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自救教案范文

2023-07-19

防火安全自救教案范文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3年级)

  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

  二、教学内容:

  (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方法:运用幻灯片介绍各种灭火设备,牢记各种灭火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模拟灭火(制作道具、学生扮演火魔和灭火英雄 )

  (三)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1-3年级)

  儿 童 防 火 歌

  小朋友笑呵呵, 大家来唱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拍完南北拍东西。

  你拍二我拍二, 咱俩宣传做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禁火场所别吸烟。

  你拍四我拍四, 用火不当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 烟囱坏了快修补。

  你拍六我拍六, 风大失火不好救。

  你拍七我拍七, 不要玩火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 电线不能随便拉。

  你拍九我拍九, 火警电话一一九。

  你拍十我拍十, 人人防火要落实。

  我拍你你拍我, 大家都要来防火。

  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4-6年级)

  三、教学小结:低年级背诵儿歌

  高年级张贴防火宣传报

  四、作业

  低年级背诵《儿童防火歌》统计家庭安全隐患。

防火安全自救教案范文 篇2

  接到教育局通知,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5日~7日,也就是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文明、传统的清明节,我倡议同学们在清明假期之间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假期外出交通安全。

  (1)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在公路上玩耍,打闹,逗留。

  (2)外出乘车不坐农用三轮车、手续不全的车辆。

  (3)乘车注意文明礼貌,主动给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让座,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懂礼貌。

  (4)外出时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和陌生人出行,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5)不独自外出,外出时必须有家长带领,在无父母陪伴下,外出玩耍时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和谁一起、什么时间回来。严禁和同学私自外出玩耍,不在外面过夜。

  (6)外出旅游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保护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7)假期期间严禁上网吧及游戏厅等一些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

  2、防溺水安全

  (1)同学们平时不要私自到水边玩耍,更不要入水游泳。

  (2)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和游泳。

  以上的二点要求,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发现有其他同学不按照要求做的,要立即劝告并坚决制止;如果是在学校,要立即向老师报告。

  3、清明节祭扫活动防火安全

  (1)同学们尽可能同家长一道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经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好更多有意义的事。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2)同学们可利用这次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不耻下问、勇于探索,要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用心去感受阳光的温暖、清风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同家长一道祭祀用火时千万要把周围的易燃物弄干净,如果不小心引燃了周围的易燃物就很容易失火烧山,酿成大错。

  (4)燃烧祭祀物品应尽量慢慢用小火,注意风大刮走了燃烧的物品从而引起失火。

  (5)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察看刚刚烧过的地方还有没有火星,一定要让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放心离开。

  (6)如果出现失火,请同学们不要参加救火行动,因为你们太小,无自救能力,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这样就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所以不允许小学生救火。发现失火要尽快在大人指引下远离火场,并及时报警。

  同学们,安全事项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们时时注意、处处警惕,平安就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健康就一定会常伴我们左右。

  谢谢大家!

防火安全自救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通过分析火灾事件原因,懂得面临火险如何自救逃生。

  3、初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突发火灾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在发生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晓之以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动之以情: 案例一:1993年2月14日13时15分左右,唐山市古冶区的林西百货大楼,因违章电焊溅落的火花引燃海绵床垫造成火灾。消防部门于起火18分钟后才接到报警,先后调集公安和企业专职消防队164人、24辆消防车以及50多名矿山救护队员,1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和5个医院的救护力量参加灭火和救人,于16时30分将大火扑灭。这起大火烧死81人:烧伤54人,烧毁各类商品和建筑设施价值401.2万元,灭火中有16名消防官兵受伤。

  案例二: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发生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325条生命瞬间丧身火海,其中更有288位是豆蔻年华的孩子们。

  案例三:20__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蓝极速网络”网吧发生火灾,网吧只有一个门,着火时网吧的门锁着,窗户也都被铁护栏封住。起火后,网吧里面的人没有通道逃生。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教师小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利用鲜活的案例、惨痛的教训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导之以行知识探究:

  1、发生火灾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2、火灾应急处理和灭火基本方法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应怎样处理呢?学生分组讨论,按小组汇报交流

  3、火灾的猛烈阶段,火灾发生后如被大火围困,头脑要冷静,不要慌乱,应选择最佳的疏散方法进行逃生自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逃生自救的方法,课上交流,课件展示

  4、火场逃生四法(多媒体展示)

  ①毛巾保护法②隔离火场法

  ③绳索滑离法④低层跳离法

  教师小结: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逃生时不要乘普通电梯,不要贪恋财物。穿过烟雾逃生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太平门和安全出口。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5、几种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 (老师说出几种现象,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①家具、被褥等起火 ②电器起火 ③油锅起火④燃气罐着火

  6、动画:火中逃生

  畅所欲言:怎样报火警?

