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2023-07-14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主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能自觉的收集废旧材料。

  [活动准备]

  图片或录像资料、收集的`塑料瓶及塑料瓶制玩具

  [活动过程]

  1、图片或录像资料

  公共场所,人们随地扔垃圾、酸奶瓶、可乐瓶、一次性饭盒、筷子等,环境卫生很糟糕。

  起风了,漫天飞舞的塑料袋,像一群手舞足蹈的白色怪物:酸奶瓶、可乐瓶被风吹地咕噜咕噜乱滚……风沙来了,人们皱起了眉头、掩起了口鼻……

  2、讨论:

  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镜头?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

  这样的环境很糟糕,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人们都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3、幼儿讨论:

  为了让我们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我们捡起塑料袋等,我们不扔废旧材料,我们也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不乱扔东西,也让小弟弟妹妹不乱扔东西。

  (评: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孩子们会更自觉的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发言的积极性更高涨。)

  4、看资料,叫幼儿整理废旧材料:资料出示的是各种能被在利用的废旧材料的分类整理。

  (评:让孩子观看分类整理的材料,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帮助。对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事要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基础。)

  5、教师小结: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要从小做起,不乱扔废弃物,还应主动收集像果冻盒等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出示瓶制玩具)你看,这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还能制作出这么美的玩具呢!(请幼儿欣赏)

  6、布置小作业:

  请小朋友搜集果冻盒、酸奶瓶、可乐瓶等可再利用材料。

  (总评: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环境与废弃物的关系,教育幼儿主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能让孩子逐渐养成搜集废弃材料的好习惯。初步知道废物再利用的简单知识)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周围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废旧物品也随处可见,在吃完用完,往往是一扔了事,于是更加体现我园的特色,我想结合废旧塑料瓶来激发幼儿对废旧物品再生利用加以了解,还对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渗透,而且我们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变废为宝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启发幼儿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塑料瓶的可以变废为宝的意识。

  2、 利用塑料瓶组织体育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幼儿的研究的兴趣。

  3、 幼儿学会的使用塑料瓶并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制作。

  活动准备

  大量的塑料瓶,利用塑料瓶制作的作品,一封信,VCD光盘,彩色纸,卡纸,毛线,纸杯,瓶盖,各种形状的硬纸板等。记号笔,彩色笔,油画棒,剪刀,胶带等。

  活动过程

  放音乐(汽车开来了)幼儿驾驶着汽车来到了。

  一、 初步尝试利用塑料瓶玩游戏。

  孩子们我们到了请下车吧,老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特殊的玩具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出示各种教玩具成品)玩一玩吧看看怎么玩。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是用塑料瓶制作的。

  1、 起初的这些塑料瓶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你看到这些塑料瓶后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废旧材料)

  2、 看谁玩的花样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塑料瓶的玩法。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塑料瓶来做什么游戏呢?现在让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吧。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小朋友合作玩,看谁玩的花样多。

  活动开始玩耍教师在一旁观察。

  教师启发幼儿:能不能想出更有趣的玩法,小朋友也可以合作来玩。不断的启发幼儿大胆的进行创新的玩法。教师一般观察一边鼓励和引导。

  教师:孩子们刚才你们想出这么玩法,那能不能用它来玩游戏呢?

  二、 看谁的手儿巧(课件

  1、 出示神秘礼物,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和一个大箱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很好奇的看箱子注视箱子。

  教师小心翼翼的把箱子打开,拿出里面用塑料瓶制成的作品一一展示。

  教师:这么多的小制作,好漂亮呀!

  教师:呀!这里还有一封信呢,让我们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原来是春姑娘给我们用塑料瓶制成礼物特意寄给大家的,还说请我们小朋友到他那里去做客,还说自己也非常喜欢得到一件用塑料瓶制成的礼物呢,那我们快点为春姑娘准备礼物去吧。让我们仔细想想试一试做出更好玩更漂亮的礼物送给他吧。

  2、 提供材料,并鼓励幼儿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尝试制作。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提示幼儿在制作使用工具时安全使用,不打闹认真制作。

  三、 把礼物送给春姑娘

  幼儿将自己的制作的,带有祝福的礼物放入箱内,教师打包后由孩子们驾驶着汽车载着老师将礼物送到邮局寄给春姑娘。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塑料瓶被回收后的处理方式。

  2、按顺序阅读并积极发表看法。

  活动准备:

  课件资源:《图片塑料瓶到哪里去了?》5张,图片《其他瓶罐变成什么?》1张,塑料瓶照片。

  活动过程:

  观看各种饮料瓶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喝过饮料吗?知道这些都是什么瓶子吗?

