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內篇第一逍遙遊
〔一〕“章甫”下,集釋本有“而” 字。
〔二〕“短髮”,集釋本作“斷發” 。
惠子謂莊子曰:司馬云:“姓惠名施,為梁相。”“魏王貽我大瓠之種,瓠,瓜也,即今葫蘆瓜。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成云:“樹,植。實,子也。虛脆不堅,故不能自勝舉。”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簡文云:“瓠落,猶廓落也。”成云:“平淺不容多物。”非不呺然大也,釋文:“呺,本亦作□。李云:‘虛大貌。'”俞樾云:“呺,俗字,當作枵,虛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向秀云:“龜,拘坼也。”釋文:“徐音舉倫反。”李楨云:“此以龜為皸之假借。玄應音義皸下引通俗文:‘ 手足坼裂曰皸,經文或作龜坼。'下引此文為證。”世世以洴澼絖為事。成云:“洴,浮。澼,漂。絖,絮也。”李云:“漂絮水上。”盧文弨云: “洴澼,擊絮之聲。”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李云:“金方寸重一斤為一金。百金,百斤也。”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司馬云:“慮,猶結綴也。樽如酒器,縛之於身,浮於江湖,可以自渡。”案:所謂腰舟。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向云: “蓬者,短不暢,曲士之謂。”案:言惠施以有用為無用,不得用之道也。
惠子曰〔一〕:“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猶言棄而不取。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成云:“狌,野貓。”卑身而伏,以候敖者;司馬云:“遨翔之物,雞鼠之屬。”東西跳樑,成云:“跳樑,猶走擲。”不辟高下;辟音避。中於機辟,辟,所以陷物。鹽鐵論刑法篇“辟陷設而當其蹊”,與此同義。亦作 “臂”。楚詞哀時命篇:“外迫脅於機臂兮。”機臂,即機辟也。玉篇王注,以為弩身。死於網罟。今夫斄牛,司馬云:“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成云:“山中遠望,如天際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簡文云:“莫,大也。”仿徨乎無為其側,釋文:“仿徨,猶翱翔。”逍遙乎寢臥其下?郭慶藩云:“逍遙,依說文,當作‘消搖'。”又引王瞀夜云:“消搖者,調暢悅豫之意。”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言無處可用之。人間世篇:“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又云:“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又山木篇:“無所可用。”文意並與此同。安所困苦哉!”又言狸狌之不得其死,斄牛之大而無用,不如樗樹之善全,以曉惠施。蓋惠施用世,莊子逃世,惠以莊言為無用,不知莊之游於無窮,所謂“大知”“小知”之異也。
〔一〕“惠子曰”,集釋本作“惠子謂莊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