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 正确认识本课十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力的十一个生字。
★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后羿一心为人民初还得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后羿的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的神奇美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预习)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知道神话故事中宇宙是什么样的吗?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就像个大鸡蛋,里面孕育着一个巨人——盘古。一天,他挥动利斧狠狠一劈,天和地分开了。后来,一位女神——女娲来到这里,在河边捏起泥人,这些泥人落在地上又蹦又跳,从此以后,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再后来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后羿射日》就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板书课题)
(意图):学生在听故事中,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我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听读答问。
自读之前提出要求老师看到你们听的是那么入神,肯定很喜欢这个故事吧?那你们就用心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把句子读通。
2、出示稳中的生字新词抢读,开火车式读。
3、检查读课文情况。
(1)指明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的地方用铅笔作记号。
(2)读后评价。
每个学生读后其他共同评价,我即使纠正或以泛读方式进行知道。
(3)理解文中词语。
读出含有新词的句子,说一说词义,并把生字在组课外词语。提出不懂词语,共同解决。
4、 莫读课文
师:同学们莫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读完一个自然段就想一想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引导学生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就说一说大致意思)
(意图:通过练习默读,训练学生边读边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且为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作铺垫)
5、 自由读全文
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想好后与周围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说一说,我引导归纳出。
三、课后练习
1、练习朗读课文。
2、记忆生字字形。
第2课时
一、 复习引入
(板书课题)
二、 精读课文
师:《后羿射日》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学生说一说)
师:中国神话有千年历史,《后羿射日》这个故事能一代一代流传到现代,相信它一定打动了很多人的心。我们在回到故事中,你再用心读读课文,在找一找,看看你对那儿最感兴趣,哪儿深入打动了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文章的内涵)
1、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2、 集体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此举感受:(如果学生抓住这些句子,我在他们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若不能抓住,我引导体会)
(1) 世界很美丽
“世界……天空一次。”组织学生用读来领会世界的美丽,共享美丽世界中快乐幸福的生活。采取指名读,我引读。
(设计意图:感受美丽的远古世界中,人们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
(2) 感受人们在太阳下“苦苦煎熬”的情景。
“这一下……还出去”(当体会世界很美后,学生若能接着交流到这,我顺势株株引导体会,若每到这个内容,我直接引导这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方式的反复读体会人们:“苦苦煎熬”的生活)
(3) 感受后羿的英雄形象。
“后羿看到……难过”感受他心地善良,把人们的痛苦放在心上,抓住非常“难过”:
“立刻搭上了一支箭……了下来。”抓住“立刻”表现了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急切心情。
从“搭上、拉满……”感受后羿的威武与英勇。抓住“应声落下”感受后羿的箭射的又快又准,突出了后羿的武艺高强。
在“嗖——嗖——太阳一个个落下来”引导学生从中进一步感受后羿的武艺高强。
“大家都很感激后羿……留下来。”感受人们对后羿的崇敬和爱戴。
(设计意图:我们师生充分交流,品读,体会后羿一新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的听说品读的能力可)
3、 再次朗读课文
师:你们是不是更喜欢这些个神话了?那自己在把你喜欢的部分或整个故事有滋有味的再读读吧。
(设计意图:再次品读课文,加深整体理解)
三、 拓展延伸
师:向《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在你的记忆里还知道那些神话故事?(学生汇报)
师:课后大家找一找神话故事,用心读一读。
四、 指导记忆,书写汉字
重点知道“央”“谷”“丈”“炎”的间架结构
区分“耍”与“要”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下搜集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复习。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名字。(教师指板书,学生齐读。)
2、看看上节课我们的“采蜜集”里都收集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
3、齐读生词和词组。
过渡:好的故事,要用心来讲;好的文章,要用心来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地品味一下这个故事。
二、朗读课文,各自评价。
1、师生读故事,边读边想:你对后羿和十个太阳各自有怎样的评价。
2、师生分自然段读故事。
3、读后交流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课文,体会英雄形象。
(一)评论“十个太阳”。
1、感悟“世界很美丽”。
①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
②大自然美不美?一齐读读书上的相关句子。
③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呢?(结合课件练说省略号省去的内容。)
④世界多么美丽,谁的功劳呢?(太阳)
⑤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里的太阳。(结合第一、二自然段进行)
2、感悟“大地的灾难”。
①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②出示相关的句子,谁来读一读呢?
③学到了这里,谁有疑问了?(大地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3、感悟“太阳的顽劣”。
①读一读太阳不按规矩,一齐跑到天空的句子。
②还有哪里也体现了十个太阳的顽劣、无情? 过渡:人间正在承受着灾难,接下来谁出现了?(后羿)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至八自然段。
(二)评论“后羿”。
1、自读课文,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2、读后,自由交流。(出示课件)
①后羿是个心地善良的人。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②后羿是个勇敢的人。问:为什么?
