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亲子游戏同手同脚等教案 篇1
目标:
1、培养幼儿灵敏性。
2、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器具:
1、二条宽30厘米的小路。
2、二条小路的一端,各放一只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另一端各放一只空的塑料筐。
过程:
1、成人与孩子手拉手面对面站立在放空塑料筐一端的小路上。
2、孩子把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3、孩子和成人一起移动双脚沿着小路向前走,走到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前,由孩子拿起小球,然后往回走,再由孩子把手中的小球放入空塑料筐内。看哪一组拿的球多为胜。
建议:
1、小路的距离不能太远,大约在2—3米左右。
2、孩子可以双手拿球。
3、成人可以用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如:“袋鼠妈妈带袋鼠宝宝一起去采果子”等语言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活动反思:
对参与者的身体力量和协调性都有锻炼。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与体力反应,并适时地调整游戏方式,控制游戏强度和节奏,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
中班亲子游戏同手同脚等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我所办的幼儿园是农村幼儿园,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在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举行了一次幼儿亲子活动游戏。
活动目标
1、幼儿与家长积极尝试用大纸箱玩各种游戏。
2、幼儿与家长同时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3、让家长懂得一些废旧物品更能开发孩子智力。
4、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合作精神。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合作精神。
2、幼儿与家长同时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道具的准备
2、场地的准备
3、活动规则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音乐声中家长与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首先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亲子活动,然后出示纸箱请幼儿和家长说说纸箱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用纸箱做游戏
告诉家长和幼儿,老师能用纸箱做很多好玩的游戏。
1、游戏:小鸡出壳了(让幼儿体验躲藏的快乐)
(1)教师示范:教师藏在纸箱中,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鸡小鸡多大了,伸伸脑袋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拍拍翅膀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两条小腿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高高兴兴蹦出来了。”
(2)请家长在纸箱两侧挖上小窟窿,幼儿藏在纸箱中,告诉幼儿,现在纸箱变成蛋壳了,幼儿是蛋宝宝了,妈妈是鸡妈妈了,鸡妈妈提问“小鸡小鸡多大了”,教师与幼儿边回答边做“小鸡出壳”的游戏。
2、游戏“我是火车小司机”(体验开车的快乐,并同时了解一些城市名)
请幼儿和家长手拿纸箱一个跟着一个走,并念儿歌:“呜我的火车就要开了,开到哪里去?开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去,呜咔嚓、咔嚓……”
3、引导幼儿把纸箱变成坐垫(培养幼儿关心长辈)。
孩子们,刚才妈妈陪我们一起做了很长时间的游戏,是不是有点累了,我们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可是坐在地上有点凉,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纸箱变成坐垫)小朋友这个办法真好,现在我们让妈妈坐在上面,我们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腿好不好(在音乐声中幼儿给妈妈捶背,揉腿)。
4、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索纸箱的玩法
(1)与家长交流:其实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多给孩子买很多昂贵的玩具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给孩子买来玩具,只不过当时孩子很爱玩,但过几天新鲜劲一过,就扔了。而现在这个废旧纸箱,没花钱,我们就找了这么多的玩法,而且孩子们还很爱玩,现在请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一下纸箱还有哪些玩法好不好?看那个家庭能找出更好的玩法,等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
(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索纸箱的玩法,提醒家长,也可多个家庭共同探讨。)
(2)各家庭或各组家庭展示纸箱玩法
a、电视机:把纸箱的顶部和底部剪去,家长和幼儿把头伸进里面表演节目。
