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过端午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2、增强幼儿撕贴和叠小船的技能。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阅读区:投放与端午有关的图片、书籍。手工区:投放各色彩纸、小船模型、画纸、手工纸。
数学区:投放画好的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明天我们就要过节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回答)
老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明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我们大家就要吃咸蛋吃粽子还可以去观看划龙舟的比赛,老师小的时候就会去观看这样的比赛哦。你们看过划龙舟吗?
(幼儿回答)
老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一些图片,看看是怎么样划龙船。
(播放图片)
老师:好的,看完了图片现在我们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吧,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是跟船有关系哦,老师在各个区角都准备了一些材料。
在阅读区放了一些图片,小朋友们可以一起看一看,说一说你们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们乘过哪些船?
手工区的小朋友可以给小船涂上颜色或者来制作小船,制作好了小船老师帮你们写好名字在我们的墙上进行展示,所以请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做,好吗?
数学区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点卡来买卖小船,或者给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数清楚数量哦!
(常规提醒)
老师:好的,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自觉的使用进区卡,不要争抢,在自己的区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不要闹哄哄的。
(幼儿自选区角,老师适时指导。)
三、活动结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个别效果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课后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和家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活动目标基本上分三个部分,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儿体育活动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产生的情感。对于技能方面,还要注意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如"走,跑,跳等"。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为我们往往只重视整体技能,如"协调性,灵活性等"。此次活动目标的设计就忽略了具体技能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很响亮,也很简洁,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但语言不够自然,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锻炼。体育活动虽然注重活动的设计,但语言相当重要,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幼儿体育活动。
口令和队列是体育课的基本要素,幼儿体育活动同样如此。此次体育活动口令和队列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口令不够规范。这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更要重视,要注意平时的点点滴滴。
开心过端午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积极回应孩子们的兴趣——设计活动满足孩子体验、表现“划龙舟”的愿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儿歌《过端午》改编成了旋律欢快的歌曲,并自己录制了改编版《过端午》;活动中,用图卡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用沙锤来表现“划龙舟”的热闹氛围。希望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歌曲、表现歌曲充分体验划龙舟的习俗和乐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过端午》,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2、感知和×O的节奏,并能初步表现。
重点难点
表现和×O的节奏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划龙舟视频、音乐《过端午》、图谱、沙锤;
2、经验准备:幼儿对划龙舟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已学习儿歌《过端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播放划龙舟视频,引导幼儿回顾儿歌《过端午》。我们一起去看看视频里的人在干什么?
2、和幼儿聊聊划龙舟场景,引导幼儿了解划龙舟的角色分工。他们是怎样划龙舟的?
幼:有人划龙舟,有人敲锣鼓什么时候要划龙舟呢?
幼:端午节
我们之前学过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设计意图:从观看划龙舟视频,引导幼儿回顾划龙舟经验,引出儿歌《过端午》。】
二、学习歌曲
1、初步欣赏、感知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与教师一同欣赏歌曲《过端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不一样的《过端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小声跟唱歌曲。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小声地唱一唱这首歌吧!
(2)重复练习,熟悉歌词内容。
刚才我听到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老师来找找谁的声音最好听呢!
(3)学习歌曲节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图谱,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和×O的节奏。
①教师用引导幼儿用拍手表示×、用握拳表示0,带领幼儿用“拍手”
“握拳”方式练习两遍节奏难点部分。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当我们看到“粽子”就拍手,看到“0”就握拳,我们来试一试,看看谁做得最棒,张老师要找找谁的小眼睛看的最认真哦!
②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完整进行一遍节奏练习。
③跟随音乐完整进行一遍节奏练习。
3、再次演唱歌曲
(1)将歌词加入节奏图谱中,师幼共同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注意关注幼儿是否表现出休止部分,并适度进行针对性指导。
(2)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演唱一遍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跟唱环节,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和节奏,感受歌唱活动带来的乐趣;借助节奏图谱,帮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难点——休止符】
三、用乐器——沙锤表现歌曲
1、教师出示沙锤,并示范一边用沙锤打拍子一边唱歌,间奏做划船的动作。
这是谁呀?沙锤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唱的呢?
2、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根据节拍摇沙锤,间奏时做划船的动作。沙锤宝宝唱歌真好听,我们班还有很多沙锤宝宝来到了我们班,想和我们一起唱歌,我们请它们出来吧!
3、分成两组,以划龙舟的形式,一边摇沙锤一边唱歌并走出教室。我们一起来一场划龙舟比赛吧!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沙锤演奏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幼儿能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奏,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
因为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幼儿从熟悉歌曲到解决难点问题,到大胆表现歌曲,过程体现出小步递进、层层深入,这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所以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比较愉悦,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的一些反思:
一、创编旋律,“悦享”音乐
音乐能熏陶幼儿的情操。本次活动,我契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将儿歌《过端午》大胆创编旋律,改编成了歌曲。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幼儿充分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喜欢这首歌曲。从幼儿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喜欢《过端午》这个音乐活动,并且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
二、图文并茂,“解读”音乐利用节奏图卡,分解难点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掌握休止符的表现。活动中,我利用节奏图卡帮助幼儿了解《过端午》这首歌的节奏,并通过看图、拍手等多种方式尝试理解和表现休止符,大部分幼儿通过这种方式基本能够掌握休止符表现。
三、乐器演奏,“趣玩”音乐
为了增强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给幼儿搭建大胆表现音乐的平台,我在活动后半部分投放了乐器,让幼儿尝试演奏,在感受演奏乐器的同时大胆表达表现乐曲,深化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孩子们很喜欢这个环节,积极专注参与其中,乐于用乐器进行演奏,从他们的演奏中可以观察到孩子基本掌握了歌曲节奏。
开心过端午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分享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故事《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请家长给孩子带粽子、鸭蛋、香囊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互相分享端午食物。
“小朋友们吃过粽子吗?”“咱们一起来分享吧。”
让孩子学会分享,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5、五彩线分享活动。
端午节给孩子们戴五彩线和香囊,感受节日气氛。
活动结束:
一起观看端午节的来由的故事。
开心过端午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的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的物品名称。
教师:请你们仔细看看书的第13页,谁能说说画面上有什么?
(2)教师逐一介绍画面上的内容,并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物品的作用。
(3)教师再次提问:什么时候人们会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呢?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教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呢?都是因为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教师: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的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呢?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一遍,请幼儿边听边指出书中和儿歌内容对应的图片。
(3)引导幼儿边看幼儿用书,边跟着教师朗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