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大班教案

2023-07-19

春分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注意倾听歌曲。

  2、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准备材料:歌曲《春天》、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听出歌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乐曲的兴趣,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和简单内容。

  2、播放歌曲《春天》。欣赏两遍后,老师提问:这首歌好听吗?歌里唱的是什么?请幼儿议论之后,再听一二遍。师幼一起随录音唱《春天》,注意表达歌曲的优美意境。

  4、师幼唱着《春天》,到户外去感受春天的美。

  春芽芽

  春天的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角,春天里的小芽长在慢慢生长,这就是春的信号,这就是春天带给我们的信息。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明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承载一年新希望的开始,激发孩子们积极地发现能力与环保意识。

  教案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2、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3、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教案活动准备:

  1、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2、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教案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

春分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过程:(请不同年级的班主任按照年级特点修改教案。)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

  《村居》、 《渭城曲》、 《春夜洛城闻笛》、 《 踏莎行》、 《清平乐春晚》、 《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小百科: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幼儿园节气教案《春分》

  教学目标: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惊蛰简介:(课件、春分的图片)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诗句

  《春分》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三、总结提升 :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回家给家人介绍春分的习俗

  小百科: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