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环保小卫士》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懂得怎样保护环境,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3、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对环境受污染及保护环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制作幻灯片。
2、大图画纸、水彩笔、环保标语。
3、有初步的环保知识,并与家长探讨过有关的话题。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河水受污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你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通过发现小鱼死的死,逃的逃,从而认识到河水受污染)
二、交流,分享。
1、认识污染、了解各种污染。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污染吗?你们知道哪些东西被污染了。(分小组讨论,并由幼儿记录在图画纸上)。
2、出示幼儿的记录,分享。
3、出示各种污染的图片,认识其危害。(扩展幼儿对污染的认识)
·音像店的噪音·太大的喇叭声音
·乱圾垃圾·乱砍树木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果树被毒死
三、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师:我们的地球受到了这么多的污染,那么我们怎样做来保护它呢?(结合各种污染,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能做到的环保行为,并给予肯定。在适宜时机出示保护环境的图片。)
四、争当环保宣传员。
1、师:我们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
2、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宣传展板,老师帮助幼儿添上文字说明,最后将展板放在幼儿园大门口向其他小朋友宣传。
五、延伸活动:
利用周末和家长一起对环境进行打扫,清理。
大班健康教案《环保小卫士》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卫生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
2.有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操作卡第21、第22页。
经验:了解并收集预防生病的民间谚语。
活动过程
一、讨论:能吃吗?
1.谈论:路边食品的危害。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学会分辨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知道吃了脏东西会生病。
(1)提问:这些食品摆在什么地方卖?它们干净吗?
(2)提问:吃路边的食品有什么害处?
3.教师引导幼儿看21页上的图,然后提问:图中哪些食物不能多吃,为什么?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有哪些?请你在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
二、谈话:这样做卫生吗?
1.多喝饮料好吗?喝哪种水最利于身体健康?
2.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1页,指导幼儿判断图中幼儿喝饮料习惯的好坏。教师可以提问:图中小朋友喝的是什么饮料?说一说哪种饮料好。
三、交流:预防生病的妙方。
1.幼儿自由交流了解到的有关不生病的民间俗语。
2.读一读?预防生病的妙方。
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2页,丰富幼儿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附:预防疾病的谚语
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3、中班健康礁安全小卫士
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