b、过隧道:一个纸箱一个纸箱的上下通开用胶带粘在一起,幼儿从这头爬到那头玩过隧道的游戏。
c、车轮滚滚:把很多纸箱拆开用胶带粘成或缝成一个大圈,家长和幼儿站在里面慢慢的向前滚动,还可以粘成两个,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三、告诉家长,不光是纸箱,还有一些其他的废旧物品,只要消好毒,没有危险性的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并且孩子们还会兴趣特浓。让我们分成两大组,走进我们的大车轮,开着到外面去做游戏好不好?(开着车轮在音乐声中结束
1、通过这节亲子游戏活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得到进一步加深。
2、感觉现在农村孩子隔代教育现象较严重,有些孩子情愿与爹爹奶奶或者是和老师一起配合玩,也不愿意与爸爸妈妈配合玩游戏。
中班亲子游戏同手同脚等教案 篇3
材料:
1、登山棋棋盘,比赛记录表,棋子(可用扣子、瓶盖等代替),3组数字(1、4、7,3、6、9,2、5、8),9个玻璃球(可用扣子、石子儿等代替)。
2、“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所出玻璃球的数量找出对应的数字,确定走棋的人,步步推进棋子,体验胜利登顶的喜悦。
2、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11页,了解游戏的玩法。玩法:幼几3个人组,每人自主选择一个起点(分别将棋子放上)、一组数字,每人3个玻璃球。游戏开始,幼儿暗中将玻璃球放在手中,数量自定,也可以不放(若3个人都不放,则重新出球),然后同时伸出手,3个人手中玻璃球的总数与谁的数字相同,谁的横子前进一步。先到达顶端者胜。
3、指导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协商选择数字和起点,提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在比赛记录表中记录胜负。
4、鼓励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玩登山棋,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8、体育活动《大脚小脚走》中班亲子游戏教案反思
目标:
1、培养幼儿灵敏性。
2、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器具:
1、二条宽30厘米的小路。
2、二条小路的一端,各放一只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另一端各放一只空的塑料筐。
过程:
1、成人与孩子手拉手面对面站立在放空塑料筐一端的小路上。
2、孩子把双脚站在成人的双脚上。
3、孩子和成人一起移动双脚沿着小路向前走,走到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前,由孩子拿起小球,然后往回走,再由孩子把手中的小球放入空塑料筐内。看哪一组拿的球多为胜。
建议:
1、小路的距离不能太远,大约在2—3米左右。
2、孩子可以双手拿球。
3、成人可以用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如:“袋鼠妈妈带袋鼠宝宝一起去采果子”等语言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活动反思:
对参与者的身体力量和协调性都有锻炼。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家长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与体力反应,并适时地调整游戏方式,控制游戏强度和节奏,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
中班亲子游戏同手同脚等教案 篇4
亲子游戏:
运玉米
材料准备:
玉米头饰12个、小推车3辆、小树林12个、秒表记时。
玩法:
1、12对亲子家庭参加游戏,每3队为一组,分4次进行,按时间长短取前3名。
2、家长推着小推车,幼儿带着玉米头饰坐在小推车里。
3、家长推着小玉米(幼儿)从起点出发,绕过小树林,到达终点让幼儿下来拿玉米,幼儿抱着玉米坐到小推车里,原路返回起点。
4、秒表计时,用时最短为胜。
规则:
1、家长必须绕过每一个小树林。
2、小朋友必须由家长自己抱进小推车,也可以自己爬进小推车。
3、返回时小推车推着玉米(孩子)再绕过小树林,返回起点线。最先返回为胜。
人数:
12对亲子参加游戏亲子接力赛:红薯大丰收
材料准备:
篮子2个、红薯人若干、荷叶6块、拱门2个玩法:
1、26对亲子家庭参加游戏,分成亲子2组。
2、幼儿和家长13人站一纵队,在起点线后站两纵队亲子。
3、幼儿手拿篮子和家长站在排头,听口令家长和幼儿一起出发,家长和幼儿跳过荷叶,幼儿钻过山洞,家长和孩子一起把红薯放到篮子里,家长抱着孩子直接从旁边跑道返回起点,幼儿把红薯放进起点筐里,把篮子交给第二个亲子。游戏反复进行。先运完的一对亲子为胜。
规则:
1、幼儿手拿篮子,和家长一起必须跳过荷叶,幼儿钻过山洞。家长不用钻山洞。
2、家长抱着孩子,幼儿拿着篮子走小路返回起点。
3、每次红薯只能运一个。
4、后面的幼儿必须拿到篮子才可以出发。
5、先运完的一组为胜。
人数:
26对亲子参加游戏。
穿插游戏:
抢粮食。
亲子游戏:
摸水果
材料准备:
摸奖箱、小苹果音乐、苹果、桔子、梨若干。
玩法:
1、14对亲子参加游戏,每队3人为一组。
2、每队亲子带着一种水果标识,跑道上也有相应的水果标识。
3、家长和幼儿站在自己的跑道起点线前跳舞《小苹果》。当音乐停时,由家长带着孩子小脚踩大脚走到对面的摸奖箱。
4、摸奖箱内放置3个不同的水果,由孩子去摸,对比摸奖箱上的水果标志取出水果。家长提示对错,孩子摸对时,家长将水果放入袋内,由孩子拿着。家长牵着孩子跑回起点。
5、秒表计时,用时最短为胜。
规则:
1、幼儿和家长一起跳舞,音乐停时,家长和幼儿一起出发。
2、幼儿和家长必须从自己的跑道小脚踩大脚走到摸奖箱处。
3、宝宝摸水果,家长辨别对错。只能宝宝摸水果,家长不能帮忙。错了水果放回箱内再继续摸。
4、摸对了,家长抱着孩子沿着自己的跑道跑回起点。秒表记时,先到为胜。。
人数:
14对亲子参加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