼儿齐唱歌曲)
师小结:唱得真好听。
师:这首歌里什么鸟在唱歌?(黄鹂鸟)
师:咱们来学黄鹂鸟唱歌,像老师这样三个手指捏在一起,做黄鹂鸟。跟自己唱歌(两下),跟左边的朋友唱歌(三下)。
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表演。
师:刚才黄鹂鸟跟自己唱了几下?跟朋友唱了几下?
引导幼儿准确地说出节奏。
师:再唱一次吧。(师唱唱名)
师:春天你们有没有去春游?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
幼:红花、孔雀、黄鹂鸟、鸵鸟……
师:你们今天想不想去春游?咱们用小手学小脚走路好吗
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两手交替拍打地板,一拍一下。
师:花儿是怎么开放的?学一学花儿的样子。(轻幼儿学花儿,并个别表演)
师:小花是怎么跳舞的?你们来学学。(两手腕靠拢随音乐转动)。
师:天上什么在飞?(黄鹂鸟)学学黄鹂鸟飞。
(幼儿自编动作,教师轻幼儿单独表演,及时鼓励幼儿)
师:你们飞的时候手有没有碰到旁边的伙伴?怎么才碰不到呢,你们做做试试。
(幼儿再次尝试)
师:还是碰到伙伴了呀,你们看赵师:老师是怎样飞的。两手交叉飞一飞,你们也来试试。
师:咱们一起唱着割去春游吧,准备好。(师唱唱名,幼儿跟老师表演)
师:开心吗?咱们一起听着音乐去春游吧,音乐的速度有点快,小朋友要跟上节奏。(放音乐,随教师表演)
师: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山脚下,你们喜欢爬山吗?怎么爬山呢?试一试。
(幼儿尝试表演,教师讲评幼儿的动作)。
师:这个小朋友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你们都跟他学学。好,我们一起来爬山。(唱唱名)
师:小黄鹂鸟一边和我们爬山一边唱歌。(做唱歌动作)
师:爬山累吗?不累咱们继续玩吧。现在咱们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里有什么呀?
幼:滑梯、秋千、迷宫……
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怎么玩的?谁的动作像玩跷跷板。(幼儿编动作)
师:看老师的动作像不像跷跷板。(两腿并拢随节奏向上抬起,手撑地,身体后仰)跟老师学学。(唱唱名,跟老师做动作)
师:玩过摩天轮吗?怎么转?(幼儿尝试)跟他学学。(原地自转一周)
师:刚才有没有碰到小朋友?(有)咱们往找朋友的方向转试试(唱唱名,练习两次)
师:在游乐场里玩得开心吗?黄鹂鸟也跟我们一起玩,他也很开心,他又要唱歌了。(做唱歌动作)
老师唱唱名,做一次:跷跷板、摩天轮、黄鹂鸟。
师:听音乐来一遍好吗?准备好。(放音乐一遍)
师:你们开心吗?开心时会说什么?
幼:妈妈看!……也!
师:声音太小,是不是不高兴呀!大点声。(幼儿练习)
师:一遍拍手一遍喊也!拍两下手。
师:想不想再玩一次?好,听音乐从头连起来做。(放音乐)
师:摩天轮转得太快了,头都晕了,咱们还是转一圈吧,试一试(唱唱名练习做)
师:听音乐再去春游吧。(三段)
师:累吗?还像玩就再来一次。(放音乐)
师:今天就玩到这里好吗?回去你们把我们的春游用五彩的笔画下来吧!跟老师们再见。
活动结束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秋天》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玩游戏,在游戏情节的暗示下遵守规则,知道“树叶到处睡地上”时身体静止不动。
2、仔细观察秋风吹落叶的情景,在教师和同伴的启发下,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动作。
3、乐意参加集体音乐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观察过清洁工用扫帚、箩筐等清洁工具清扫和装运落叶的工作过程。
2、干净的扫帚及清洁工服饰各一。(可寻找一个有大树和落叶的草坪作为游戏教学的场地。)
3、幼儿用书《秋天》。
4、《小朋友散步》音乐磁带和《秋天》歌曲伴奏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复习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小朋友散步》,以小朋友散步去秋游的情节走步到达选择好的教学游戏场地。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动作。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飘落飞舞的情景,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树叶飞舞。
教师:秋天来了,树叶是怎么从树上飘落下来的?请你来做一片小树叶,用你的身体动作学一学。
教师从幼儿创编的树叶飞舞的不同动作中,选择两三个,引导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学习。
3、欣赏教师演唱歌曲《秋天》,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
幼儿边做小树叶,边观看教师随歌曲伴奏磁带演唱歌曲。
教师随歌曲伴奏磁带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动作,表现歌曲“树叶到处飞呀飞”的内容。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歌曲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4、幼儿学习玩游戏。
教师穿戴清洁工服饰,出示清洁工的工具,帮助幼儿回忆清洁工是怎样清扫和装运落叶的,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节。
教师:现在我是谁?拿着扫帚干什么?你们来当小树叶,我们共同来玩扫落叶的游戏吧。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游戏规则,当唱到“树叶到处睡地上”时,身体静止不动,被扫到的小树叶要移到场地中间。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分角色边演唱歌曲《秋天》边玩游戏。当歌曲唱完时,清洁工开始扫落叶,清洁工随歌曲伴奏音乐,按节奏一下一下地扫落叶,幼儿在场地中间,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并提醒自己遵守游戏规则。