  ——这些瓶子属于什么垃圾呢?要扔到什么颜色的垃圾桶里?

  ——如果瓶子没扔掉,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鼓励幼儿思考,被回收的塑料瓶可以用来做什么。

  ——蓝色垃圾桶表示垃圾可以回收利用,那塑料瓶能用来做什么呢?

  ——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这些塑料瓶还可以做成什么呢?

  ?帮助幼儿理解图片,让他们了解塑料瓶被回收处理的常规方式。

  1、请幼儿自主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塑料瓶回收后去哪里了呢?你一定也很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答案,再带领幼儿一起阅读。

  ——你们觉得塑料瓶被回收后经历了哪些步骤变成新的东西?

  ——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什么?12个塑料瓶呢?78个呢?

  幼儿分组阅读图片《其他瓶罐变成什么?》,集体讨论其他瓶子回收后是怎么被处理的。

  ——玻璃瓶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

  ——铁罐被回收后怎么处理的?

  附【故事】

  塑料瓶哪里去了?

  你知道,用完的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吗?一起来发现吧!

  喝完的塑料瓶还可以回收,但是可以做成什么呢?

  也许可以做成新的瓶子?也许可以做成一件衣服?

  我们一起去看看塑料瓶到哪里去了吧!

  1、工人叔叔会把回收的塑料瓶按照瓶子的颜色整理分类。

  2、再把塑料瓶的盖、瓶圈和标签拆掉。

  3、接着,塑料瓶被机器压扁,变成一块一块的塑料瓶砖。

  4、机器又把塑料瓶砖切成好多塑料胶碎片,再把这些碎片清洗干净并烘干。

  5、塑料胶片加热融化以后,变成一颗颗的小塑胶粒。

  6、小塑胶粒经过机器处理后,可以变成各种再生的塑料制品。

  塑料瓶不只可以做成衣服,还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

  5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个塑料袋;12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件短袖衣服;78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条毯子。

  生活中还有哪些瓶瓶罐罐可以被回收利用呢?其他瓶瓶罐罐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变成什么呢?

  玻璃瓶:

  1、先去掉废弃的玻璃瓶盖,再冲洗晾干,然后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别回收。

  2、有些装米酒、啤酒的瓶子,经过高温消毒就可以再重新包装使用。

  3、有些牛奶瓶会打碎,再熔制成新的瓶子。

  铁罐:

  1、我们吃的罐头、饮料的瓶子有的是用铁做的。

  2、回收后,需要对它们分类、压扁、再熔制。

  3、有的铁会再熔制成钢筋,用来盖房子、造车子。

  赶快去拿东西回收咯!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教时

  活动准备:

  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组材料(桌子、水、袋子、蜡烛、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属调羹、塑料调羹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师:老师在桌子上放了许多塑料做的东西,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

  2、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3、小结:这些东西都是塑料做的,我们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锻炼身体用的体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

  提问:老师请你们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塑料制品颜色鲜艳,不容易摔破。

  2、操作,进一步探索其他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儿参加每一组的活动。

  提问:你又发现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

  (2)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秘密。

  第一组:比较玻璃片与塑料片,金属调羹与塑料调羹,玻璃杯与塑料杯的不同。

  第二组:燃烧小实验。

  第三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装水。

  (3)幼儿探索后回答。

  三、游戏"看谁找得对"

  1、提出要求:在仓库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谁找得对。

  2、幼儿游戏。

  3、幼儿一起检验。

  四、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

  1、提问:

  (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2)塑料制品坏了、旧了怎么办?能不能乱扔?为什么?

