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2023-07-13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

  教学用具 教材第84~85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 )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 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86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表示什么?

  (3)练习:说出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

  ●○○○○○ ● ●

  ●○○○○○ ● ●

  ● ○

  ● ○

  ● ○

  3.揭示。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 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2)反馈。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② 、 、 各表示什么意义?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八第1、2、3题。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阅读课本第85页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①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

  ②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

  ③个 是。

  ④ 是个 。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 ,表示 个 。

  读作 ,表示有 个 。

  三、课堂实践

  1.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

  2. 读作,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5、6题。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地应用。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能联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 ▲▲

  △△ ▲▲

  2.口答:什么是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3.填空。

  是个 。 的分数单位是

  7个 是。 的分数单位是

  二、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也是一个数,也可以用直线(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

  ②根据分母来分线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如: 、 :

  0 1 2

  (2)提问: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 ,该怎样画?启发点拨。

  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应把0~1这一段平均分成几份?如果分母是8呢?分母是10呢?

  ③ 应用直线上的哪一个点来表示?

  (3)如果要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该怎么办?

  这条直线上0~1之间的第七个点表示的分数是多少?

  2.练习。

  (1)教材第87页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 、 、 。

  3.教学例1。

  (1)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出示讨论题,同桌讨论。

  ①这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1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③5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3)汇报讨论结果,板书答语。

  (4)小结分析思路。口答这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时,一般要根据先找单位1是几,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是分数单位,再看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

  4、练习。教材第8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实践

  1.教材第87页的做一做。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下面的分数: 、 、 、 、 。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还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这批面粉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怎样思考?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4、7、8题。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3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 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 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 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_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纸片、一分米、方块、小棒、小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师:板书数字1。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1+1=?(点击课件)可能等于1吗?(点击课件)

  师:一吨煤+一吨煤=一堆煤 (点击课件)

  7个苹果+8个苹果=? (点击课件)

  师: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1有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题揭示

  师:板书“分”字,问这是什么字?

  师: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能举例说明吗?

  生:

  师:他这样分叫做什么分?板书:平均分

  师: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什么和平均分有关?

  生:分数(板书)。

  师:你对分数了解有多少?

  生: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让读课题后,问学生意义指什么?

  分数起源于分,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点击课件介绍分数的产生)

  三、探索新知:

  (一)回顾旧知: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以1/4为例说明。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即比单位“1”小。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师:现在黑板上有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陈老师要你们给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准备按怎样的标准来分?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  a.按要求操作。

  拿一张纸表示1公顷,画出它的,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表示出其中的1份。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使同学了解"分数"发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使同学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

  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

  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局部.[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4)抢答. [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假如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假如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假如是100;1000枝呢

  (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方: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同学,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 把它叫做单位 "1".

  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竞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 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崩斫夥质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生活中分数的广泛用途,会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迸嘌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蓖ü学生的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中秋节到了,小华家买了很多月饼,分月饼的任务当然就落到小华的身上了。你看,小华一会儿就把这几块月饼分好了。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些月饼的阴影部分占一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吗?

  等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

  二、教学新课

  1苯萄Ю1,理解单位“1”

  师:第二天,小华的爸爸又买回一盒月饼共8个,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月饼的要求。

  爸爸对小华说:小华,你把这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吧。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小圆代替月饼,帮小华分一分吗?

  等学生分好后,抽一个学生分的小圆在台上展示。

  师:这时,小华的爸爸又提出了问题。

  爸爸对小华说:每个人得的月饼是这8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

  引导学生理解把8个月饼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这8个月饼的1/4。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刚才小华分出了1个月饼的1/4,这儿又分出了8个月饼的1/4,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1/4表示的月饼数量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1/4代表的数量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一个1/4是1个月饼的1/4,而后一个1/4是8个月饼的1/4。随学生的回答在图形下出现相应的文字。

  师:对。前一个1/4是以1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而后一个1/4是以8个月饼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体不一样,对分出来的每份数量有影响吗?

  让学生意识到,整体“1”的变化对每份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以1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1/4个月饼;以8个月饼为整体“1”,每份就是2个月饼。

  师: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分数还很多,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幅图。

  熊猫图

  师:这里是把多少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请分一分,并填空。

  出示单元主题图,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每个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师:通过上面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分数都是以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

  师:像这样由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的含义。

  师:把12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6个学生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这里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

  教师再举两个例子,深化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

  2崩斫獠⒐槟煞质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些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几分之几?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学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师:想想自己操作的过程,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

  学生讨论后可能这样表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但是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几份”,所以我们一般把前一个“几份”说成是若干份。

  归纳并板书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试一试: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师:看看最后(五星图)这个分数,请同学们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生:这个分数表示把15颗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这个图形的35。

  师:把15颗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1/5)其中的3份呢?(3/5)35是由多少个15组成的?(3个)所以,35的分数单位是1/5,35/里面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说一说:3/7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5/6,9/10呢?

  3彼瞪活中的分数

  师: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书上第3页课堂活动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说生活中的分数,你们能像他们这样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吗?

  学生说生活中的分数。

  三、课堂小结

  (略)

  四、课堂作业

  1钡4页课堂活动第2题。

  2绷废耙坏1,2,3,4题。

  板书:

  分数的意义

  单位“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