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內篇第七應帝王
〔一〕“也”,集釋本作“矣”。
無為名屍,成云:“屍,主也。無為名譽之主。”無為謀府,無為謀慮之府。無為事任,郭云: “付物使各自任。”無為知主。釋文:“知音智。”成云:“不運智以主物。”體盡無窮,體悟真源,冥會無窮。而遊無朕,崔云:“朕,兆也。”成云: “朕,跡也。晦跡韜光,故無朕。”盡其所受於天,而無見得,全所受於天,而無自以為得之見。亦虛而已。郭云:“不虛,則不能任群實。”至人之用心若鏡,郭云:“鑒物而無情。”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成云:“將,送也。物感斯應,應不以心,既無將、迎,豈有情於隱匿哉!”故能勝物而不傷。成云:“用心不勞,故無損害。”此段正文。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簡文云:“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速〔一〕譬有為,合和譬無為。” 崔云:“渾沌,無孔竅也。”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郭云:“為者敗之。”此段喻意。
〔一〕“神速”原作“倏忽”,據釋文改。