③后羿是个武艺高强的人。问:哪些词句说明了这一点?
④后羿具有为民除害的可贵精神。
⑤后羿是个非常受人尊敬的人。 ……
3、后羿真是一个大英雄,请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齐读这一部分。
4、出示“后羿射日”图,问:你们不想对后羿说些什么吗?(自由发言)
四、总结课文,拓展文本。
1、根据板书师生总结课文,整合文本。
2、神话故事是我国的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把你熟悉的神话故事讲过大家听,好吗?(指名讲故事,一两个学生即可)
作业:阅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后羿 射 日 勇敢 顽劣 善良 自私 武艺高强 无情 为民除害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拼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传说中所营造出的美好情境。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好品质。
2、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3、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亲近神话英雄人物,体会传统文化精髓。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学习后羿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课前准备:再重温一下《女娲和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看《女娲和人》的故事,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师:大家说得真好,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神话故事,你们愿意吗?(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大胆得提出来。
学生根据课题进行提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后羿为什么要射太阳?
2、后羿是怎样射太阳的?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就请大家认真读书,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自己寻求答案,也可以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考。
2、自由结组,借助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汇报交流
师:通过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1、因为十个太阳的贪玩,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人们希望能射下太阳。
引导学生想象: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时,世界将是什么样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怎样做?
学生要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理解进行想象。
2、后羿是怎样射下太阳的要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抓住非常“难过”体会后羿的心地善良。抓住“立刻”体会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急切心情。抓住“搭上、拉满”体会后羿的威武与应用。
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射下来之后世界的景色与人们的喜悦。
教师要注意朗读的指导,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学生的想象要与文章的第三与第七自然段的内容相联系。
师:后羿的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你的心中,你心目中的后羿十个怎样的人呢?
四、生字书写
五、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相信大家已喜欢上了这有趣的神话童话了吧!课下大家可以找一些神话来读一读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孺子可教”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囚歌》。
过程与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等,与自身相结合来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
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懂、默”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可能想知道很多事]
同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
小萝卜头"--中国革命最年轻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
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
"小萝卜头"在狱中斗争很坚定,是个很勇敢很机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让敌人害怕的气概。这位小英雄面对敌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难友们毫无畏惧地走向刑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个“小萝卜头”的故事。在他身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关押牢房懂事继续监狱沉默
钉子特务囚犯仇恨愤怒耽误
身躯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
A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
(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4.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3.背诵《囚歌》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 的讲解。齐读。
3.指导朗读背诵。
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指名读,齐读
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
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
(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齐读最后一部分
D.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
(四)拓展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一.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二.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三.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四.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三、理解课文
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 想到了什么?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四、拓展延伸师:
1、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写在小笔头上吧!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后羿射日》教案范文 篇6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一位吃着发霉的米饭长大,不知道糖是什么味儿的小朋友。他和我们一样,渴望到学校里来读书,希望和小伙伴们一同快乐地做游戏,也盼望着能在假期里,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赶集、串亲戚。他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梦想。他就是本应该坐在三年级教室,和我们一同学习的,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今天我们将继续关注小萝卜头的故事,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个故事,想象一下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的情景。
2、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吗?
三、品读课文,思考感悟。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故事中,小萝卜头都看到了什么?他又想到些什么?你是从课文中哪读到的?
四、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小萝卜头看远山时的情景。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对于八个月就开始在监狱中生活的小萝卜头来说,他记得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吗?
小萝卜头的家可能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小萝卜头的家的样子,感受小萝卜头对家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
让我们带着想家的这种感情,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结:是啊,小萝卜头多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北方,看看自己那温暖、幸福的家呀!
2、(10—11自然段)看小虫子的样子想到的。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当小萝卜头第一眼看到虫子时,他想到了什么?
漂亮
在我们眼中,这只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小虫子,那为什么在小萝卜头眼中是那么漂亮呢?
引导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生活环境来谈。
自由
你从哪读出他自由呢?
一只小虫子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骄傲”都能体现出小萝卜头以及监狱里的人们是不自由的。
体会着读一读,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3、(12—17自然段)放飞小虫子。
“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能说出他渴望自由就更好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小萝卜头的生活背景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小虫子飞上了天空。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这么漂亮的飞虫,小萝卜头轻轻捧在手里,惟恐伤害了它。多喜欢哪!可最后为什么还要把它放了呢?
当小萝卜头看到虫子轻轻扇动翅膀,缓缓飞出栏杆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
小结:小萝卜头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像小虫子一样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下作业。
我相信同学们的心声,小萝卜头一定会听到的。下课后把心中的感受或者想对小萝卜头说的话记在小本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