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早教教案

2023-07-13

幼儿园中班早教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虽然教育幼儿不要贪心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但哪个幼儿不渴望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如好玩的玩具、可口的食物、精美的图画书,等等)?其实成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孩子们无法像成人一样理性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往往会真实地表达“我要,我要,我还要”,所以幼儿需要引导。我们认为,当幼儿对物质的需求通过想象得到满足与释放,通过故事与游戏得到理解与尊重时,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对物质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其实,中班幼儿已经明白想象与现实的区别,我们可以以故事特有的诙谐与幽默为切入口,顺应故事荒诞夸张的情节特点,引领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想象中,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愿望,体验快乐的情绪,并释放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从而更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需求。

  我在设计与组织该活动时,尽量营造民主的气氛,以平等的心态与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享受交流的快乐。同时,我坦诚地展示自己的物质需求,引导幼儿勇敢地面对、表达自己的物质需求,并尊重幼儿的想法。最后,我通过想象游戏把教育幼儿不要贪心的意义渗透其中,而不是显现在说教之中。

  目标:

  1.通过看图、听故事、大胆想象与表达,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体验想象的快乐。

  2.在游戏中满足对物质的心理需求。

  准备:

  1.把图画书《聚宝盆》做成课件,其中糖果和玩具熊增多的页面是动态的,点击后可以复制增多。

  2.脸盆装饰成聚宝盆。

  3.幼儿喜欢的各种物品的小图片若干。

  过程:

  一、观看图画书《聚宝盆》课件的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创编

  1.师幼一起看课件至“只嫌少,不嫌多”,回忆、交流在自己的愿望无法满足时的情绪体验。

  师:故事里多多是怎么要东西的?

  师:多多总是想多要东西,这种情况我有时候也有,比如我的衣柜里已经有很多裙可我看到商店里漂亮的裙子,还是忍不住想再买一条。

  师:你们有没有对喜欢的东西有了还想要、总是嫌不够的时候?你愿意和大家说说吗?

  师:在你还想要却没办法得到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那种感觉让你舒服吗?你觉得那种让你不舒服的感觉是生气、难过、伤心,还是愤怒、委屈……

  师(如实回忆、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及自我调整的方法):有一次我看到一条非常喜欢的裙子,可妈妈说我已经有很多裙子了,不应该再买,当时我很难过。后来我回家对着镜子把衣柜里的裙子都试了一遍,一边试一边唱歌,我觉得那些裙子都很漂亮。就变得开心起来了。

  师:其实,在不能要很多东西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你能和大家说说吗?

  师:有些小朋友暂时还没有找到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那就用刚才大家说的方法去试一试,看看对你来说哪种方法最有用。

  师:我们再来看看多多是怎么样的呢?

  2.师幼一起看课件至“小房间堆得满满的了”,了解故事内容,并共同创编部分环节。

  (1)师:老公公送给多多一个什么东西?这个聚宝盆有什么作用?

  (2)演示课件并点击,越来越多的水果糖出现在画面中。

  师:哇,糖果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你们想象一下会多得怎么样?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那么多的糖果都快把多多埋起来了,好可怕呀,多多赶紧说“够了够了”。

  (3)演示课件并点击,越来越多的玩具熊出现在画面中。

  请一名幼儿扮多多,教师用相同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描述玩具熊越来越多的状态,直到“多多”说“够了,够了”为止。

  二、观看课件中糖果很多的画面并讨论

  师:这么多糖果啊!多多一个人就是吃一百年也吃不完,大家快想想办法,可以用这些糖果干什么?

  师:我想用糖果做成一串串项链送给灾区的小朋友,我还想将糖果送给蚂蚁做美餐。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师:当你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告诉大家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开心吗?

  师:是啊,用这么有意思的办法和大家分享糖果,真是太开心了。

  三、想象游戏:聚宝盆

  师:你们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聚宝盆?看,我这里有一个聚宝盆,你愿意和大家说说你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吗?

