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1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参观小学感受到学校的气氛,增加幼儿想上小学的愿望。
2、幼儿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光荣和自豪。
二、活动准备:
邀请学校的老师一起带孩子参观学校。
三、活动过程:
1、孩子们来到耦耕小学,认识了和自己一起参观的郑老师,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孩子们立刻喜欢上了学校,喜欢上了学校的老师。萌发想象上学的愿望。
2、参观心中向往的校园,参观学校的草场、班级、电脑室、展览室等。启发孩子对自己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上学而感到高兴。
3、活动延伸:我看到的学校
孩子们把参观的感受用画笔展现出来,让小伙伴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有表情的朗诵全诗,学习朗诵的技巧。
2、丰富词汇:毕业——在幼儿园学习期满。
3、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二、活动准备
布置幼儿员毕业画展、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写真照片展、体现诗歌内容的多媒体可见一套。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画展、照片展,谈话,引出诗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三年的生活、学习、游戏情况,激发他们的留恋的情感。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学习新词:毕业。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4、幼儿分段学习诗歌,教师要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表现出重音、停顿和朗诵的速度变化。
5、教师小结,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排练诗歌表演,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3
一、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对小学的认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2、使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心理准备和行为习惯准备。
二、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购买小学生书包、文具等,组织幼儿到小学校参观,请幼儿园去年毕业的幼儿来园座谈,幼儿参观小学的录像带一盘。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行谈话
谁知道幼儿园附近的小学叫什么名字?你想上小学吗?你了解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吗?
2、播放参观小学的录像带:
了解小学的房舍、操场和设备,观看小学生升旗、上课、上操、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活动等。
3、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说说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如做操内容、上课时间、上课形势、教学常规、布置作业、入队仪式……)
4、与小学生座谈
请他们谈谈上小学的体会,回答幼儿所关心的内容。
5、创设情景,模仿小学生上课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端坐、听讲、发言、做作业。为做个小学生做好准备。
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4
活动目标:
1、增进对小学的认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自信心。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
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有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学挂图,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照片。
知识准备:
1、集体参观过小学,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
2、请一位一年级学生准备好介绍第一天成为小学生的情况和小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观看照片,引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学哥哥姐姐的照片,你们想看吗?(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照片)
二、观察比较,加深认识。
1、启发讨论: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呢?
2、引导幼儿从环境、学习、生活三方面说出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1)教师提问,启发思考,了解小学学习环境与幼儿园的区别。
①操场是什么样子的?操场上有什么?这些运动器材有什么作用?
②图书馆中有什么?和幼儿园的阅读室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我们可以在里面学到什么?
③教室的课桌、椅子和幼儿园一样吗?教室内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当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这些地方就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快乐运动快乐、快乐阅读和快乐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本领。
小结:原来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学习、生活、环境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读小学后我们会熟悉更多的小朋友和老师,会学到更多的本领。
三、创设情景,操作体验。
1、教师:小朋友看,小姐姐的衣领上系着什么?大家想学吗?请姐姐教我们系红领巾吧。
2、成为小学生后,每天都要自己整理小书包,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好吗?
四、分享交流,激发情感。
1、幼儿畅谈:我想就读的小学
2、小结:假如你们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的话仍然要继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争取早日带上红领巾!
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5
主题说明: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时间已经很“近”了。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使如何为孩子解除疑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环境创设:
1、墙面创设“问题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小学的问题。
2、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
3、活动室可创设一个“向往角”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小学校园,唤起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如:结构材料、大小纸盒及辅助材料等。
4、墙面布置幼儿与家长共同设计制作的“好苗苗”章。
家园共育: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告知家长为孩子入学准备所需培养的习惯,以便配合教育。
3、双休日督促孩子试着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
4、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两至三根纸棒。
5、收集超市和餐馆的部分用品。(如:饮料罐、食品袋、糖果盒等。)
6、家长与孩子一同设计并制作一个:好苗苗“章,参加班里的布置与评选活动。
区域活动:
生活区:
1、提供书包、大小不同的书和本子、铅笔盒、铅笔、橡皮、尺等学习用品,让幼儿尝试分类并有序地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
2、继续辨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
美工区:
1、提供彩泥、牙签、树叶、垫板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泥工活动。
2、引导幼儿制作《犟龟》的连环图书。
语言区:
1、提供角色头饰,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2、配对游戏:提供汉字卡片和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认字配对。
益智区:
1、提供各类棋,让幼儿自由结伴下棋。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
2、提供长短不一的丝带、麦管、纸盒、绳子等物,让幼儿进行测量。
3、提供迷宫图,让孩子尝试走迷宫。
活动反思:
在“走近小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大目标:“了解小学生活,有上小学的意愿。”在大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倾向和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寻找到了进入该大主题的切入口——“我的习惯”。
在这一阶段活动中,我们为幼儿适时适宜地创设环境,给他们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我们运用许多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谁吧,小田鼠》使幼儿发现小田鼠种种拖拉行为的可笑,从而萌生转变拖拉习惯的行为,有了期待小田鼠向自己学习的愿望。《慌慌张张的沙沙》使幼儿认识了丢三落四的沙沙,明白了做事要有条理,就不会慌乱的道理。在对《一半先生》的讨论中领悟了做事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好担心〉更让幼儿知道自己即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和同伴、老师敞开心扉畅谈内心焦虑以及化解焦虑的方法。活动中,幼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当场解决,有些问题幼儿没有经验,我们引导幼儿在以后参观小学时注意观察,寻求答案。这阶段的活动是幼儿后期参观小学的铺垫。
在我们教师预设的小目标不断实现,孩子生成的小主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主题的大目标或隐性或显性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并坚持让主题活动的目标涉及情感、认知、行为三大领域,充分体现目标上的整合。
如在“我的小书包”阶段中,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用品逐渐增多,他们整理个人生活用品的能力也需要明显提高,因此,我们创设了许多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有序整理的实际能力,在游戏中,我们细心观察,了解幼儿整理的方法,并让他们积极交流,对各种方法作出评判。
“参观小学”是主题活动的第三阶段,我们带幼儿到澄江中心小学观察小学环境:教室、操场、名人廊,认一认校牌和各场所的标记牌;看小学生升旗、上课,了解小学生怎样朗读课文、举手答问、做作业等,还把小学老师请到幼儿园,解答幼儿的疑问。幼儿对上小学的期待愈加深厚,课后,他们模仿小学生摆放桌椅,并将写字本、铅笔盒放在桌子上,模拟小学生写字、画画。
四星期下来,孩子们既有了上小学的意愿,爱做一名小学生的情感,也获得了有关小学生活的知识经验,有了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萌发了探究的愿望等。孩子们的发展是整合的,孩子们的学习是快乐的,他们一直在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大班主题教案《我要上小学了》 篇6
一、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熟悉小学环境,消除陌生感,对入小学产生向往之情,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
2、解决入学后可能产生种种困惑,调整心理状态,为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
重点: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熟悉小学环境
难点:解决入学后可能产生种种困惑,调整心理状态
二、活动准备
幼儿园及小学的照片若干、彩色卡纸若干、木偶两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碟片、黑板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分类比较,熟悉小学环境
1、木偶表演引出课题
请小朋友帮忙把照片按幼儿园或小学来分一分
2、幼儿园及小学照片分类并讲述
3、观看小学环境录像
(二)、感知了解,萌发入学愿望
1、讲述是否愿意上小学及原因
2、观看录像,听小学生现身说法
(三)、解答困惑,调整心理状态
1、看录像消除对小学老师的惧怕感
2、了解上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3、知道要积极改正自己的一些小缺点
4、小结
5、唱《上学歌》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