  2、小结。

  活动延伸:寻找处理废旧塑料制品的方法。

  第二教时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二、引导出现

  1、在教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3、教师总结:塑料制品不但颜色鲜艳,看上去很美,而且轻巧,使用方便,不容易摔坏,它不渗水,遇到火会燃烧、变形。

  三、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清理幼儿园里的白色污染,引导幼儿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设计都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每一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表达和探索的机会。通过看看、玩玩、摸摸,了解了塑料制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塑料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广泛,幼儿对塑料制品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他们对塑料制品的了解又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梳理原有的经验,让他们辨证地认识塑料制品的优势与危害,从而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小制作。

  2、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塑料瓶小制作、干净的塑料瓶若干、剪刀、刻刀、各色及时贴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制作请幼儿欣赏:如,用酸奶瓶制作的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用可乐瓶制作的小动物鞋(可以用来练习系鞋带);用果冻盒制作的吊铃、小花等。

  2、学做小制作:这些都是用废旧东西制作的,你想不想学做一个?重点教幼儿一二种小制作。(准备的废旧材料已经清洗过)酸奶瓶制作小猪:剪一块如同酸奶瓶瓶口大小的及时贴,贴在酸奶瓶口上,做小猪的嘴巴;剪处小猪的两只耳朵贴在瓶颈两边;剪处小猪的尾巴贴在瓶底;再在小猪的身上贴上些花纹,一只可爱的小猪就做成了。

  用果冻盒制作小花:果冻盒底穿洞,穿线吊挂;剪出花瓣贴在果冻盒边缘即成。

  3、幼儿学做小制作,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5、教师小结:

  小朋友做个有心人,把你家的废旧材料收集起来,想一想还能做出什么东西里美化我们的环境。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世界人的关注,各种各样的废弃塑料瓶随处可见,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课题,利用瓶这种废弃的可再利用材料,美化环境。其一、净化了环境。其二、美化了环境。其三、锻炼了孩子小手的灵活性。其四、学习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技能。其五、养成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一:收集废弃的塑料瓶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主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能自觉的收集废旧材料。

  [活动准备]图片或录像资料、收集的塑料瓶及塑料瓶制玩具

  [活动过程]

  1、图片或录像资料

  公共场所,人们随地扔垃圾、酸奶瓶、可乐瓶、一次性饭盒、筷子等,环境卫生很糟糕。

  起风了,漫天飞舞的塑料袋,像一群手舞足蹈的白色怪物:酸奶瓶、可乐瓶被风吹地咕噜咕噜乱滚……风沙来了,人们皱起了眉头、掩起了口鼻……

  2、讨论:你知道这是哪里的镜头?你喜欢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样的环境很糟糕,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人们都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3、幼儿讨论:为了让我们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儿:我们捡起塑料袋等,我们不扔废旧材料,我们也让我们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不乱扔东西,也让小弟弟妹妹不乱扔东西。

  (评: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孩子们会更自觉的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发言的积极性更高涨。)

  4、看资料,叫幼儿整理废旧材料:资料出示的是各种能被在利用的废旧材料的分类整理。

  (评:让孩子观看分类整理的材料,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帮助。对孩子的教育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事要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基础。)

  5、教师小结: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要从小做起,不乱扔废弃物,还应主动收集像果冻盒等废旧材料进行再利用。(出示瓶制玩具)你看,这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还能制作出这么美的玩具呢!(请幼儿欣赏)

  6、布置小作业:请小朋友搜集果冻盒、酸奶瓶、可乐瓶等可再利用材料。

  (总评: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环境与废弃物的关系,教育幼儿主动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能让孩子逐渐养成搜集废弃材料的好习惯。初步知道废物再利用的简单知识)

  活动二:学做小制作

  [活动目的]

  1、学习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小制作。

  2、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塑料瓶小制作、干净的塑料瓶若干、剪刀、刻刀、各色及时贴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制作请幼儿欣赏:如,用酸奶瓶制作的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用可乐瓶制作的小动物鞋(可以用来练习系鞋带);用果冻盒制作的吊铃、小花等。