  教师小结:牢记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模拟现场:学生分组表演逃生自救方法 知识的探究采用讨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演示法等,使学生了解火灾的原因,懂得如何逃生自救,教师不失时机的补充,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火灾的注意事项,而动画片的自救方法和学生的小组模拟演示又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之以恒: 生活中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防火安全自救教案范文 篇4

  教学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俗话说“水火无情”,由火灾引起的悲剧很多,也很惨烈。为了防患于未然,学生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火知识和在火灾中自救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家庭中,常见的火灾隐患有哪些。

  2.在平时,怎样做好家庭防火。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家庭防火的资料。

  2.课件展示关于家庭火灾的隐患和预防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大家说一说火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火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给我们带来可口的食物、温暖的环境和快乐的心情,但火又是无情的,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惨重的损失。尤其是家庭防火非常重要,同学们要了解一些预防火灾的知识,掌握更多应对火灾的方法,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家庭防火的知识。

  二、真实再现:家庭火灾现状(直接点题)

  直面火魔:

  由于人们的麻痹大意和消防知识的缺乏而导致的家庭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家庭火灾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大火吞噬,一个个含辛茹苦建立的家庭转瞬变成废墟。据统计,80%以上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为家庭火灾所致。

  1. 20__年4月8日早晨,沈阳一居民家的主人起床时,闻到房间里有燃气味,但当时没有在意,也没有及时打开门窗通风,便点火做饭,“轰”的一声,燃气爆燃,主人当场烧伤。

  2.20__年2月8日凌晨,济南工人新村北村一居民家里因为电灯灯口线路老化,引起火灾,经警民合力,半小时后将火扑灭,居民财产大部烧毁,还好没有才造成人员伤亡。

  3.20__年3月8日晚,佛山南海盐步一临街小屋发生火灾,火灾中一名7岁女孩和其不满4岁的弟弟被烧死。

  教师播放视频:

  家庭防火。

  学生谈谈感受。

  教师:同学们说的对,家庭火灾是很恐怖的,是灾难性的,而且多数火灾都是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做好家庭防火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完成下面3个问题:

  1.家庭常见火灾隐患有哪些?

  2.导致家庭火患原因有哪些?

  3.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家庭防火呢?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交流这3个问题)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归纳一下:

  A、家庭常见火灾隐患有哪些:

  1.电器超负荷,温度过高。

  2.插头损坏,不及时更换

  3.用裸线头代替插头使用,造成短路或发生火花。

  4.保险丝熔断时,有灼热的金属颗粒掉到下面可燃物上。

  5.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如有泄漏,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打开电器开关。

  6.在楼道堆放木制品、棉制品、纸制品等可燃物。

  B、导致家庭火患原因:

  1.出门时忘记关闭电器开关。

  2.电器停用时插头不拔。

  C、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家庭防火呢?

  1.炉灶不能与可燃物靠的太近,也不要在炉灶旁存放易燃物品。

  2.不能用汽油、煤油等作为引火物点火。

  3.掏出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4.照明电灯线路不能超负荷使用,切忌用铁丝或铜丝等代替家庭保险丝。电灯不用时要随手关闭。

  5.各种家用电器不要同时启动,要逐台开启,做到不超负荷。

  6.家用电器要防止受潮。

  7.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电暖器、电吹风等用具时,不要直接摆放在木桌、木地板等可燃物上,应垫上金属架、砖块等。停用时,立即切断电源,并等到完全冷却后才收藏。

  8.打雷时,应该停止使用电视机、组合音响并拔掉电源插头。

  9.不要在电冰箱内存放汽油、漆类溶剂、气雾喷罐灯易燃易爆危险品。

  10.不能把电热毯折叠起来使用,也不要在电热毯上放置厚重的被褥。

  11.家电出现故障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关机,故障排除后才能继续使用。

  12.发现电线的绝缘皮老化,要及时更新。

  13.带有镇流器、变压器的日光灯、节能灯、霓虹灯等,不能整天整夜地长时间开启。

  三、同学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着火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好,请同学们说一下。

  教师总结:

  着火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冷静沉着。

  2.切断电源。

  3.大声呼救。

  4.电话报警。

  教师:下面我来模拟一次报警电话,大家看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课件出示点火报警的注意事项:

  1.牢记火险报警电话号码“119”。

  2.报火警时,要沉着冷静,正确简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门牌号码及楼号楼层情况。

  3.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4.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

  5.报警以后,迅速组织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和引导消防车前往火场。

  6.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该大声地呼喊或采取其它方法引起周围人群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特别强调: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教师:下面我们分组模拟一次打火警电话。

  四、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判断这些做法的对错。

  1.在家中存放大量的汽油,酒精等物品。

  2.离开家前关闭电器和电闸。

  3.使用电熨斗过程中接听电话,把电熨斗放在熨烫的衣物上面!

  4.用浸湿的棉被覆盖着火的煤气罐。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结束语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住宅火灾,主要还是源于人的因素,因此,做好居家防火,应该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消防意识,平时多看些有关消防安全知识的书籍或电视节目,了解一些居家防火常识,做到睡前检查煤气灶气门是否关好,出门时检查家用电器是否已经切断电源,杜绝居家火灾的发生,确保防患于未然。

  同学们,每年的11月9日为世界消防日,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远离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