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玩游戏1到2次。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轻盈、跳动及优美、舒展的情绪。2、探索手指随乐在身体各部位跳动的可能性,以及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某一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3、体验参与音乐表达、创造想象及人际互动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安东尼.德沃夏克《幽默曲》;
2、 教师能熟练地清唱乐谱;
3、 人手一个画板、一张画纸、一支画笔;
4、 场景布置:球、图画……
活动过程:
1、初步体验与感知音乐的情绪、结构。
1)师幼生共同倾听音乐,萌发自己关于音乐的第一印象。
2)幼儿尝试表达。
3)教师从多方面,尝试借助一定情境,采用多种方式随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幼儿再次欣赏,进一步感知音乐的性质、结构。
2、初步尝试跟随教师做身体模仿动作,体验动作与音乐(情绪、结构)的和谐。
3、在分段随乐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动作表达的可能性。
1)教师讲述故事,导入游戏情境。
2)幼儿随A段音乐,在圈上玩“手指跳动游戏”,探索手指在身体其他部位跳动的可能性。
3)幼儿随B段音乐,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手指与同伴手指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4)幼儿随C段音乐,再次散点结伴玩“牵引游戏”,探索自己与同伴运用身体其他部位相互牵引移动的可能性。
4、完整随乐律动游戏。
5、与客人老师合作游戏。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农夫和小种子的动作感知和表现音乐AB段和尾段的结构。
2、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种农作物逐渐成长的动作造型,并根据音乐按角色完成农夫和小种子互逗得游戏,尝试多人合作进行游戏。
3、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循序渐进的学习,大胆表现农夫,小种子的动作及表情,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PPT2、帽子(农夫)、角色挂牌(小苗苗)3、音乐《甩葱歌》、音乐图谱活动重点:通过故事表演农夫和小种子的动作感知和表现音乐AB段和尾段的结构,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种农作物逐渐成长的动作造型,并根据音乐按角色完成农夫和小种子互逗的游戏,尝试多人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农夫劳作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农夫在田里劳作时的情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进行农夫动作练习1、教师示范A段音乐动作(翻土、浇水看一看),幼儿跟音乐进行模仿学习。
2、教师示范B段音乐动作(农夫观察小苗苗的动作、想办法、喷农药),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3、师幼一起在座位旁完整模仿农夫动作。
4、幼儿自由散点进行农夫动作练习(三)师幼学习模仿创编小种子逐渐长大的动作1、教师请配班老师做小苗苗,自己做农夫进行游戏展示,并提问:小种子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长的?在什么时候长的?
2、小种子逐渐长大动作及创编动作练习(1)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师幼跟节奏进行模仿练习。
(2)教师给出指令,这一次我种的是大南瓜,想一想南瓜它会怎么长呢?动作该怎么做?教师做农夫浇水,幼儿创编动作进行展示3、小苗苗生病枯萎,农夫进行观察救治环节练习(1)师:正在小苗苗长大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什么事?农夫这时候要干什么?幼儿探讨随音乐进行练习。
(2)当农夫喷洒农药的时候小苗苗又有了什么样的反应?教师做农夫喷农药,幼儿抖动并作出最终农作物造型。
(四)农夫与小苗互动完整游戏。
1、教师做农夫,幼儿自由做农作物进行完整游戏2、请男孩做农夫,女孩做小苗苗分组进行游戏3、请女孩做农夫,男孩做小苗苗,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责任田地,并相互进行评比,谁的责任田长的最美最好。
4、师幼讨论收菜动作并进行模仿。
5、请二名幼儿和教师随音乐进行完整游戏,活动结束。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用邀请、装扮、寻宝……律动表现乐曲A1+A2+A3+尾声的结构和音乐的紧张、渐强的情绪。
2、根据故事情境创编表演动作,并在音乐结尾处,(马蜂、狗熊来了)的变化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回位、石头人等)。
3、初步体验在多变的故事情境中,表演的紧张和诙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故事的情绪及结构。
师:小动物们,听说在森林深处的城堡中,有许多宝贝,你们想不想去?但是,在去寻宝的路上,可能会遇见很多的危险,可能会遇见食人兽、还有可能遇见吃人植物,还一定会被许多许多带刺的小树杈割破皮肤呢,那怎么办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好好装扮、保护好自己,再走进森林去寻宝。
二、创编故事中小动物“装扮+寻宝”的动作。
1)提取装扮动作;(和泥巴,和泥巴,抓、贴)
2)提取寻宝动作;(走走走走,看看)
三、随乐A2+A3+尾声,表演故事中小动物“装扮+寻宝”的动作,合乐律动。
1)坐椅子,听师唱谱A2+A3练习“装扮+寻宝”的动作;
2)坐椅子,听师唱谱A2+A3练习“装扮+寻宝”的动作;(替换贴的动作,尝试贴不同部位。)
3)随乐A2+A3+尾声,合乐律动;
四、累加故事中山狗邀请的情境,完整随乐A1+A2+A3+尾声律动游戏,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结构。
1、师扮演山狗,累加随乐A1——邀请互动动作 。
师:可是宝贝在哪里呢?只有山狗我知道,我带你们去!