  2、学做小制作:这些都是用废旧东西制作的,你想不想学做一个?重点教幼儿一二种小制作。(准备的废旧材料已经清洗过)酸奶瓶制作小猪:剪一块如同酸奶瓶瓶口大小的及时贴,贴在酸奶瓶口上,做小猪的嘴巴;剪处小猪的两只耳朵贴在瓶颈两边;剪处小猪的尾巴贴在瓶底;再在小猪的身上贴上些花纹,一只可爱的小猪就做成了。

  用果冻盒制作小花:果冻盒底穿洞,穿线吊挂;剪出花瓣贴在果冻盒边缘即成。

  (评:教师示范作品不宜过多,可以多出示范例供幼儿参考,如孩子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重点帮助。过多的示范会抹煞孩子的创造能力。)

  3、幼儿学做小制作,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5、教师小结:小朋友做个有心人,把你家的废旧材料收集起来,想一想还能做出什么东西里美化我们的环境。

  (评: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制作难以克服的制作程序。经过孩子的努力,大部分能制作一种或两种玩偶,并能打扮的较漂亮。孩子的制作意识较强。)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对外界新鲜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可是对于生活中常常看见、听见的事物常常会忽视,就如我们吃完东西的瓶子小朋友们往往会吃完了就扔了,不会对其产生兴趣,所以我在活动的开始先以幼儿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并辨别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然后拿出空瓶子来让幼儿研究,如何让其发出声音,再放入黄豆,让幼儿知道力气的大小和豆子的多少都会影响瓶子声音的轻响,最后,加入糖果,让幼儿知道软硬不同的糖果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3.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活动准备:

  1.笑声、鸡叫、喇叭等声音,大鼓和小鼓音乐

  2.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塑料筐个,黄豆若干,两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啊?是大人的声音还是小宝宝的笑声呢?

  师: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梦见好玩的事情所以笑出声音来了,早上妈妈请了一个小动物来帮忙叫醒小宝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什么小动物?我们一起来叫一下吧!

  师:除了大公鸡会叫,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呢?我们一起来叫叫看。其实,还有很多动物会叫,只是今天妈妈请了大公鸡来把小宝宝叫醒。

  师:小宝宝起床了,你们听他在干什么呢?

  师:我们起床要先拉小便、洗脸再来上幼儿园,你们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会听到什么声音呢?你们来听听看小宝宝听到了什么声音?接下来要到幼儿园了,到幼儿园见到老师要怎么说呀?哇,我们小朋友们都和小宝宝一样是一个懂礼貌的小朋友。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师: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师:这个瓶子我们来摇一摇,怎么才能让它摇起来有声音呢?噢,装点东西进去,老师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那我们一起去装点黄豆来试一下,记住装完豆宝宝的瓶子要盖紧哦,不然豆宝宝会跑出的。

  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摇瓶子。

  3.用豆宝宝演奏《大鼓和小鼓》歌曲

  师:现在把我们的双腿变成一张小床,让我们的豆宝宝躺在小床上休息一下,我们千万不要去打扰它哦!,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小朋友们要仔细听,等一下举手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师:你们听到了大鼓和小鼓,那大鼓小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那我们一起用我们手上的瓶子来试试看,大鼓的声音很响的,我们要怎么来演奏呢?那小鼓呢?演奏大鼓的时候力气要怎么样啊?演奏小鼓的时候力气要怎样?

  师:你们说演奏大鼓的时候要力气大啊?好的,我这里有一个空瓶子,我装3个豆宝宝进去,我力气用的大,豆宝宝的声音像大鼓的声音吗?那怎么办?装多一点?好的,我全都装满来,有声音吗?怎么办?

  小结:豆子放的太少声音小,装满了会没有声音,我们要放的稍微多一点,不能太多,力气再大一点,这样才是大鼓的声音,现在请豆宝宝装的少的小朋友再去装一点豆宝宝吧,记住不能装的太多哦,不然豆宝宝会发不出声音的哦!

  三、比较软硬糖果发出来的声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豆宝宝放到凳子底下休息一下,老师这里有两种糖果,你们觉得是小兔的罐子还是小猫的罐子会发出大鼓的声音?

