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唐会要卷一
宰相四十七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李世绩。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崔敦礼。李义府。许敬宗。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戴至德。刘仁轨。杨武。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阎立本。李敬元。郝处俊。来恒。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张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温。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刘齐贤。
中宗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显庆元年十一月五日生。二年二月二日。封周王。仪凤二年十月三日。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册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二月六日。即位。(年二十八。)嗣圣元年二月六日。改为庐陵郡王。房州安置。(圣历元年六月。遣职方员外郎徐彦伯迎于房州。)圣历元年九月十五日。册为皇太子。依旧名显。二年腊月二十五日。赐姓武氏。神龙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即位于通天宫端扆殿。(年五十。二月五日。国号依旧称大唐。)十一月。上尊号应天皇帝。三年八月三日。加尊号应天神龙皇帝。景龙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崩于神龙殿。(年五十五。)景云元年十一月己酉。葬定陵。(在京兆府富平县界。)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哀册文。(工部侍郎徐彦伯撰。)谥册文。(阙。)谥议。(阙。)天宝八载六月。追尊中宗孝和大圣皇帝。十三载二月。加尊中宗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年号三。(神龙三年九月。改为景龙。景龙四年六月四日。改为唐隆元年。)
宰相三十八人。刘景先。岑长倩。郭待举。韦宏敏。安国相王。姚元之。韦安石。唐休璟。崔元暐。杨再思。张柬之。房融。韦承庆。袁恕己。桓彦范。敬晖。武三思。祝钦明。魏元忠。李怀远。豆卢钦望。韦巨源。李峤。于惟谦。苏瑰。宗楚客。萧至忠。纪处讷。张仁亶。韦嗣立。崔湜。赵彦昭。韦温。郑愔。张锡。裴谈。岑羲。张嘉福。
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龙朔二年六月一日。生于蓬莱宫含凉殿。十一月十八日。封殷王。干封元年七月。徙封豫王。总章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徙封冀王。初名旭轮。改名轮。上元三年正月。徙封相王。永隆二年。又改封豫王。改名旦。嗣圣元年二月七日。即位。(年二十二。)太后临朝。天授元年九月。降为皇嗣。仍名轮。圣历元年。封相王。又名旦。神龙二年正月六日。立为皇太弟。辞不就。二月十四日。改封安国相王。唐隆元年六月二十四日。即位于承天门楼。(年四十九。)延和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传位。开元四年五月二十日。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其年十月庚午。葬桥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谥曰大圣元真皇帝。庙号睿宗。哀册文。(紫微侍郎苏颋撰。)谥册文。(阙。)谥议。(阙。)天宝八载六月。追尊睿宗元真大圣皇帝。十二载二月。加尊睿宗元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年号三。(景云二年正月十九日。改为太极。太极元年五月。改为延和元年。)
宰相二十五人。平王。李峤。萧至忠。张仁亶。韦嗣立。赵彦昭。韦安石。苏瑰。唐休璟。裴谈。张锡。岑羲。崔湜。刘幽求。钟绍京。李日知。薛稷。姚元之。崔日用。宋璟。郭元振。张说。窦怀贞。魏知古。陆象先。
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八月五日。生于东宫之别殿。(以其日为千秋节。后改为天长节。)三年闰正月二日。封楚王。长寿二年十二月。降封为临淄郡王。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进封为平王。七月二十六日。册为皇太子。延和元年七月五日。即位。(年二十八。)先天二年十一月。上尊号开元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二月七日。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载二月十一日。又加尊号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七载五月十三日。又加尊号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八载闰六月五日。又加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十二载十二月七日。又加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至德元载七月十二日。传位。册为太上皇帝。干元元年正月五日。加尊号太上至道圣皇天帝。元年建巳月五日。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泰陵。(在京兆府奉先县界。)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元宗。哀册文。(左散骑常侍王缙撰。)谥册文。(阙。)谥议。(阙。)年号三。(先天二年十一月一日。改为开元。开元三十年正月一日。改为天宝。天宝十五载八月十五日。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