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2023-07-18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发展,能用简单、形象的动作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初步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能像镜子一样成像。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发展,能用简单、形象的动作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初步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挂图28号;《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磁带及镜子。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一、引发讨论,唤起原有经验。

  提问:你们见过冰吗?冰是什么样子的?

  小老鼠们也得到了一块冰,它们会把冰当成什么呢?听听故事,你就知道啦。

  二、出示挂图,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第一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至“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用过镜子”。

  提问:小老鼠们得到了一块怎么的冰?

  你猜,小老鼠们得到冰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能学一学他们惊喜的样子吗?

  鼠老大想用冰做什么?鼠老二是怎么说的?鼠小小想用冰做什么?

  2、学一学小老鼠们的话。

  3、讨论:如果是你,你怎么用冰做成一面镜子呢?

  三、出示挂图2,理解冰镜子的制作方法。

  1、教师讲述故事,至“做成可好大的一面冰镜子”。

  提问:小老鼠们是怎么做冰镜子的?

  四、出示挂图3,教师讲述故事至“大家都排着队,来小老鼠家照镜子”。

  提问:哪些小动物到小老鼠家里来照镜子?小花猫(小兔子、蛤蟆大姐)是怎样照镜子的?

  1、请幼儿学学小动物照镜子的样子。

  2、讨论:如果是你,你会用镜子做什么?

  五、出示挂图4,倾听故事至结尾,了解冰的特性。

  1、猜测:晚上,小老鼠们睡觉了,“滴答,滴答………”咦?是什么声音?

  2、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提问:为什么冰镜子不见了,到哪里去了?

  小老鼠们发现冰镜子不见了,会是什么表情?你能学一学吗?

  除了用冰做镜子,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镜子?

  六、完整欣赏故事录音,给故事取名字。

  1、幼儿边听故事边看书“冰镜子”。

  师幼一起讲述故事。

  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讲讲这个故事吧。请幼儿扮演小老鼠,说说小老鼠的话。

  2、给故事取名字。

  提问:我们来给故事去个名字吧。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相应回应,引导幼儿了解名字可以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事件等。

  活动反思

  整个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幼儿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说出镜子最后为什么不见了,我想,可能幼儿的现有经验已经超过了故事的内容。使得这个活动变得异常的简单,但是在一些讨论的环节上幼儿的思维还是受到了某些局限,比如说如果是你,你怎么用冰做成一面镜子呢?如果是你,你会用镜子做什么?在这些问题上,幼儿只是围着一些故事里的经验进行思考,思维没有发散开来。这是这个活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2

  一、导入:出示企鹅的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企鹅和狮子,好,我们先来看看小企鹅是什么样子啊,那谁知道他生活在那里呢?(南极图片)嗯。真聪明,那你知道我生活在哪里么?(扮狮子说)…

  师:今天啊这只可爱的小企鹅和小狮子它们发生了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想听吗?

  【设计意图:以可爱的小动物导入活动,能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刺激,增强直观教学效果。通过提问调动了幼儿的已知信息,激发了学习动机。】

  二、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的形式完整欣赏故事,幼儿的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

  三、教师提问

  1、故事里谁不开心了,狮子为什么不开心?

  2、那狮子想到办法了么?

  3、那狮子收到后开心了么为什么?

  4、企鹅明明寄的是冰啊,为什么到了狮子大王这就变成水了呢?(冰为什么会融化?原来狮子生活的地方非洲是很热的。)

  5、这可难住了小企鹅,怎样给狮子寄过去的冰不会变成水呢?你来给他想个办法。

  【设计意图: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讲解故事

  那我现在和小朋友一起来看图在讲述一遍故事好吗?小狮子最后能收到冰么(用动物们的语气学说对话!)