  师:我要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尝一尝我们的糖果。哪颗硬一点,哪颗软一点?你觉得哪种糖果可以发出大鼓的声音,是这样的吗?那你放到嘴里试一下吧!小朋友们你们也来试一下,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现在要请小朋友来摇摇看,你们都猜对了吗?

  四、用瓶子不同的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师;你喜欢哪一种糖果,请站在那种糖果的下面,小朋友们为这两种糖果伴奏,当轮到你喜欢的糖果的时候你再跳哦!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回位置上去吧,我要变成一把大剪刀,这边的小朋友帮大鼓演奏,这边的小朋友帮小鼓演奏,看看哪一边的小朋友演奏的最好。

  五、活动结束

  师:现在我们一起摇着我们的豆宝宝和后面的老师说再见吧!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8

  制作意图:

  丰富幼儿的动手操作材料,建立多方面的意识和动手动脑操作能力。

  教育价值:

  激发幼儿对环保的意识,渗透多方面的教育。

  选用材料:

  废旧的可乐瓶子、毛线、彩色卡纸

  制作方法:

  1、将可乐瓶沿痕迹剪掉3/4,然后剩余的1/4当作背面,能挂得一处,打上一个孔,剪掉两边系上毛线,编成小辫,在头部地方,用彩色纸剪成头发,做女孩的装饰头发,然后固定在一处。

  2、孩子可以把回收的废电池、乒乓球和一些果壳都收集到瓶子中。

  3、可让孩子练习编小辫,和系蝴蝶结的扣。

  4、在制作一些圆圈时,也可把瓶子立在地面上,练习套圈,投沙包。

  适合的年龄:

  4――6岁

  教育功能:

  分三部分:

  (1)幼儿可用三股绳练习编小辫,和学系蝴蝶结。

  (2)练习投掷和套圈。

  (3)提高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3.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塑料瓶(人手一个)、轻音乐磁带、剪刀、及时贴、彩色包装纸、胶带(双面胶或透明胶)、彩笔、彩线等。

  活动过程

  1.故事《爽歪歪的遭遇》引出主题(轻音乐伴奏)。

  师:塑料瓶“爽歪歪”有一个活泼调皮的小主人叫乐乐。晚饭后,乐乐像往常一样喝完饮料后随手将瓶子丢到地上,便上床睡觉了。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最爱喝的“爽歪歪”被一些高个叔叔带到了一个放有机器的厂房里,那里面还有许多其他塑料瓶,只听爽歪歪哭喊着“救命啊,救命啊”,那些叔叔根本就不理会它,直接就把它们送进了无情的机器中熔化。随之而来的是滚滚的黑烟,弥漫了整个天空,浑浊的`水渐渐地流进了小河中。

  就这样慢慢地连“爽歪歪”都变成黑色的了。它正一步步向乐乐走来,要他喝。乐乐害怕了,忍不住大叫起来:“我不喝,我不喝,你脏。”妈妈连忙把乐乐推醒,此时已经天亮了。乐乐连忙拉住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我不要‘爽歪歪,变黑!你先别扔它们好吗?我要洗洗它们,把它们打扮得和我一样漂亮。”妈妈听完微笑着点了点头。说着乐乐就开始行动了,一会儿他就把“爽歪歪”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瓶子娃娃,并给它取名叫“美美”。从速以后,乐乐做了很多不同的“美美”,有电话、小花瓶等。

  师:小朋友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幼:我们不能随地乱丢垃圾,要爱护卫生。

  师:“爽歪歪”和其他塑料瓶被熔化后,有没有污染环境?

  幼:有!(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除了塑料瓶以外,还有哪些东西被熔化后对环境有污染?

  幼:塑料袋。

  师:宝贝们真聪明,你们说的都对。

  分析:在活动前,我故意拿着一个布袋在孩子们面前展示,让孩子们对这个布袋充满了好奇。之后,我以故事引出主题并继续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

  教师播放幻灯片,再次请幼儿欣赏故事《爽歪歪的遭遇》,请幼儿边听故事边思考: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乐乐一样乱丢垃圾?以后该怎样做?