师:我邀请了几次?
2) 教师随乐邀请幼儿(四位------多位)。
2、完整随乐游戏。
五、累加故事结尾的变换情境,完整随乐游戏,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结构。
1、讨论在“马蜂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们的动作表现。
1)师:哎呀,马蜂来了,怎么办?(完整随乐一遍)
2)讨论“马蜂”来逃跑的样子。
3)在“马蜂来了”的情境中,整体合乐游戏。
2、讨论遇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们的动作表现。
1)师:啊!狗熊来了,怎么办?(完整随乐一遍)
2)创编、操练“狗熊”来了变成“石头人”的样子。
3)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整体合乐游戏。
3、引出在“臭鼬大王来了”的情境,讨论小动物们闻到“屁”的动作反应。
师:宝贝就在臭鼬大王的山洞里,你们敢去吗?可是臭鼬大王它会放屁,很臭很臭的屁,你们闻到了会怎么样啊?
1)集体讨论
2)个别示范,集体练习。
3)幼儿完整合乐,不同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狗熊——臭鼬放屁——马蜂)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异域风情的舞曲,尝试用不同的手指动作表现阿拉丁买灯的故事情节。
2.迁移生活中买卖游戏经验,通过观察、比较、语言提示等记忆动作。
3.体验买灯游戏中的有趣动作,交流并感受期待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了解阿拉丁神灯的故事。
2.铃铛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3.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阿拉丁到集市去买灯,一开始他准备出2块钱,卖灯的人不同意。他想:“那就再出一块钱吧。”三块钱卖不卖?还是不行。那就五块钱吧。卖灯的人终于同意了,好开心啊。阿拉丁围着灯仔细地看了看,终于决定用擦的方法来试一试这盏灯是不是神灯。
师:瞧,阿拉丁他来了。
2. 感知音乐结构,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的手部动作。
(1) 教师随乐动作,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阿拉丁刚才买灯时他分别出了哪些不同的价格?
谁能把它一起说出来?
(2)教师随乐动作,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2、3、5块钱动作的不同。
师:2块钱怎么出的?3块钱怎么加的?5块钱又怎么出?
3. 进一步感知动作,玩神灯游戏。
(1) 教师带领幼儿随乐表演。
师:看来我们的动作还不怎么熟练,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师幼随乐动作)
(重点纠正幼儿手指往里面转一圈的动作,让眼睛看见价格。)
(2) 创设买灯场景,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动作。
师:现在我想带一些小助手到集市去买灯,不过去集市之前我要挑一挑小助手能不能一下子就出准价格,要想出准价格必须要怎样?
那接下来看看你们能不能一下子出准价格,记住要放在眼睛前看一看,两个手轮流出价格。(幼儿随乐动作一遍)
(出示ppt)瞧,这里有一家卖灯的店,你们准备好买灯了吗?(幼儿再一次随乐动作一遍)
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台选灯,说出灯的准确位置,拿下来。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是不是神灯?(擦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3) 教师带领幼儿起立动作。
师:这是一盏普通的灯,没关系,可能刚才坐着挑灯没看清楚,现在我们站起来挑灯吧。(随乐动作)
师:刚才我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走一走的?(两只手转圈的时候走一走)请大家站到圆圈上有点子的地方,面向圈上,我们一起来走一走。
(4)配班教师扮演卖灯的人,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卖灯人出现)师: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学习“店主你好”的动作。)
师幼随乐动作一遍后,教师选灯,擦一下。
(出现精灵,送出礼物——手铃)幼儿戴上手铃,站在圆圈上。
(5) 配班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扮演卖灯的人,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师:她说这家店出现了神灯,生意一下子就火爆起来,卖灯人生意太好了,需要收一个徒弟帮她一起卖灯,谁愿意?
(6) 个别幼儿扮演卖灯的人,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师:现在谁想来当卖灯的人?(请两名孩子)
当我们所有人都在出价格的时候,小徒弟要做什么动作?当买灯的人在做求求你的动作时,小徒弟怎么做?
4.结束活动;
师:阿拉丁的神灯还有很多,我们先回去休息一会后再去买灯吧,也许神灯里的精灵还会送我们其他的礼物呢。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评:教师在开头以厨师的身份导入,让幼儿进入“厨师做菜”的情景,使幼儿在开头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动的更深层的开展。)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结合起来,)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评:在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的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填词歌唱打下基础。)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评:在没有范唱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填词主动学唱,是基于幼儿对歌词曲调比较熟悉)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
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评:这一环节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创编拔毛时“横拔”、“竖拔”、“两只手轮流拔”等都是幼儿的创意。)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评:这里让幼儿体验一下厨师做好一道菜时的成就感)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鸡毛和鸭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歌表演部分动作提示: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 (鸭)。
12小节:作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