  【设计意图:语言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说话,因此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尝试描述简单的故事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五、教师和幼儿进行实验并总结

  水在温度很低时就会结成冰,而冰在温度升高时就会化成水。

  冰激淋在冰箱里它呈冰状,而离开冰箱时,外面的温度高,冰激淋就会慢慢的融化,化成水状了。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实践操作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时,那种喜悦是不可替代的,从而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

  六、玩送信的游戏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送信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如何简单的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发展孩子的听说能力,又能达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七、活动延伸

  让幼儿帮助狮子想办法,如何使冰块从南极到非洲却不会融化。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交流,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体验了语言交流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冻防寒,照顾自己。

  3、了解冬季自我保健,掌握科学的防护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冻防寒,掌握科学的防护法、

  教具学具:

  利用下雪天,组织学生开展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等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快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和冰雪交朋友。

  1、做雪球,玩雪球,在脸上试试有什么感觉?放到嘴里尝尝,品品有什么味道;放在盆里看看,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冰柱。

  2、读儿歌,画雪花。

  3、交流课外踏雪玩冰的情况。

  4、说说冰雪的.“怪脾气”。

  二、漫游冰雪世界。

  1、观看电视录像,认识各种各样的雪花、冰花、冰柱。

  2、讲述自己经历的冬天里的故事。

  三、冬天防寒保健知识竞赛。

  1、讨论竞赛要求和规则,分组进行。

  2、竞赛题目

  ⑴.冬天为什么会生冻疮?

  ⑵.皮肤为什么会生冻疮?

  ⑶.为什么耳朵最容易生冻疮?

  ⑷.下雪天行走要注意什么?

  ⑸.在河的冰面上走有危险吗?

  3、评选出优胜小组和“小小智多星”。

  第二课时

  四、“冰的小制作”博览会。

  1、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冰锣”。

  2、交流制作的过程和方法,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3、评选出最佳冰雕作品。

  五、小小科学论坛

  1、主题:怎样让冰块保存得时间长一些?

  2、“我们的研究小报告”。

  3、提出“我们的研究结果”。

  六、继续我们的研究。

  1、根据“冰的融化”和“冰能浮在水面上”的观察活动内容,要求学生采用原来的方法做。继续探究,发展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技能。

  2、在“冰能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尝试,去比较。

  3、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做好小记录。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设想对“冰雪研究”的小课题,小实验,小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4

  教案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尝试利用工具积极探索,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案准备:

  吹风机、锤子、餐刀、热水袋、热水,内含一颗糖果的冰块若干。

  教案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冰块,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初步感知冰块的.特性。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教师手持冰块让每个小朋友先摸一摸,进行初步感知)你们能看见大冰块里有什么呢?

  2.教师小结:原来冰块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颗糖。

  提问:你们想吃冰块里的糖吗?怎么才能把糖果取出来吃呢?

  二、介绍工具

  师:老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工具,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三、幼儿尝试

  1.幼儿自己取冰块,教师引导孩子观察冰块,进一步感知其特性。

  提问:你拿的冰块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啊?

  2.幼儿取工具,尝试将冰块中的糖块取出。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糖果取出来的?

  四、幼儿集中分享经验

  1.提问:小朋友都很努力试过了。你们都吃到糖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取糖的经过?

  2.小结:小朋友们很聪明,都利用工具从冰里取出了糖,我们来给自己鼓鼓掌。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5

  一、设计思想:

  一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轮胎里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冰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圆圆的洞,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七嘴八舌讨论的十分热烈。我抓住这个机会,通过让孩子亲手参加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冰变化的奥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感受亲手实验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摸摸,了解冰的特性。

  2、引导幼儿了解冰的形成及用途。

  3、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冰雕的图片。

  2、提前冻好的冰。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亲手操作,探索冰的特性

  1、每个组若干块冰,幼儿自由玩冰。

  2、看一看,想一想,冰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冰放在手里感觉怎么样?

  小结:冰放在手里硬硬的,凉凉的,有的冰是透明的,有的冰是白色的,摸上去滑滑的。

  (二)通过实验,了解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1、每个小朋友手里拿一小块冰,使劲握住,观察有什么变化。

  “请小朋友看看你手上的冰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手上的水是哪里来得”?

