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022-11-08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4、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1)时间:1945年2月

  (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师问:那么除此以外,美苏之间还有什么协议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资料:日本在19xx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师问:这显然损害了谁的利益呢?(中国)

  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由此可见,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引导学生看课本)

  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结合课本,发挥想象力讲讲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 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6、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出示《日本投降仪式》图)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讨论: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 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斯西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总结全文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六十多年了。我们仍要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在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中,努力学习本领,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完成表格,进一步达到巩固全文的目的。

  四、练习

  1、撰写小文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2、课后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的文章,下节课一起交流。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篇2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面性;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把    握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意大利投降;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观察比较概括归纳 

  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 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 

  探究原因 

  分析实质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日本投降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也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人文素养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① 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② 被侵略国家的战术思想陈旧。例如,面对希特勒机械化军队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的只是骑兵,法国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单纯的防御战和消耗战,只能被动挨打。③ 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 

  2、教师顺势设问:在这种情况下,被侵略各国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有效地抗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疯狂进攻?(也结成联盟,协同作战。)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 

  2、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 

  3、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 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4、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5、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7、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分层解析) 

  a、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们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c、形成的作用: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的有力保证。 

  2、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a、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b、地点: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c、人物:斯大林(苏)、罗斯福(美)、丘吉尔(英) 

  d、积极作用: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e、消极作用: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二、最后的胜利 (在演示相关图片的基础上,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学生“动脑筋”) 

  1、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从苏德双方分析) 

  a、苏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b、德国: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只好改为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其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从而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军民同仇敌忾——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德军主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全歼,纳粹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所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亚洲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其中西欧战场包括诺曼底登陆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 

  6、几乎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同时,反法西斯同盟在哪两个地方也取得转折性胜利?(太平洋的中途岛、北非的阿拉曼)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运用战争进程动态地图展示) 

  a、阿拉曼战役后不久,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在逃跑时被俘,最终死于绞刑。 

  b、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5月2日,德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c、日本起初拒绝投降,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以及美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美国还直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了,只好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练习巩固 

  1、完成第42页“练一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d ) 

  a、1945年2月 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的确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4、完成《填图册》第11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篇3

  点击::第一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4、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1)时间:1945年2月

  (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师问:那么除此以外,美苏之间还有什么协议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资料:日本在19xx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甲、……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师问:这显然损害了谁的利益呢?(中国)

  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由此可见,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二、最后的胜利

  1、斯大林格勒战役(引导学生看课本)

  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结合课本,发挥想象力讲讲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 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6日

  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6、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出示《日本投降仪式》图)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讨论: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 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斯西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总结全文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六十多年了。我们仍要学习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在当今世界和平环境中,努力学习本领,争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完成表格,进一步达到巩固全文的目的。

  四、练习

  1、撰写小文章: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2、课后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途岛之战、阿拉曼战役的文章,下节课一起交流。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篇4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面性;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把    握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意大利投降;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观察比较概括归纳 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 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

  探究原因

  分析实质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日本投降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也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人文素养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战争形势的转折,意、德、日相继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作用,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① 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② 被侵略国家的战术思想陈旧。例如,面对希特勒机械化军队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的只是骑兵,法国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单纯的防御战和消耗战,只能被动挨打。③ 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纳粹德国各个击破。)

  2、教师顺势设问:在这种情况下,被侵略各国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有效地抗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疯狂进攻?(也结成联盟,协同作战。)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

  2、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

  3、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 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4、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5、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7、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各是什么?有何作用?(分层解析)

  a、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b、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们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c、形成的作用: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的有力保证。

  2、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a、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b、地点: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c、人物:斯大林(苏)、罗斯福(美)、丘吉尔(英)

  d、积极作用: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e、消极作用: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二、最后的胜利 (在演示相关图片的基础上,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学生“动脑筋”)

  1、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从苏德双方分析)

  a、苏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

  b、德国: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只好改为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其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从而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苏联军民怎样保卫斯大林格勒?

  军民同仇敌忾——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德军主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全歼,纳粹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所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

  亚洲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其中西欧战场包括诺曼底登陆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

  6、几乎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同时,反法西斯同盟在哪两个地方也取得转折性胜利?(太平洋的中途岛、北非的阿拉曼)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怎样结束?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运用战争进程动态地图展示)

  a、阿拉曼战役后不久,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在逃跑时被俘,最终死于绞刑。

  b、1945年4月底,苏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5月2日,德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c、日本起初拒绝投降,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以及美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展开猛烈进攻,苏联也加入对日作战,美国还直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了,只好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练习巩固

  1、完成第42页“练一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  d  )

  a、1945年2月   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的确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4、完成《填图册》第11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篇5

  【课程导入】

  试着翻译右图的标题──它的答案是:《联合国家宣言》。

  大家知道签署国都有哪些吗?有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想想在战争初期,英法为什么实行绥靖政策?美国采取了什么立场?为什么在1942年,这些国家会走到一起并联合起来呢?战争初期,英法为了自身安全,想把祸水引向苏联,所以对德国的侵略采取了绥靖政策。结果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之后,迅速占领法国、轰炸英国,并进攻苏联;意大利也加入德国一方;日本则偷袭了珍珠港。世界法西斯势力异常猖獗,在这种情况下,被侵略的国家只有尽弃前嫌,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势力,才能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不断扩张,英法采取绥靖政策,妄图把德国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苏、美、英等国逐渐走向了联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欧洲大陆强国的法国,竟然在短短六个星期内败降,令人震惊;苏德战争爆发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苏军却越战越勇,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你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3.xx年5月9日,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家元首聚集莫斯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那么,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呢?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2.被视为苏德战场转折点和二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之战 d.阿拉曼之战

  3.英美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是。

  a.将德军分成两截加以歼灭 b.使德军陷入东西两线作战

  c.配合苏军展开大反攻     d.与苏联争夺对法国领土的控制权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c.民族自卫反击战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关于法西斯德国最终失败原因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战争末期法西斯统治失去人心 b.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

  c.德国科技水平不够发达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强大

  二、填空题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年月     ,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          。

  2.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     年     月的。

  3.德国正式投降的时间是年月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时间是     年     月      日。

  三、识图题

  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哪一战役?

  (2)图上的军人把旗帜插在哪里?

  (3)简述苏德两国在二战中较量的情况。

  【资料:】

  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协定(1945年2月11日)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xx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1.库页岛及其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苏联。

  2.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3.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建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大国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思维拓展】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1995年,德国总理科尔在以色列犹太人纪念碑下长跪不起;xx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以色列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时说:“我们为那些事情满怀羞耻,我要说对不起,因为德国当时只有少数正直的人。”与德国深刻反省自己侵略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却一直歪曲和掩盖自己的战争罪恶,不断篡改历史教科书,内阁成员也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德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