  师:你可以在活动室四周的图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最想要的东西,把它拿在手里。然后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聚宝盆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把最想要的东西的图片放进盆里,大声地说“我最想要”,大家一起来帮他变,并告诉他这个东西已经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觉得还不够,就说“我还要,我还要”,我们就继续变,直到他说“够了,够了,真的够了”,我们才停下来。

  (师幼共同游戏若干次,体验游戏的快乐。)

  师:有一天,多多很想知道聚宝盆里藏了什么法宝,就决定爬进盆里去瞧一瞧。你们知道这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延伸活动:

  1.制作小绘本《我的聚宝盆》,想象、表现夸张的情节。

  2.在区域的墙面上展示幼儿让自己变得开心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喜欢的东西太少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尝试用不同的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

幼儿园中班早教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方式表现各种人物的细节特征,学习有目的地选配颜色。

  2、关注周围的人物外貌、服装等不同的特征。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马路场景。

  2、供添画用的背景画面——画有许多人的轮廓,签字笔,油画棒。

  3、大班幼儿作品《在人群中》。

  活动过程:

  一、再现情景

  1、谈论师幼共同布置的场景——“热闹的大马路”。

  一条热闹的马路,路边种着许多高高低低的树,还盖起了漂亮的高楼,越来越多的人搬进高楼里,大马路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我们每天走在马路上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

  2、每天走在马路上看见过谁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

  幼:我遇见过老爷爷。

  师:老爷爷和叔叔伯伯有什么不一样?

  师:我们看见老爷爷怎么打招呼?

  幼:老爷爷好!

  幼:我看见马路上有警察。

  师:你是怎么一眼就认出他是警察呢?

  幼:马路上还有外国人。

  (老爷爷拄着拐杖,头发稀少等)

  (警察戴着警帽,穿着警服,很神气)

  师:外国人和中国人长得一样吗?外国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大多有卷卷的头发、高高的鼻子等)

  师:有的外国朋友在上海工作,有的是到上海来游玩的。看到外国朋友,我们该怎么打招呼?

  幼:Hello!嗨!你好…

  二、讨论表现方法

  1、出示马路场景:“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去马路上散步吧。

  2、添画人物特征。

  马路上走来一群人,我们来找一找人群中的男孩和女孩在哪里,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在比较中找出男孩和女孩诸多不同特征,找得越多越好)

  3、欣赏大班幼儿作品。

  (出示大班幼儿作品《在人群中》)马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哥哥姐姐也到马路上散步了。看一看哥哥姐姐在马路上遇见了谁。

  三、创作表现

  1、想不想和哥哥姐姐一起散步去?第一个会遇到谁?

  2、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会去干什么?(引导幼儿添加人物各部分特征)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3、今天马路上的人真多呀!我们还看见了谁?

  四、分享交流

  1、我们来到马路上。(幼儿将作品布置在大马路的'背景画面中)

  2、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了谁?(说说同伴画面上的人物)

  3、马路上有许多我们不认识的人,有的不太看得清脸部。让我们像哥哥姐姐那样送给他们一个好看的颜色表示友好吧。

  活动延伸:

  挑选颜色,分别和背景颜色进行比较,然后用一种合适的颜色在没有添画特征的人物轮廓内涂上颜色。

  1、马路场景。

  2、供添画用的背景画面——画有许多人的轮廓,签字笔,油画棒。

  3、大班幼儿作品《在人群中》。

幼儿园中班早教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贴贴,激发孩子对美的感受(美指的是花美、蝴蝶美、愿意帮助别人的宝宝更美)。

  2、尝试用几种方法粘贴蝴蝶,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和宝宝一起在活动室的墙上、玩具橱上布置各种各样的花,让宝宝们觉得我们的活动室很美。

  2、制作多媒体课件“蝴蝶找花”(多媒体色彩鲜艳又有动感),歌曲《好朋友》录音带。

  3、蝴蝶每人3、4只(有的背面有双面胶,有的没有)、胶水、浆糊、小毛巾、筐子等。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

  (1)引发兴趣:出示“蝴蝶找花”的幻灯片,和宝宝们一起说说幻灯片上的内容。

  (2)教师边演示幻灯片边讲故事《蝴蝶找花》。

  师:小蝴蝶找到了美丽的花宝宝,它们唱歌、跳舞真高兴。

  2、找找贴贴

  (1)出示一只背面有双面胶的小蝴蝶:“小哥哥——,小姐姐——,谁来帮帮我,我想找花宝宝做朋友。”(请宝宝们帮小蝴蝶找花宝宝,贴好后,请宝宝说说是怎么把小蝴蝶贴到花上的:)

  (2)小蝴蝶背后没有双面胶怎么办?请宝宝说说或去找找,用什么方法也可以把小蝴蝶贴到花上?(浆期、胶水)

  (3)宝宝帮蝴蝶找花,教师重点观察宝宝是用何种办法来粘贴的。

  3、唱唱跳跳

  一起唱唱跳跳《好朋友》,感受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