  2、每个组放一盆热水,请小朋友摸一摸水是热的还是凉的?(热的)

  3、请幼儿把冰放进去,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慢慢变小了,没有了)

  4、再摸摸盆里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冰到哪里去了?(冰融化成水了)

  小结:冰放在手里和热水里都会化成水。

  (三)通过观看图片和谈话了解冰的用途 。

  1、提问:冰有什么用途?你喜欢冰吗?请幼儿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冰能吃,放在可乐里凉凉的很好喝;发烧时能降温……”,“路面上结冰容易滑倒”。

  2、欣赏冰雕图片,感受艺术的魅力。

  (四)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冰 。

  1、共同讨论制作彩色冰的制作方法。

  2、幼儿利用各种器皿、颜料制作彩色的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就做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把制作好的彩色水放到阳台上,第二天欣赏自己冻的彩色冰,感受实验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6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情感、态度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玩冰》的设计就是想尝试通过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孩子从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学会技能,以达到获取经验,建构概念,培养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音乐《娃娃滑冰》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

  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

  2、鼓励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①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③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④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⑤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

  四、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

  1、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7

  目标:

  1.能自己动手探索冰的特征。

  2.对玩冰感兴趣。

  准备:

  1.观察过室外结的冰。

  2.每人1只小碗,碗里有1小块冰。

  3.3—4盆热水。

  过程:

  1.感知冰的特征。

  ·提问:小碗里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的?

  ·幼儿将冰拿在手上看看、摸摸、玩玩。

  提问:冰是什么颜色的?

  摸在手里有什么感觉?(滑滑的、冷冷的)

  冰掉在水泥地上会怎么样?

  2.感知冰的变化。

  ·提问:现在你们的手上有水吗?

  ·请幼儿把冰拿在手上握紧,过一会儿看看有什么变化。

  提问:手上现在有水了吗?水是从哪里来的?

  ·配班老师端来3—4盆热水,幼儿将冰放在热水里,继续探索冰的变化。

  提问:冰有没有了?冰到哪儿去了呢?

  3.讨论: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建议:

  此活动后可引导幼儿做结冰实验。(回家用一个小瓶装点水放在外面,第二天观察水结冰了没有。)

  评价:

  1.对玩冰感兴趣,能认真地进行实验。

  2.会用语言和别人交流。

  教学反思

  但由于现在的气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这样的雪景;父母长辈的过度关爱,怕受伤、怕冻坏、怕生病,也使孩子们享受不到玩雪的乐趣。而在《好冷的冰》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了幼儿与雪、与冰的亲密接触。当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冰块放在幼儿的面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摸一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时,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胆地伸出手,来来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还一直嘀咕着:“怎么这么硬呀?”;有的孩子胆怯地用一个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没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辞地说:“我爸爸、妈妈说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觉得这次的教学活动安排是正确的,因为在我们印象中再普通不过的冰,在幼儿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触摸的“禁地”,也成了无法想象的“危险品”。我想这都是大人过度保护的结果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鼓励不敢与冰块亲密接触的幼儿,抛开顾虑,开开心心地做游戏,让他们在玩乐中进一步了解了冰、认识了冰、喜欢了冰,也通过切身体验,学到了许多知识,让孩子走进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制作冰。

  2、知道冰的特征,知道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3、感受制作冰的乐趣,知道夏天不能吃太多冰冻的东西。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冰块若干;

  2、不同形状的干净器皿(用于制作冰);

  3、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引入话题:孩子们,天气真是热啊,你们在家是怎么避暑解热的'呢。引导孩子自由讨论。然后老师说“我喜欢玩冰块来解解暑。你们玩过冰吗?”给孩子自由玩冰块。

  2、老师询问孩子冰块的感觉。(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3、老师请他们嗅一嗅,闻一闻,尝一尝干净的冰块。让孩子说出冰块的特征。(无色,无味。)