  幼:妈妈说乱丢垃圾不是好孩子;我看见爸爸前天往楼下扔了个烟盒,我也扔了个塑料袋。

  师:(小结)我们要爱护环境,当你发现有人破坏环境时可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分析: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融入,故事情境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继续播放幻灯片,向幼儿展示塑料包装之类的物品都是不能一次性被溶解的“白色污染物”,教育幼儿以后要减少这些物品的使用,同时不能乱丢垃圾,要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桌面上有我们共同搜集的材料:各种塑料瓶、彩色纸、胶带等。我们今天也来当环保小卫士,把废旧的瓶子变成漂亮的宝贝好吗?

  幼:好!好!(孩子们高兴地拍手叫起来)

  (1)讲解制作过程

  师:老师手中拿的矿泉水瓶是已经洗干净晾干了的。我想用它做一个漂亮的塑料瓶娃娃。首先,我用蓝色卡纸剪一个小半圆做娃娃的帽子,再用粉色卡纸剪一个大半圆做娃娃的裙子。再用及时贴剪眼睛、鼻子、嘴巴,将它们贴在瓶子的相应位置。接着我用黄色皱纹纸剪成碎条并将它们卷成弯的,做娃娃的头发。最后剪几朵小花装饰在裙子上。一个漂亮的娃娃就完成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可爱的瓶子做成鱼、体育用品、垂帘等。开动一下你聪明的小脑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更漂亮的作品!让我们先一起为自己加加油:“Good,good,我是能干的超级宝贝!”

  (2)教师将幼儿就近划分好小组,开始动手操作。

  (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要及时讲解纠正。教师温馨提示:

  ①剪刀要小心使用,递给他人时要手握剪刀尖,侧身将剪刀把递到他人手中。

  ②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地面卫生,不乱丢垃圾,将垃圾放到身边的纸盒内。

  分析:幼儿利用先前所了解的知识和已具备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切身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

  2.“塑料瓶子大变身”作品展

  教师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放到前面的桌子上,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分析:作品展能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又能进一步加深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3.请幼儿观赏

  师: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说你们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个,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

  分析:通过讨论和小结,孩子们的思考与合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达成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的目标。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今天我们把废旧的瓶子变成了很多漂亮的作品,你们高兴吗?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做的作品都是最好的。我们把它们当做礼物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也向他们宣传一下环保好吗?

关于废弃的塑料瓶的幼儿园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利用塑料瓶子,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曲线跑、跳跃、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动作灵活性。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瓶子若干,水桶4只,纸球8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做《shakeyoubody》韵律操,舒展身体。

  2、玩法一:单双脚跳跃

  道具摆放:跑道上竖向放置4个瓶子,间距为0.5m左右,中间放置两个轮胎,后边为两个瓶子,间距为0.5m左右,最后为半圆形山洞。

  规则:幼儿分为四组,先双脚跳跃前4个瓶子,越过轮胎,再单脚跳跃后两个瓶子,拍一下山洞按原路返回起点,看哪组跑的最快。

  玩法二:S跑

  道具摆放:把6个瓶子间距1m左右竖向摆成直线,终点为半圆形山洞。

  规则:幼儿分为四组,采用S跑的形式越过瓶子,钻过山洞按原路返回起点,下一名幼儿继续,采用各组比赛形式,来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

  玩法三:亲子游戏——投瓶接力跑

  道具摆放:起点瓶子若干,1.5m处水桶四只

  规则:幼儿拿瓶站在起点投掷,家长站在1.5m线外用水桶接到瓶子后,立即放下水桶跑至终点再返回起点,先达到起点的家长获胜。

  玩法四:亲子游戏——打保龄球

  道具摆放:2.5m处按前三中二后一的形式摆放瓶子共6个,分四组摆放。

  规则:先幼儿用纸球投掷瓶子,距离可以随机定,看打倒几个,然后幼儿扶正瓶子,家长继续,看看有谁最棒可以把所有的瓶子都打倒,获胜的得到小粘贴奖励。

  活动结束

  谢谢家长的参与,让幼儿和自己的家长说再见,整理好物品带队回教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要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幼儿理解其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开动脑筋,使幼儿真正的能做到在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