  4、老师询问孩子,还可以怎样玩冰块。让孩子有更多的玩法,对冰块更加感兴趣。

  5、老师拿出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请孩子们将冰块放入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引导孩子得出冰块遇热会融化的结论。请孩子讨论冰块遇到什么会化,比如放在太阳底下,放在火堆旁。

  6、请孩子们制作冰块。让他们自由选择器皿,将水倒入器皿中,还可以加入白糖。由老师帮忙放入冰箱内。课后,再请孩子们去观看自己的冰块,品尝自己的冰块。

  7、老师不忘叮嘱孩子们,冰块虽好玩,但是冰块凉凉的,吃多了冰块,身体容易受凉,其他雪糕、冻西瓜等冰冻的东西也一样,所以不能吃太多冰冻的东西。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替换而儿歌中“有的像?”的部分,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二、活动准备:

  1、冰窗花卡纸两朵、小红花、小蝴蝶,小鸟、叶子卡纸若干、葡萄、苹果、草莓卡纸各一个。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课前游戏

  (1)小手拍拍

  (2)五个手指变变变

  2、出示雪景图,导入课题。

  问:小朋友看到什么啦?雪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季节会下雪?你们看过真正的雪吗?(引导幼儿了解我们生活在南方,气温更高,冬天很少下雪。)雪花

  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下来,有的落到到树上,有的`落到房顶上,有的落到窗户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学习诗歌。观察、描述图片意思,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并冰窗花挂图)问:小雪花落到窗户上,它们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冰窗花)这些冰窗花像什么呢?(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小雪花飘落到窗户上变成的冰窗花有时像,有时像,还有时像真漂亮呀!

  4、欣赏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教师范读,幼儿跟读。

  (3)比一比, 分小组朗读,个人朗读,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问:冰窗花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课文中说到的有的像小花、有的像树叶,生活中冰窗花还会是什么样子的?

  冰窗花美吗?这么美的画是谁画的?

  (4)集体读儿歌。

  5、复习幼儿歌曲,结束本次活动。

  (1)集体唱《找朋友》

  (2)请幼儿个别表演歌曲

  (3)集体唱《小燕子》

  (4)集体做游戏《小兔子》

  6、欣赏视频《小雪花》

  四、作业

  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父母听一听。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 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

中班科学教案玩冰 篇11

  ● 活动目标:

  1、 知道冰的特性,并通过操作活动,了解冰和水之间的不同点和关系

  2、 引导幼儿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大胆的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探索水变化的兴趣

  ● 活动资源:

  1 每人1小块冰,半碗水

  2 几盆热水

  3 抹布

  ●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操作,感知冰的特性

  师:今天汤老师请来了冰森林的小动物们来这里做客,它们都住在一个特别的小房子里。请你来看一看,猜猜这个特别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样的?你还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没有颜色、透明的等等。)

  2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冰和水的关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师:咦,我们的手上是什么呀?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桌子上还有半碗水,请你来摸摸冰、摸摸水,抓抓冰、抓抓水,比一比,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比的时候请你注意:不要把碗里的水洒到外面,如果手弄湿了,你可以在抹布上把手擦干。

  师生共同小结:冰比水冷,冰是硬的,不会流,能抓起来,水是液体,不能抓起来。

  3 通过小实验,感知冰的变化

  师:现在,小动物们想从冰房子里出来和小朋友做游戏了,请你想一个好办法来帮帮它们,好吗?要想一个既方便、安全,又不会伤害到小动物的办法。

  (引导幼儿说出把冰放进热水中)

  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旁边已经准备好了几盆热水,请你自己选一盆,如果一盆水的周围已经有很多人了,你还要不要挤进去?小朋友把冰块放进水里的时候,请你拿好绳子,手不要碰到热水,会烫到的。

  在幼儿操作时,请幼儿注意观察冰块的变化。

  看看冰变成什么样子了?

  4 结束

  好了,现在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